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塔教學設計 烏塔說課稿
《烏塔》教學設計
3.德育目標:學習烏塔為了自己的目標勤奮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獨立自主的好品質。思考作為我們應該有怎樣的自主能力?
4.創新目標:引導學生自學,自己提出問題,學會獨立思考。
教學過程
一、導引目標
1.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烏塔》這篇文章,這篇文章大概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請同學們回憶。(激發興趣)
2.學生回顧自己的讀書,敘述故事,展示自學。
二、創設條件
1.質疑: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個游歐洲,這個小姑娘引起你的思考了嗎?你說說自己是如何看待烏塔的?
2.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看法。
三、組織研究
1.根據同學們的看法不同,現在我們自愿結組,喜歡烏塔,特別贊同她的做法的在一組,其余的在一組,大家分別商討、學習,用書中的語言說說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
2.展開辯論。
分組,交流想法。
兩組之間展開辯論。
3.得出結論,達成共識。板書:長出獨立的翅膀。
四、引導創新在任何時代,任何社會都需要獨立自主的人,只要是符合一定的條件
請同學們結合自己搜集的資料,準備發表自己的見解。
學生發表自己的演講:談談我們如何鍛煉自己的能力。
五、反思小結
1.本篇課文學完了,你從中感悟到了什么?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2.請同學們朗讀課文。
六、鞏固提高
1.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談出自己的體會。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七、研究性作業
同學們你們都去哪里游玩過,哪些地方最喜歡,請選取自己喜歡的方式,或寫詩,或寫文,或畫畫,把給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寫下來。然后展示給同學們看。
板書設計:
烏塔
我眼看烏塔:熱情、執著、有愛心、獨立、有理想……
長出獨立的翅膀
正確地認識自己
《烏塔》說課稿
《烏塔》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冊的一篇閱讀課文。課文主要講了一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情,反映了國外少年兒童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識,同時也反映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游歐洲,這對沒出過遠門的中國小朋友來說,是一件不敢想的事。基于這種想法,學生必會以獨特的思維,以贊揚或批評的態度來閱讀這篇課文。因此,讓學生抓課文重點句子來感受烏塔獨立自主的精神。根據教材建議和
學生實際,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如下:
1、認識本課的4個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對烏塔獨自旅行故事的了解,學習烏塔為了自己的目標勤奮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獨立自主的好品質。
4、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課文的能力。
5、讀文章要有自己的見解,有個人的想法。
教學重難點:
1、了解德國小姑娘烏塔為什么能獨自出國旅游。
2、體會烏塔獨立自主的精神,激發學生在實踐中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
教學流程:
一、做調查,激趣引學。
課堂開始,我先組織大家參與一項調查活動,(和父母一起外出旅游過的同學請舉手,獨自一個人外出旅游過的同學請舉手,)由于此項活動貼近學生實際,學生有話可說,情趣盎然。接著在黑板上出示(烏塔),教師解說,(一位了不起的德國小姑娘,一位稚氣未脫的小學生,年僅14歲就一個人游遍了全歐洲。)突出了烏塔獨自周游歐洲這一事實,將烏塔鮮明的性格特點展現在大家的面前。激發了學生認識烏塔,學習課文的熱情,為進一步深入探究學習打好基礎。
二、初讀文,整體感知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根據這件事,學生自由質疑,教師相機歸納,引導學生選擇一、二個問題展開小組討論。這一設計的依據有兩條:(1)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意識,訓練學生質疑、表達等能力。(2)為下面的教學進行目標定位。
3、教師點撥,重點引導學生討論,加深理解。
(1)烏塔如何掌握游歷歐洲的路線?
(2)烏塔不怕一個人路上碰到危險嗎?
(3)烏塔都到過哪些地方?
(4)你覺得烏塔是個怎樣的孩子,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如果我是烏塔,你想對我說些什么?
三、再讀文,深入感悟,分享收獲
為了檢查學生對課文的了解情況,我設定了這樣一個問題:大家讀了課文之后,你們認為烏塔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使學生不僅理清文章的思路,整體感知了課文,也激發了學生表達的欲望。這個環節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課堂上,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去感悟烏塔獨立自主的精神。
四、辯論:一個未成年的孩子該不該一個人遠行?(讓學生展開討論)
五、課外延伸
如果烏塔獨自一人來到中國,你會和她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六、擴思維,深化主題
讀書不僅要讀進去,還要讀出來,想開去,并且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首先請同學們與烏塔個人相比,我們之間還相差多大距離?目的對學生進行一次思想教育,并提醒孩子,向烏塔學習并不是要模仿她獨自外出旅游,而是要在生活中克服依賴思想,逐步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同時讓大家明白一個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經驗,生活能力,只有通過實踐才能鍛煉出來。
看了“烏塔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