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溝通健康成長教學設計
《主動溝通健康成長》教學設計
《主動溝通 健康成長》是八年級思想品德第四課《老師伴我成長》的第二框題。從全課來看,本框是重點內容,在教材中占重要地位。它是學生在“知師”和“愛師”的基礎上,懂得轉變師生交往觀念與老師進行有效溝通,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新型師生關系的基本內涵,能夠說出與教師交往的基本原則。
能力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夠運用認知轉換的方法解釋師生交往的不同行為;能夠運用角色互換方法理解師生交往中的矛盾沖突,也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能夠遵循師生交往的基本原則與教師交往。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主動增進與教師的感情,尊重教師,理解和體諒教師,并認同新型師生關系之民主平等的價值取向,積極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師生溝通的有效方法。
教學難點:探討師生關系。
教法學法
教法:活動教學法: 案例分析法: 討論法:
學法:指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了解各班學生的師生關系現狀和主要問題;組織學生完成好調查、采訪以及結果的分析工作;精心設計課堂教學中的問題,選擇有代表性的案例進行分析。
學生準備:你與老師的關系怎樣?建立良好師生關系過程中,您所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么?老師有犯錯誤的時候嗎?你是怎樣處理?
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導入——創設情境
你與老師的關系怎樣?請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說說與老師的關系。
第二環節:活動——探究體驗
活動一:體驗與老師的交往
一是學生根據表中已列出的學生角色,填出與教師角色的區別,分析這對師生關系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探究以下兩個問題:我們和老師的交往行為有什么共同特點?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交往行為?
啟發學生:傳統理念中,老師是權威,學生處于服從的、被動的地位,這不利于師生交往。
二是請學生就“學生新角色和師生交往的新行為”(課本第49頁)發表看法?就采訪教師(教師對良好師生關系的期望?)的結果,請學生介紹。
在活動過程中,要注意與上一活動的銜接、對比,注意探討如何在平等的基礎上,處理與老師的交往問題,幫助學生形成新的師生觀。要注意引導、鼓勵學生主動改變舊的師生關系。
活動二:感受與老師交往的矛盾、煩惱。
讓學生閱讀教材中提供的交往情境,了解其中的矛盾沖突是什么;然后,說說自己是否也曾有過類似的煩惱,解釋產生沖突和煩惱的原因是什么;最后,介紹當時你是如何處理的。
活動中要重在引導學生化解矛盾和煩惱,焦點要落在與教師主動溝通上。
活動三:處好與老師的關系
提問、并引導學生思考: 老師是怎么想的?假如你是老師你會怎么想?這種沖突會如何發展、如何解決呢?他們解決問題的方式相同嗎?結果相同嗎?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結果?
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回答。老師與學生角色的不同,看問題的角度的不同是產生師生矛盾、沖突和對立的主要原因。因此,學生如果能夠從教師的角度、立場考慮問題,設身處地為老師著想,就能理解老師的想法,從而順利化解師生之間的沖突。自然地得出結論:與老師溝通的方法—從教師的角度、立場考慮問題
活動四:如何對待老師的過錯
引導學生討論:老師有犯錯誤的時候嗎?你是怎樣處理?根據實際情況,把自己課前的準備在小組內交流。
教師小結:對待老師的批評注意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被老師冤枉時,能夠原諒老師的錯誤,并找尋恰當的時機和方式與老師溝通。
活動五:分享交往經驗
關于師生交往,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和體會提出一些策略或想法,與同學分享。(學生表演)
學生談感想、體會,教師小結:現代強調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學改革也要變老師主體為學生主體。教學過程強調為學生學會學習、主動發展服務。老師由主角變為學習的導演、引導者,而不應該一味灌輸。其實,民主的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古已有之,評價某種師生觀關鍵是看它的內涵是什么,而不是時間的先后。教學中,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師生關系,這是正確與老師交往的前提,為師生的溝通和理解奠定基礎。同時,通過學生活動,進一步在活動得出師生溝通、交往的有效方法,以突出教學重點。
第三環節:小結——歸納提升
身為教師,今天聽到許多同學的心聲,我非常高興。希望在現實生活中同學們能夠用一顆熱情真誠、寬容大度、客觀公正的心態對待自己的老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你們更多地體驗學生生活的快樂。
第四環節:作業——鞏固延伸
請你現在給老師留言,它可以是一句真誠的感謝,一句贊美,一個祝福,一個心愿,一點歉意或者一個能促進良好師生關系建立的建議……在自己最喜愛的紙上寫出來,并折疊成自己最喜歡的形狀,放到事先準備的心形幸運盒里。學生可以在課堂上自愿交流,如果時間不夠,可以課后把這些留言作為禮物送給班主任老師,將溝通做到實處。
板書設計
二、主動溝通 健康成長
(一)師生交往新觀念
新型的師生關系:民主平等;“亦師亦友”
(二)共筑師生情感橋梁
1、主動溝通
2、與老師溝通的有效方法:
(1)善于從老師的角度看問題
(2)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與表揚,表揚是愛,批評也是愛。
(3)原諒老師的錯誤。用恰當的方式指出老師的錯誤。
(4)與老師交往時要注意的問題
《主動溝通健康成長》說課稿
各位專家、同行: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第四課第二框題“主動溝通 健康成長”,我的說課主要是從以下九個方面進行:
一、教材分析
本冊書的主線是中學生的人際交往習慣,本課的設置依據了課標中“我與他人的關系”之“交往與溝通”,旨在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而本課“我與老師的人際交往”則是繼前面三課我與父母、與朋友的人際交往的又一重要部分。本課的兩框中,第一框從感性的角度讓學生全面了解教師,而本框從理性的角度談師生關系。前者構成后者的邏輯前提,后者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在全書中都具有重要地位。本框則從“觀念”到“行為”的思路,分為兩個部分,從觀念和溝通技巧兩個方面幫助學生解決師生交流的問題。
師生關系既是教學重點,更是當今構建和諧校園和社會的熱點話題。因此,本課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地位及現實意義。
二、學生分析
本框題的教學對象是八年級的學生。處在傳統師生觀向現代師生觀轉型的時期,學生明白能更好的走進教師與其交流。但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獨立意識飛速發展,既渴望與教師建立平等友好關系,但又難以擺脫自己的害怕心理。同時受青春期心理影響,看待問題片面化,一旦與老師的交流方式不當,便會產生誤解,導致一定的封閉和逆反心理。從而不能正確處理與教師之間的關系與矛盾。因此,要求以學生心理特點為依據,從學生身邊的實例入手,化解成長中的矛盾與困惑。
基于剛才的教材分析和學生分析,確立了本框的重難點:
三、教學重點
學會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重點依據】時代價值觀和學生心理發展都處于轉型階段的特殊時期,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學生要建立起符合自身、社會等需要的民主平等師生關系顯得更具時代性和重要性。
四、教學難點
學會理解和有效的溝通。
【難點依據】由于師生角色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加上學生心理特點的變化,看待事物往往以偏概全,從而在一些問題上形成矛盾和沖突。因而讓學生理解教師并與教師有效溝通具有一定的難度。
依據重難點,確立了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
五、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愿意與教師交往,積極與教師進行有效地溝通;認同新型師生關系之民主、平等的基本價值取向,積極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在情景中分析解決師生交往問題的能力,與教師進行有效地溝通。
3、知識目標:了解新型師生關系的特點;能夠說出與教師交往溝通的基本準則;掌握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方法。
六、教法與學法
(一)說教法
依據新課程標準,基于本框題的特點,結合學生現狀,設計本課的教法學法為:
(1)情景教學法:抓真實案例,創設情境,主要是第二目的情感碰撞和角色扮演等,引導學生分析思考師生關系問題。(2)情感體驗法:從學生內心出發,設置活動,如新老師的選擇,和諧師生圖片,一封來自班主任的信,老師我想對你說等等,從活動中引導學生,達到情感教育和對現實的認同。
(二)說學法
為了讓學生提高其自主、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我采用
(1)小組討論法:在講解傳統和現代師生觀以及溝通的方法時,讓學生分為兩大陣營,進行比賽競爭,加強學生自主學習和團結協作能力。
(2)總結反思法。即活動結束后,由學生總結歸納,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思維能力。
針對這種自主式的活動課堂,我進行了如下教學設計:
七、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導入部分】
方法:課前調查 巧妙激趣
設置問題:你和老師在什么情況下交流?有沒有主動找過老師?多久找一次老師?你把自己的近期困惑告訴老師了嗎?想不想老師認識你、了解你?想不想和老師成為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 大聲的告訴老師!
設計意圖:通過具有層次性的設問,從學生內心深處挖掘與老師溝通中存在的問題。激發學生想和老師交流的迫切心情,從而發出來自內心的吶喊。也為本堂課調動情緒做鋪墊。
【主要教學環節】
(一)校園聊天室
活動一:暢想ING
(1)設計問題:如果班級來一個新老師,你希望他是一個怎樣的老師?有何特點?通過同學討論回答。(2)圖片對比:給出兩張不同風格老師的素描圖片,一張非常嚴厲,他的觀點是老師就是權威,必須服從;一張很和藹,她的觀點是學生也有自己的思想,應當多交流。將授課班級分為兩組,分別討論設想其中一位老師的特點,以及他的上課風格,根據學生回答老師在黑板上寫出關鍵詞。
活動二:情境再現
(3)同時推選一名組長可以下位收集同學們討論的結果,并請組長根據收集的討論結果上臺扮演這位老師的上課情境。(4)反思提問:請問大家更喜歡哪位老師?結果肯定是后者。為何不選另一位老師?(5)表格對比,落實知識目標:傳統師生關系和新型師生關系,并點出兩者的特點和表現。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一、活動二,形成了一種鮮明的對比,給學生強烈的情感沖擊。再根據問題引導,表格的直觀對比,自然引導學生思考兩種師生關系的表現和特點,以達到突出本課重點的目的。
活動三:吹響師生交往集結號
活動內容:(1)展示和諧師生圖片并提問:你與老師現在是怎樣一種交流方式?交流后有何感想?(2)引到時代特點的新型師生關系的交往形式探討:如,QQ與老師聊天,手機互發短信,傳遞節日問候,或者家校本、周記中是否主動與老師交流?(3)歸納總結,點明主題:觀念的轉變有助于形成新的行為模式。注意:評價某種觀念關鍵是看它的內涵,而不是看它出現的時間先后。
設計意圖:通過對新型師生關系的探討,鼓勵大家多與老師交流,超越自我。達到再次強化突出本課的重點。
(二)師生情感劇場
活動四:情感碰撞——唇槍舌戰
創設情境:(1)上課用手機拍照黑板上的筆記,不料發出聲響“手機被沒收”。老師當場嚴重批評,學生覺得委屈。
分為學生團隊和教師團隊兩大陣容進行唇槍舌戰。。。分別作為學生和老師你的觀點。
視頻材料:【校園小記者】 老師對上課使用手機的看法校園報道:老師和學生的觀點有所差異,需要交流和溝通。
(2)提問:你有被老師表揚或批評過嗎?當時你的想法是?你有被誤解過嗎?你的感受和想法是?(提取關鍵詞寫在白板上)
(3)點出與教師溝通的三種方法:從老師的角度看問題;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原諒老師的錯誤。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情境,分組進行唇槍舌戰時,體會到角色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就不一樣,從而理解如何與老師溝通與交流的技巧。是情感能力知識三維目標的重要突破。
活動五:小小導演 情感體驗
1、創設情境
? 預備鈴打響后,班主任走進教室,發現不僅沒有做好課前靜息,更有同學還在打鬧。假如你是班主任。。。
? 課中,老師拋出一個話題,讓同學們討論,討論結束后請同學回答,可發現只要同學站起來回答問題,下面同學就會不停的討論,其他同學也無法聽到該同學的發言,課堂總是無法安靜。如果你是科任老師。。。
預想情境,分組討論,全體演繹!談感受!
2、神秘來信:來自班主任的一封信(伴音樂)!
孩子們:
最近你們是不是覺得老師變了,不像往常的溫柔與和藹,會因為一些小事而責怪大家,也會在大家犯錯的時候給大家“狠心”的批評。可是,你們可曾知道老師的用心,老師又何嘗想如此嚴厲,每次批評你們的時候,都覺得難受和累,不是身累,而是心累。孩子們,你們是中學生了,肩負國家社會的責任,要對自己負責,對就是對,應當得到表揚,錯就是錯,應該批評,改正錯誤,你們需要歷練。作為班主任,我就必須矯正大家的錯誤行為。我承認老師也有誤解大家的時候,有時傷害了你,但老師都是無心的,如果真的傷害到大家,老師向大家真誠的道歉。
孩子們,其實老師懂你們的心,也知道你們已經長大了,都有自己的想法,渴望獨立和自由,老師也在思考可不可以不這樣,少管一點,可是作為班主任我無法做到如此灑脫。但請大家一定要相信,管理與罵你都是愛。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設置,讓孩子自由想象,角色扮演中得到情感體驗,一方面讓學生學以致用,一方面是與大家共勉。對神秘來信的解讀,徹底打破內心情感矛盾,順利突破難點。
溫馨提示:注意和老師實際交往時的禮儀。
設計意圖:通過溫馨提示簡單明了提示學生哪些是交往中不可行的。反思自己的交往行為。以實現知識能力目標。
活動六:真情告白:老師,我想對您說
活動內容:給每位同學一張信簽紙,引導同學給老師進行真誠的交流與溝通,同時選派班級“信使”,收集同學們的留言,放入事先準備好的信箱,然后送到各位老師那里。注意引導:可以寫你對老師的一次誤解后現在的看法,給老師說聲謝謝;可以是對以前你的不禮貌道歉;或者是向老師隆重的介紹自己,希望老師認可你;也可以是老師給你的幫助表示謝意。。。
設計意圖:通過學習后再反思自己與老師交流時的問題,發自內心的與老師真心交流,實現本框題的情感升華,再次突破教學難點。
【情感升華 課堂結束】
教師寄語(伴音樂):用智澆灌,用心呵護,共筑師生常青樹!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自身情感的投入以及音樂渲染,并以寄語的方式告訴學生一個道理或一個前行的方向等,以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
八、板書設計
九、教學評價
本框題教學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體現新課程教學理念。以隨堂調查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分小組進行唇槍舌戰等,調動學生合作探究能力。以學生與師生情感交流為主線,層層突破學生內心的矛盾,最后通過給老師的真情告白等達到情感升華。但操作時要注意對學生活動和討論的引導。
謝謝指導!
看了“主動溝通健康成長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