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合作教學設計 學會合作說課稿
《學會合作》教學設計
2、能根據課后提示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合作的原因和怎樣合作,激勵學生要在學習生活中學會合作。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人們為什么要合作?
怎樣才能與別人合作成功?
初讀指導
(1)出示詞語。
鑰匙嘴唇傾瀉協作瓶子犧牲一幢顧名思義情不自禁
(2)指名讀,注意讀準帶點的字。
(3)了解詞語掌握情況。
顧名思義:看到名稱而想到它的含義。
傾瀉:課文指美妙的樂曲好似從樂師的嘴唇邊、指縫里飛揚出來。
典范:可以作為學習、仿效標準的人或事物。
和諧:配合得適當、勻稱。
交響樂團:大型的管弦樂演奏的團體。由弦樂器、木管樂器、銅管樂器、打擊樂器等組成,參加者能達上百人。
(4)齊讀生字詞。
3、各自輕聲試讀課文。
4、檢查自讀情況,分自然段讀課文。
5、默讀課文后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3自然段):說明生活在世界上大家都離不開與別人合作。
第二段(第4~6自然段):通過具體事例,說明具有協作精神和自我犧牲的精神,才能合作得好。
第三段(第7自然段):指出只有學會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三、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完成文后練習2。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上節課內容,導人新授內容
二、精讀訓練
1、理解第一段。
激發思考:作者圍繞合作,首先談了什么?自由朗讀第一段,找出文中的重點句。
聯系生活實際,理解:
“任何人在這個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不論……也不論……都……”
“只有……才能……”
“小……小……大……大……不……就……”
通過對上面句子的理解,舉出在實際生活中“合作”的事例,談談自己的初步認識。
通過第一段的學習,歸納演說詞的語言特點。
小結:這一段說明了人生活在世界上,都離不開與別人合作。
2、理解第二段。
過渡:怎樣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
(1)理解第4自然段。
自由讀第一個事例,隨后播出一段交響樂錄音,學生置身交響樂的美妙旋律之中。樂止,介紹交響樂是由上百人用不同的樂器演奏而成,他們是怎樣合作的呢?
思考:“團體目標”的“高度統一”和“協作精神”分別形容“合作”的什么?(合作的“完美”與“和諧”)
從這個事例中,同學們明白了什么?
(2)理解第5自然段。
讀讀,想想,議議:
這個實驗的目的、要求、經過和結果分別是怎樣的?
聯系課文想想“依次”是什么意思?
外國專家是怎么說的?
“我在許多地方做過這個實驗、從未成功。”這句話說明了什么?
從這個事例,你明白了什么?
(3)理解第6自然段。
讀讀,想想:
怎樣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
小結:文章通過兩個具體的事例,說明只有具有協作精神和自我犧牲的精神,才能合作得好。
提問:為了說明怎樣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作者舉了兩個事例。只舉前一個例子夠不夠?為什么?(不夠。因為只舉前一個例子只說明合作需要有協作精神,而后一個例子是說明合作需要有自我犧牲精神的,只有舉兩個例子,才能把問題說得很全面)
3、理解第三段。
自由讀,談談你對既要“競爭”,又要“合作”的體會。
三、總結全文
四、指導學生練習演講
五、作業
《學會合作》說課稿
一、說教材
《學會合作》這篇課文多處運用設問,既能引起聽眾注意,又做到綱目分明,如“什么是合作呢?”“怎樣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是什么力量使上百位樂師,數十種不同的樂器合作得這樣完美和諧?”等等,都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
典型事例,驗證觀點。
課文運用了兩個典型事例,一是交響樂團的演奏,一是從瓶中拉出七個彩球的實驗;分別從要有協作精神和要有自我犧牲精神的不同側面,驗證了要獲得成功,必須與他人合作的觀點,令人信服。
二、說學情
六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如自主預習、邊讀邊畫邊批注、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對合作應該有切身體驗。
三、說教學目標
1、 通過充分的感知和情境的渲染,想象的觸發,學生在課堂上得到語言的熏陶和精神的洗禮,多角度、立體地充分懂得合作精神。
2、 結合生活實際說說合作的重要性。
3、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演講。
教學重、難點:
1、結合課文內容理解“我從你們身上看到一種可貴的合作精神”。
2、通過對課文的學習與感受,獲得“只有學會與別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四、說教法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是學生、教師、文本、編者之間對話的過程,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感受。”教學中,我結合本課特點,準備采取以讀代講的形式,通過朗讀、默讀、瀏覽、速讀等多種形式,再加上想象、課件、圖片的展示等手段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在讀中自讀自悟,加深理解和體驗,感悟合作的重要性,逐步培養學生創造性閱讀和探究性閱讀的能力。
五、說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結合我校“自主學習 因勢利導”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學中,我重點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預習階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主動探究的習慣;在小組交流中引導學生學會合作與探究,培養勇于創新的精神;在展示環節以朗讀為主線貫穿讀、說、析、品、評,不知不覺讓學生受到熏陶,完成教學。
六、說教學流程
(一)、激情導課
1、同學們回憶上節課內容,課文圍繞“合作”話題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合作的重要性、卓有成效的合作、學會合作)
2、為什么合作如此重要?我們又該怎樣合作才能達到最好效果?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4課《學會合作》來解決真兩個問題。
(二)、民主導學
任務一:合作的重要性
任務呈現:
1.默讀1-3自然段,找出各自然段圍繞“合作”話題表明作者觀點的句子,聯系生活說說你的理解(按順序找).
2、每一自然段寫發生有什么特點。
3、先根據前置性學習自學,然后小組交流,做好匯報準備。
自主學習:學生根據要求完成任務,教師巡視適時指導。
展示交流:
1、“合作”觀點的句子:
●我們任何人在這個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要和周圍的人發生各種各樣的關系。
●總之,不論你從事什么職業,也不論你在何時何地,都離不開與別人的合作。
●一個人學會了與別人合作,也就獲得了打開成功大門的鑰匙。
●小合作有小成就,大合作有大成就,不合作就很難有什么成就。
2、寫作特點:
(1)、第一自然段開篇點題,給聽者親切之感
(2)、第二自然段的表達方法:先擺出自己的觀點,然后用排比的句式舉例證明自己的觀點,最后用上“總之”陳述自己的第二個觀點。
(3)、第三自然段運用設問的手法引起讀者的注意及思考。
過渡:合作既然這么重要,那么我們要怎樣合作才能做到卓有成效呢?用課文中的話回答
任務二:卓有成效的合作
任務呈現:
1、默讀3-6自然段,課文圍繞“卓有成效的合作”舉了哪兩個例子,用自己的話概括,并說說你的體會。(先學習第一個事例,再學習第二個事例)
2、這一部分寫法上又有什么特點。
3、先根據前置性學習自學,然后小組交流,做好匯報準備。
自主學習:學生根據要求完成任務,教師巡視適時指導。
展示交流:
1、 概括兩個故事并說體會。
2、 寫作特點:事例有代表性
小結:讓我們把兩個事例蘊含的道理再來完整地讀一讀,牢記住這句話。
三、檢測導結:
聯系我們的小組合作,談談本節課的收獲
看了“學會合作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