禮儀展風采教學設計 禮儀展風采說課稿
《禮儀展風采》教學設計
1、知識目標:懂得什么是禮儀,禮儀有什么作用。
2、能力目標:掌握基本的社交禮儀,并能夠在交往中加以運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樂于以禮待人,形成講文明、講禮貌的交往態度,從內心愿意做講禮儀的人,并體驗舉止優雅、文明禮貌帶給自己的樂趣以及對人生發展的價值
教學重點:1.禮儀展風采,禮儀顯優雅。2掌握基本的社交禮儀。
教學難點:形成講文明、講禮貌的交往態度。
課型:新授課
教具:多媒體
教學方法:小組討論教學法、體驗式教學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前準備:
1、查閱有關禮儀方面的書籍、資料、網頁;
2、準備與禮儀有關的音像資料;收集有關禮儀方面的格言警句或典
型的故事;制作幻燈片。3、學生準備預習課文,思考展示中學生風
采的禮儀及做好表演的準備。
教學內容及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觀看軍姿禮儀展示的風采?!布ぐl學生的學習興趣〕
講授新課
圖片顯示:( 一 )因禮儀而優雅
1。什么是禮儀
解說圖片
活動一:小組討論
有人說禮儀是一面鏡子,照出你的修養,幫助你與他人和睦相
處。人際交往離不開禮儀。
也有人說,禮儀是客套,禮儀僅僅是一種形式,我們只要好心
待人就行了,不用講什么禮儀。
你怎樣看待這個問題?
教師小結:禮儀不僅僅是一種形式,而且是一個人、一個集體乃至一個國家精神文明的象征。
討論:在學?;顒又?。哪些禮儀最能體現我們的風采?
活動二:閱讀教材83頁,回答問題小矛的行為與禮儀有關嗎?我們應該學習哪些基本的禮儀要求?
教師歸納并顯示:
2.禮儀有特定要求
活動三;真我面面觀
1、互相觀察:
生活中我們的坐站行姿
2、學一學:
符合禮儀要求的坐站行姿。
討論:《女大學生求職》
大學生的行為和擇業經歷給我們什么啟示?
教師歸納:禮儀的重要性。
(二)社交禮儀ABC
圖片顯示,常見的禮儀
1、 掌握基本的交往禮儀
握手的禮儀:------
電話禮儀:-------
待客的禮儀:-------
活動一:現場模擬:探討我們與不同的人見面時握手的禮儀
與同學見面:
與長輩見面:
與異性見面:
活動二:假如你使用電話,懂得接打電話的禮儀嗎?
活動三:現場模擬:假如有客人到你家來,你能設計一套待客禮儀嗎?
來了一位同學:
來了一位長輩:
來了一位陌生人:
思考:為什么要掌握、遵守健康、文明的社交禮儀?
2、了解傳統習俗中的禮儀
多媒體顯示:這是什么節日?有哪些禮儀習俗?
教師歸納:中華民族的禮儀習俗源遠流長,其中蘊含著民族的根,我們應倍加珍視。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
討論: 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傳統禮儀習俗?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56朵花,裝點著美麗的民族大家庭。在民族大家庭中,我們要以禮相待,和諧共處。
討論:與少數民族交往時,在禮儀上要注意什么?
教師在學生說的基礎上總結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
如:喝酒的儀禮
與名人握手的故事
內急與老太婆的故事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什么是禮儀,并了解了禮儀所展示的風采,體會了禮儀所顯現的優雅。我也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遵守文明禮儀。
《禮儀展風采》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 《禮儀展風采》接下來,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說課:說教材、說目標、說方法、說教學模式及過程、說板書和說教學反思。
首先是教材分析與學情分析
《禮儀展風采》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第七課第二框的內容。本課重在探索交往的品德與藝術,既是前幾個單元內容的自然延伸,也是對前幾個單元內容的合理提升,四個單元是有機聯系的整體。
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將會進一步理解和把握如何友好交往等,它已不僅僅是交往的品德與藝術問題,而是涉及到做人的根本問題。 在社會變遷的進程中,傳統的交往禮儀在青少年身上正在逐步消失,當代青少年文明禮貌的欠缺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加之不少家長更多地關注孩子智力、學業的發展,忽視了禮貌、禮儀方面的教育,致使一些孩子文明禮貌欠缺,甚至蠻橫無禮。因此,了解現代社會的交際方式,注意自身的言談舉止,展示自己的優雅禮儀,也是融入現代社會,做一個文明人的基本要求。
基于上述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點,我將從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這三個維度來說教學目標,主要體現在: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樂于以禮待人,形成講文明講禮貌的交往態度,從內心愿意做講禮儀的人,并體驗舉止優雅,文明禮貌帶給自己的樂趣以及對人生發展的價值。
(2)知識與能力:懂得什么是禮儀及禮儀有何作用,從而提高禮儀表達的意識;了解并掌握生活中基本的社會禮儀。并能夠在交往中加以運用。
(3)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視頻導入,使學生先通過觀察形成感性認識;并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學會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合作學習,提高學生分析問題歸納問題的能力。
為了完成以上的教學目標,在根據學科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制定為: 教學重點:掌握生活中的基本社交禮儀并能熟練運用。
根據學生已有的學習水平,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制定為:在日常生活和人際交往中如何掌握基本社交禮儀并落實到實處,從而展示自己的風采。
依據新課程標準,基于本框題的特點,結合學生現狀,圍繞如何講禮儀展風采,設計本課的教學方法為:
① 情景教學法:② 活動探究法:③ 問題教學法:
作為一名合格的政治教師,不僅要注重課堂的教法,同時還要運用有效的方法指導學生進行學習,因此,我將本課的學法制定為:
?、僮灾魈骄糠ǎ杭磳W生主動探究、討論交流對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這也是貫徹學生主體性原則的體現。
?、谛〗M學習法:既學生之間的互動、互作、共同嘗試解決問題。這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
無論是教材分析、學情分析還是學法指導,其最終都是為了更好的服務于我們的教學過程:
接下來,我將從以下個方面來闡述我的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天安門升旗儀式視頻過程讓學生思考一下:國旗護衛隊的禮儀對你有什么感想?
視頻導入具有直觀性和典型性,既活躍課堂氣氛,又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感染學生,可直入主題《禮儀展風采》,特點鮮明,主題突出。
2.講授新課。
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教材特點,學生的實際,我選擇了多媒體教學手段。此手段運用可以增強感觀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枯燥的知識生動化。
在講授新課過程中,我始終站在學生的角度以學生為主體,以政治學科自主學習模式為指導,堅持發展目標教育為理念,突出學生自主和合作學習,把教材知識滲透到活動中去,從學生的需要、成長、思維、行動等方面進行設計,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
附錄:1.
情景一:教材第84頁相關鏈接。
情景二:在某公交車上,由于司機的一個緊急剎車,一位男士不慎踩了前面一個女士的腳。這位男士忙說:“對不起!”但這位女士怒目而視,憤然曰:“看你那德性!”這位男士笑著說道:“對不起!女士!這不是德性,是慣性!”該女士頓時無語。
情景三: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有位外國記者問陳毅副:“中國已成功地發射了第一、第二顆人造衛星,請問第三顆何時發射?”陳毅微微一笑,很坦誠地說:“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秘密?”記者說:“不是”。“既然不是秘密,你肯定知道了。”陳毅鎮定自若地回答了記者的有意刁難。
2.創設情景:我們家里來了不同身份、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等人,我該如何接待他們?
來了一位好朋友、一位長者、一位陌生人?
或在公園里碰到一位久違的熟人?
3.圖片展示:(略)
3.課堂小結
人們常說:禮儀是一封通向四方的推薦書。愿同學們都能手持“禮儀”這封推薦書,在今后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交往順利,成為受人歡迎、受人尊敬的人。
七、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這節課,我通過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主體,整個教學思路以認知發展為主線,情意發展為內容,交往互動為呈現形式,運用多媒體與學科整合,著眼于學生發展,使其在活動中學習、體驗、發展。
各位評委老師,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
看了“禮儀展風采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