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享有廣泛的權利教學設計
《我們享有廣泛的權利》教學設計
1.知識目標
了解我國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以及如何正確行使公民權利。
2.能力目標
提高正確行使權利的能力,自覺遵紀守法,學會尋求法律保護。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在行使公民權利時,不能我行我素,要重視他人的權利,要自覺維護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
【教學重難點】
如何正確行使權利。
【教學方法】
學生活動、學生討論、講授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方法一:
請一個學生宣布調查結果。
教師:在上一節課我們已經知道,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每個公民以各種權利?,F在,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在我們的生活中,大部分同學能夠做到遵紀守法,正確行使自己的權利,但是總有極少數同學做得不是很好,在某些時候不能正確行使自己的權利,給他人和集體造成一定的傷害。那么,我國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權利?我們又應該怎樣正確行使自己的權利呢?
過渡到新課。
方法二:(備選)
播放動畫:車牌被扣之后
老張有一輛英田牌農用自卸車,因為超載,他的車被交警查扣了,車尾部的牌照被交警卸走了,于是他便找了個廢舊牌照,然后用毛筆照著車頭前的車號自制了一個牌照掛了上去。交警發現后,依法收繳了該車牌照,并對老張處以2000元罰款。“交警同志,你就照顧我一次吧,我確實不知道這樣做也是違法……” 老張面色尷尬地向交警求情,希望交警對自己的違法行為網開一面。
教師提問:事例中的老張搞運輸,這是他的什么權利?民警為什么又要收繳他的車牌照?
學生回答(略)。
教師歸納并過渡到新課:老張搞運輸,這是他的勞動權。但是他在行使權利的過程中卻不能用合法的方式正確行使他的權利,導致車牌照被收繳并被罰款。所以,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之中要學會正確行使自己的權利。
【新課教學】
我們享有廣泛的權利(板書)
一、公民權利的廣泛性(板書)
學生自學教材中關于田甜的材料,并填寫下面的問題。
教師評講:(1)姓名權;(2)被撫養權;(3)人身自由權、生命健康權、環境權;(4)受教育權;(5)著作權;(6)榮譽權;(7)監督權;(8)勞動權;(9)選舉和被選舉權。
學生進一步討論并回答教材上材料后面的問題。
教師歸納:田甜享受到這些權利,對她的益處有:能使自己健康地成長,很好地生存和發展,成為一個有益于社會和國家的人才;能讓她有效地參與國家的管理,行使她國家主人的權利,從而促進社會和國家的發展。
教師根據學生對第二個問題的回答進行適當補充,如:公民的隱私權、肖像權、名譽權、人格尊嚴不受侵犯權……
教師進一步提問:以上的公民權利表現在公民的哪些生活之中?
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這些權利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表現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
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的基本權利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九類:
1.平等權。
2.政治權利和自由。包括:選舉權與被選舉權,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自由。(補充)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自由權利。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公民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補充)
5.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批評、建議、申訴、控告和檢舉權,取得賠償權。
6.社會經濟權利。包括:公民財產權、勞動權、休息權、社會保障權。(補充)
7.教育、科學、文化權利和自由。
8.婦女的權利,婚姻、家庭、兒童和老人受國家保護。
9.華僑、歸僑和僑眷的合法權益受國家保護。
學生齊讀教材中第一段關于公民的基本權利的知識。
出示圖片:廣泛的權利
學生判斷:圖片中的人們在做什么事情呢?反映的是公民的什么權利?
學生回答(略)。
教師:憲法是公民基本權利的確認書和保證書,我國的普通法律則依據憲法進一步規定公民的具體權利。
播放動畫:管得著嗎?
大概內容:晚上,大家都休息了,小李還在自己家里跳舞,鄰居被鬧醒了,讓他別吵著別人,他說:“管得著嗎?我有跳舞的權利!”
第二天,在辦公室里,別人都在工作,小李卻趴在桌上睡著了。同事推醒他,讓他快做事,他卻說:“管得著嗎?我有休息的權利!”
教師:面對小李這樣行使權利,如果你是當事人或公司老板,你會怎樣做?為什么?
學生回答(略)。
教師:小李這樣行使權利肯定是不正確的。我國公民所享有的廣泛、真實的自由和權利,是以往社會所無法比擬的。但是,我們絕不能把享有的自由和權利理解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這是我的權利,誰也管不著”。我們應該正確行使我們的權利。
二、正確行使權利(板書)
1.公民在行使權利時要尊重他人的權利
學生觀看動畫《養狗風波》,思考后面的問題。
學生不是很了解養狗方面的規定,可能說不完整,所以,教師先讓學生了解一下北京的一些養犬規定。
《北京市養犬管理規定》2003年9月5日在市十二屆人大會第六次會議上獲得通過,2003年10月15日開始施行 。
第十條 在重點管理區內,每戶只準養一只犬,不得養烈性犬、大型犬。
第十一條 個人養犬,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合法身份證明;
(二)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三)有固定住所且獨戶居住;
(四)住所在禁止養犬區域以外。
第十七條 養犬人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不得攜犬進入市場、商店、商業街區、飯店、公園、公共綠地、學校、醫院、展覽館、影劇院、體育場館、社區公共健身場所、游樂場、候車室等公共場所;
(四)攜犬出戶時,應當對犬束犬鏈,由成年人牽領,攜犬人應當攜帶養犬登記證,并應當避讓老年人、殘疾人、孕婦和兒童;
(五)對烈性犬、大型犬實行拴養或者圈養,不得出戶遛犬;因登記、年檢、免疫、診療等出戶的,應當將犬裝入犬籠或者為犬戴嘴套、束犬鏈,由成年人牽領;
(六)攜犬出戶時,對犬在戶外排泄的糞便,攜犬人應當立即清除;
(七)養犬不得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犬吠影響他人休息時,養犬人應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
第三十條 對違反本規定第十七條第六項,攜犬人對犬在戶外排泄糞便不立即清除,破壞市容環境衛生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組織責令改正,并可處50元罰款。
看完這些規定后,請同學們仔細觀看動畫,并回答后面的幾個問題。
播放動畫:養狗風波
設問:小王有養狗的權利嗎?小王不文明養狗侵犯了鄰居和其他居民的哪些權利?你認為文明養狗應該注意什么?
學生回答(略)。
教師補充一問:設想一下,如果小王繼續我行我素,后果將是什么?
學生回答(略)。
教師的設想:警方可能會禁止其再養狗。
教師進一步提問:這段材料說明了什么道理?
學生回答(略)。
教師歸納:公民在行使權利時要尊重他人的權利。
教師提問:那么,提出這一要求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學生回答(略)。
教師歸納:法律所確認的權利是賦予每個公民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每個公民都有同樣的權利。
學生辨析:尊重他人的權利就意味著失去了自己的權利。
教師歸納:尊重他人的權利并不意味著失去自己的權利。如果我們都能做到在遵紀守法、尊重他人的權利的基礎上去行使我們自己的權利,那么我們大家都將生活在一個和諧安寧的環境之中,從而更好地行使我們的權利。對他人權利的損害最終將導致對自己權利的損害。
方法二:(備選)
教師在課前利用課余時間到街上拍攝亂占街道位置擺攤設點從而影響交通秩序的場面,并在課堂上播放。(注意尊重畫面中人物的隱私權)
方法三:(備選)
學生活動
說一說:在我們的身邊,有哪些行為是在行使自己的權利時不尊重他人的合法權利的行為?這些行為會產生什么后果?
贊一贊:在我們的身邊,有哪些行為是既行使了自己的權利又注意尊重他人合法權利的行為,這些行為的結果是什么?
2.公民在行使自己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
播放課件:公共設施遭破壞
教師:同學們,看到這些漂亮的公共設施的悲慘遭遇,你心疼嗎?這段資料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學生回答(略)。
教師歸納:公民在行使自己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
教師:提出這一要求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學生回答(略)。
教師歸納: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與公民個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只有國家、集體的利益得到維護和發展,公民個人的自由和權利才能得到切實的保障和充分地實現。因此,公民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權利時,要維護國家、社會和集體的利益。否則,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學生齊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3.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
學生閱讀下面的事例:
某國有造紙廠的廠長銳意改革,把一個年虧損540萬元的企業變成年繳利稅達120萬元的企業。個別人誣陷廠長有行賄受賄行為和生活作風問題。為了弄清事實,龐大的工作組到省內外27個單位調查。在一年多的調查期間,工廠由盈轉虧,元氣大傷。
學生了解教材中第11頁有關言論自由的法律規定之后,結合上述材料,回答問題:誣陷別人,屬于言論自由嗎?誣陷別人,于人于己于社會有什么危害?
教師歸納:(1)公民有言論自由,但是事例中的個別人誣陷廠長則超出了言論自由的范圍,是法律所不允許的,是違法行為。(2)個別人誣陷廠長,對廠長來說,侵犯了他的名譽權、勞動權等合法權益;對廠里的其他工人來說,侵犯了他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等合法權益;對工廠和國家來說,則損害了工廠和國家的利益;對誣陷者自己來說,工廠的利益受損,他們自己的利益也同時受損。所以,誣陷者的行為是害人、害集體、害國家又害自己的行為。
播放動畫:小凱挨打之后
提問:小凱挨打之后的所作所為正確嗎?為什么?
學生回答(略)。
教師:如果人人都可以做法律所禁止的事,那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該成什么樣子了?真是不堪想象!所以,請大家都學會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
這兩個事例告訴我們: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
教師:提出這一要求的法律依據又是什么?
學生回答(略)。
教師歸納:在我國,公民行使自己的權利要限制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而不能超越其范圍,否則,就會侵害他人的和集體、國家的利益,自己所追求的權利也會落空。
4.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權利
播放動畫:申奧成功之后
學生討論:他們可以上街游行嗎?如果可以,又該怎樣游行?為什么?
學生回答(略)。
教師歸納:我國憲法規定,公民有集會、游行、示威的自由。但是,必須按照集會游行示威法規定的程序進行,而不得隨意行使這些權利。否則,不僅會破壞國家和社會的穩定,還會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會受到法律制裁。
這個事例告訴我們: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權利。
教師:提出這個要求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學生回答(略)。
教師歸納:公民行使自由和權利,不能隨心所欲,必須采用合法的方式,依據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否則,會損害國家或他人的利益,甚至構成違法犯罪。
方法二:(備選)
出示事例:浙江首例“非法游行案”宣判 兩被告分別被判刑(見擴展資源)
事例中,為什么吳品祿、楊郁菡等集會、游行、示威要受到法律制裁?
學生回答(略)。
教師歸納(略)。
【鞏固新課】
在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但是我們應該采用正確的方式行使我們的權利,否則會損害國家、集體和他人的合法權益,并受到法律的制裁。
《我們享有廣泛的權利》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一課第二框題《我們享有廣泛的權利》。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課堂小結、說課堂評價及其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七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我們享有廣泛的權利》是人教版八年級思品下冊第一單元第二框題的內容,包括了公民權利的廣泛性和正確行使權利,學好這一框題的內容是第一課教學的落腳點,也為學習后面三個單元打好堅實的基礎,同時是近幾年以來中考必考考點之一,因此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2011版新課標中關于本知識點的要求是“了解憲法對公民基本權利的規定,懂得正確行使權利”,結合教材和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定為:
知識目標:了解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知道公民應如何正確行使權利。
能力目標:通過案例分析、辯論會等多種活動形式,培養學生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他人、國家和社會的合法權益。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法制意識和國家觀念,增強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情感。
本節課教學重點和難點:公民應如何正確行使權利
二、說教法
依據課標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積極性、主動探索社會現實與自我成長中的問題,在合作與分享中拓展自己的經驗,增強道德學習能力”的要求,本節課我將采用體驗式教學法、問題導引法。
三、說學情
學生到了初二年級,思維活躍,具有一定的知識儲備能力,創新能力強,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課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法,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享受愉快的學習。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更好的落實教學目標,我將本節課教學內容設計為七個環節:
1.課堂導入(預時三分鐘)
準備采用時政導入法。教師可以乘機機會提問“我國的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是什么?”先讓學生回答,然后教師出示多媒體,展示出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愛。從而自然而然的引出本節課學習的內容。
2.自主學習(預時八分鐘)
讓同學們認真閱讀教材,結合教師給的自學提綱,開始自主學習。教師則對問題的設計“以成長中的我”為出發點,將通過“我是小法官”、“我是小老師”、”我是小辯手“三道主題探究將公民權利的廣泛性、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公民應如何正確行使權利,有機的貫穿起來。之所以這樣設計,是為了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合作探究(預時十分鐘)
在同學們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將同學們在學習中存在的困惑,或者新的問題,在組內進行交流,在組長的帶領下,進行明確分工,團結高效。教師此時則參與各小組的合作,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幫助同學們樹立信心,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做好展示前的預展工作,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4.展示提升(預時十五分鐘)
這是本節課的高潮部分。學生分組展示各組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大膽質疑、公正點評,教師則認證傾聽每一位同學的發言,并對每一位有獨到見解的學生給予真誠的表揚,同時針對同學們發言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引導、啟發、追問、質疑、講解。從而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5.課堂小結(預時五分鐘)
也可以叫課堂收獲。讓同學們將自己在這次身心愉快的精神之旅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所惑說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教師此時鼓勵大家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然后教師則在黑板中和同學們一起回憶本節課的知識要點,同時適時的貫穿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讓學生明確我國將法制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設立法制知識課程。最后教師總結:愿我們每一個公民都能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基本權利,正確行使公民的權利,做一個尊敬守法的好公民。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6.課堂練習(預時三分鐘)
本環節共設計基礎題和拓展題兩道試題,之所以這樣設計,是為了照顧到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教師則在問題的設計上,能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的結合起來,時刻不忘思品課立德樹人這個根本,時刻不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基礎題設計為:請你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你準備平時如何正確行使自己的公民權利?
拓展題設計為:尋找我班最美法制意識的小公民,并在班級中舉辦一次黑板報或者手抄小報。
五、說課堂評價(預時三分鐘)
2011版新課標中明確強調:”評價不僅要重視結果,更要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變化過程,要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有機的結合起來“。因此,在本節課學生參與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進行量化賦分,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小組合作的積極性,努力實現課標要求,并評選出狀元組、最佳辯手、優秀個人、記憶大王等進行表彰獎勵。
教師贈送給狀元組、最佳辯手、記憶大王的獎品是唐代詩人顏真卿的一首《勸學》,激勵大家珍惜青春的大好時光,為夢想而努力奮斗。
教師贈送給優秀個人的贈言是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的一句名言:”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深的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和同學們一起用心朗讀,從而實現本節課提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六、說板書設計
本節課的板書采用知識框架式,之所以這樣設計,是為了突出重難點、簡單明了。
七、說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在本節課自主學習、展示提升、課堂練習等多個環節中,注重結合我校和當地、我國的實際情況,將教材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機的結合起來,注重對學生自身資源的開發,充分發揮思品學科的人文教育功能,最大限度的整合各種教學資源,使之為教學服務。
總之,在本節課中,始終堅持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中心,以課標為依據,以教材為載體,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努力構建”輕松快樂扎實高效“的課堂教學,這也是我作為新時期教師永恒不變的追求。
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不足之處,請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多多指教!
看了“我們享有廣泛的權利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