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的財產教學設計 無形的財產說課稿
《無形的財產》教學設計
教學重難點:培養學生尊重規則、尊重權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等態度、情感、價值觀。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923年,美國福特公司的一臺大型電機出了故障,請的國電機專家施坦敏茨來診斷。只見他看看轉轉,寫小億 算算,兩天兩夜后,他在電機頂部畫了 一道線,讓修理工在他畫線的地方拆掉16匝線圈。鼓掌果然排除。這是何等瀟灑的一畫。事后,施坦敏茨要價10000美元,在付款單上他寫道:“用粉筆畫一條線1美元,知道在哪里畫線9999美元。
師:為什么施坦敏茨提出“知道在哪里畫9999美元”嗎?
生1:因為他花了兩天兩夜才知道畫在哪里。
生2:別人不知道該在哪兒、怎么修,只有他才懂。
生3:因為他運用自己的知識,花費了大量的腦力勞動。
師:對,同學們都很聰明,施坦敏茨靠自己的腦力勞動,解決了機器故障,,這就是一種智力成果,它是一種無形的財產。請同學們欣賞教材82頁的六幅圖,說說這些智力成果對人們的說生活有什么影響?你還知道有哪些智力成果?
【講授新課】
三.無形的財產(板書)
1.智力成果受法律保護(板書)
人類正步入知識經濟時代,發明創造以及其他創造性智力成果,更凸顯其重要性。為了激勵人們創造無形財產,各個國家先后通過立法保護智力成果所有人的權利,也就是智力成果權。可是我們經常看到智力成果權也就是知識產權受侵害的現象。
展示:中國國家保護知識產權工作組辦公室11日上午公布了2004年侵犯知識產權的“十大案件”。
這十大案件分別是:廣州市雅詩蘭黛化妝品有限公司名稱侵權案、深圳溫鴻家私實業公司和宏輝皮具廠假冒“路易威登”注冊商標案、深圳東莞一團伙假冒美國思科技術公司注冊商標案、上海松江區一窩點假冒“阿迪達斯”注冊商標案、揚州蘇鱷服飾公司假冒“鱷魚”注冊商標案、南京“9•26”特大侵權盜版案、Guthrie(顧然地)犯罪團伙跨國銷售侵權復制品案、遼寧省“7•15”特大盜版光盤案、北京中新聯公司和天津民族光盤公司盜版微軟公司產品案、宜賓絲麗雅公司專利維權案。
師:請大家說說這十大侵權案都涉及哪些方面的智力成果權?
生1:商標權
生2:專利權
師:你還能說出還有哪些權利也屬于智力成果權?
生:智力成果權還包括著作權、反不正當競爭中的商業秘密等。
學生閱讀教材82頁的相關鏈接,進一步了解著作權有關內容。
師:你能舉出知識產權被侵害的例子嗎?
學生舉例略。
師:從上述材料中你想到了什么?
生1:想到了知識產權受侵權現象還很嚴重。
生2:想到了浙江納愛斯公司的著名商標“雕牌”近日在香港被人惡意搶注。
生3:智力成果權受侵害不僅損害個人和企業的利益,嚴重的會影響國家的經濟發展。
師:面對這么多的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和現象,你們認為維護知識產權最強有力的手段是什么?
生:法律。
活動二:續寫故事
案情:200 4年春,13歲的中學生小峰自創一首歌詞,參加當年的“全國少年兒童歌詞征集活動”,這首歌詞由于新穎、富有情感而被評為特別獎。然而,小峰并為接到通知書。經調查發現,是復評中某小學教師L和他的學生Z做了手腳。
師:你認為教師L和學生Z侵犯了小峰的什么權利?
生:侵犯了小峰的著作權。
師:請你展開想象翅膀,續寫小峰的故事,并說說續寫的理由。
生1:自認倒霉。小峰還可以下次再爭取,還有很多機會。
生2:把教師L和學生Z告上法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生3:要求教師L和學生Z賠償損失,反而被他們臭罵一頓。
師:案情最后到底怎樣了呢?請看投影:小峰把一紙訴狀交到了人民法院,狀告教師L和學生Z共同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權。經法院審理,小峰獲得17000元的賠償。
師:小峰獲得賠償,給你什么啟示?
生1:未成年人也享有智力成果權。
生2:當我們的智力成果權遭到非法侵害時,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和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師:非常好,俗話說,有志不在年高。公民創造智力成果沒有年齡的限制,享有知識產權當然也不受年齡限制,國家同樣保護我們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權。你們能說出一些我國維護智力成果權方面的法律嗎?
生:《中華人們共和國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
活動三:
展示: 盜版光盤充斥市場,我們該不該買?
學生分成兩派,贊成買的坐左邊,反對買的坐右邊,各方就自己的觀點說明理由。
教師小結。
活動四:
師:通過辯論我們基本取得了一致,盜版光盤不要買,可是我們不買別人也會買,該如何上打擊盜版這種侵權行為呢?下面就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分組討論。
學生匯報交流(略)。
【小結】
通過同學們討論,望我們明白了,作為公民,不僅要做到:當自己的智力成果受到侵害時,要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還要積極參與社會對智力成果的保護,自己要尊重他人的腦力勞動,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而且還要做好宣傳與勸說工作,讓家人、朋友不要做侵害別人智力成果的事。
課后作業:收集我們國家在保護智力成果權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無形的財產》說課稿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無形的財產》,本課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級思想品德教材下冊第七課《擁有財產的權利》,是一節經過我重新整合的主題活動課。
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情學情、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四個環節談談我對該課的教學構思。
第一部分 說教材分析
(一)本課的地位與作用。
本框由“智力成果受法律保護”“ 依法保護智力成果權”兩目構成,旨在幫助學生了解智力成果的重要性,特別是在知識經濟時代的重要作用,鼓勵學生勇于發明創造,依法維護自己和他人的智力成果權。可以說:本課的教學內容在八年級思想品德教育乃至學生的終身發展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二)教學目標
本課教學我堅持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為指導、以課程標準為準繩、以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實際為出發點、以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為落腳點,我確立了本課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并打破常規,在三維目標的處理上作了適當的調整與整合。
1.知識與技能:智力成果的含義、表現及作用,智力成果包含的內容,依法維護智力成果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分組活動中,培養學生自主搜集相關教育信息與資源的學習能力,并進一步增加解讀各種社會信息的能力,充分發掘學生已有的教育資源,發揮個性特長,培養小組的團隊合作意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積極創造智力成果,為祖國、為人類作貢獻,學會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我認為依法維護智力成果權是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這有助于鼓勵學生發明創造,增強學生依法維護智力成果的能力。
第二部分 說教情與學情
教情: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我們也在不斷尋求課堂法制教育和品德教育途徑的優化,探索新方法,以便更好地實現思想品德課的思想性、人文性、實踐性和綜合性的課程本位。本節課我結合自己的特點,大膽地醞釀了自己的課堂改革之路,即:放手發動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資源,還課堂以真實和互動,使教學相長的原則在課堂上進一步落實,親近人文,關注社會,讓學生成為創造的主人,成為課堂快樂學習的元素。因此,這也是本節課的理念定位。我在本節課主要扮演平等中的首席,做學生活動的引導者、參與者,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學情: 知識和智慧是無形的財產。隨著社會的進步,智力成果的作用越來越顯著,人們的智力成果不能侵犯。未成年人對此了解有限,一些未成年人購買了盜版光盤、抄襲了他人的作品,卻理直氣壯。鑒于上述情況,對未成年人進行知識產權方面的教育很有必要。通過教育激發起發明創造的熱情,使其懂得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學會依法維護自己的智力成果權。因此在教學中要學會有藝術地引導學生的活動,預設貼近生活實際的民主親和的教學情境,讓他們在學習新知的同時,又通過同齡人的對話及師生對話來尋求問題解決的方法,努力實現動態的生成,使預設與生成和諧統一。
第三部分 說教法與學法
教法:教須有法,教無定法,本課的教法努力緊扣一個理念,即服務于學生健康發展的理念。教師要努力讓每一個小組在教學情境中實現高度參與,體驗自主學習的成功帶來的快樂,使學生的 認知感悟在多向互動的對話中逐步提升。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學法:
1.情境教學法。使用恰當的媒體情境喚起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情境沖突中認識智力成果及其重要作用,智力成果受法律保護,激發他們的創造熱情。
2.合作探索法。引導學生通過預習與分工,確定課堂活動主題,教師在其中發揮學習方法引導、指導的作用。
學法:
1.故事導入
2. 分組討論
3.情境體驗(游戲)
4.作品展示(創新照片)
接下來我重點向大家介紹一下這節課我的教學過程。
第四部分 說教學過程
教學中,我主要采用板塊式教學,即三大模塊:“導入新課”、“建構新知”、“活動提高”,其中,“活動提高”板塊又有“請你當法官”、“請你來設計”和“請你來參加”三個小板塊構成。
1、 導入新課
我用一個小故事:即比爾. 蓋茨提出帶走100個人就能重建一家微軟公司。問學生:他為什么要帶走100個人,而不是帶走大量的資金和設備?這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自然的引出知識和智慧是無形的財產。
2、 建構新知
我告訴學生:無形的財產與有形的財產相比有獨特的魅力。然后指著教室里的電腦、課桌等物品問:這些有形的財產是從來就有的嗎?從而引出智力成果的定義。
接著問學生:你有沒有智力成果?使學生明確自己也有智力成果,我們現在享受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然后進行一個“說一說”學生活動:在眾多的智力成果中,自己最喜歡哪一個,它對生活帶來哪些影響?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到智力成果的價值。使學生認識到智力成果改善了我們的生活,推進人類社會的發展。我們要想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就需要創造更多更好的智力成果。大家知道怎么樣激發人們創造的熱情嗎?引出: 智力成果受法律保護
法律賦予智力成果以智力成果權保護,引導學生說出智力成果權的內容,說明著作權不用申請。并用林肯的話強調智力成果權保護智力成果人的利益,為人們創新之火添加利益之油。
3、 活動提高
我通過設計的三個活動,采用小組合作搶答的方式,聯系社會生活的實際,鞏固提高學生對本節課教學知識的認識,使他們逐步樹立依法維權的意識,提高他們依法維護智力成果權的能力。
活動一:請你當法官
提供五個案例,讓學生判斷是否侵犯智力成果權,如果是,判斷的依據是什么?使學生對智力成果權的內容有更深理解。
活動二:請你來設計
通過續編故事結局,使學生明確未成年人同樣擁有智力成果權,智力成果受法律保護,不受侵犯。由此引出未成年人要積極的創造智力成果,播放今年河南省科技創新大賽的照片激發學生創新的熱情。
活動三:請你來參加
現場做調查:“買過盜版書或光盤的請舉手。”統計數字,說明盜版現象十分嚴重。
“大家為什么都買盜版?”統計結果是便宜。
中國有句俗語:“貪小便宜往往吃大虧。”吃了什么虧?
通過分組討論,使學生明確盜版有損民族創新能力,也不符合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要求,大家要打擊盜版,支持正版。要尊重他人(包括外國人)的智力成果權。
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保護智力成果權,有賴于公眾的維權意識。我們要勇于創新,不斷創造智力成果,依法保護自己的智力成果權,同時也要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權的事。
說課完畢,謝謝!
看了“無形的財產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