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海中永生教學設計 在大海中永生說課稿
《在大海中永生》教學設計
2、運用網絡資源,理解課文內容,初步培養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3、緬懷鄧小平同志的豐功偉績,學習他愛祖國、愛人民的高尚情懷。
【教學重點、難點】
借助網絡資源,在探究中理解,在理解上朗讀。扣住一個“情”字,引領學生帶著自己的情感去體驗課文,與書本上的文字“激情交流”,釋放探究之后的情感蓄積,升華對語言的感悟。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CAI課件,了解學生資料搜集情況。
學生:搜集有關鄧小平的資料,并嘗試自我處理。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是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除了發展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還要培養學生適應未來信息社會所必備的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在《在大海中永生》一課的教學設計中,有意識地將信息技術有效地引進語文教學的課堂,用信息技術手段高效率、高質量地將大量信息傳遞給學生,借助網絡資源,在探究中理解,在理解上朗讀??圩∫粋€“情”字,引領學生帶著自己的情感去體驗課文,與書本上的文字“激情交流”,釋放探究之后的情感蓄積,升華對語言的感悟。在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同時綜合能力也得到培養,從而達到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學科的有機整合。多媒體,網絡,與語文教學同行!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揭題,激發興趣
1、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共同學習的課文是——請讀課題——
2、質疑。
看到這個課題,你禁不住要問?
(預設:“永生”什么意思?誰在大海中永生?為什么在大海中永生?)
3、初步解疑。《在大海中永生》教案設計精品
“永生”什么意思?誰在大海中永生?
4、課件出示鄧小平像。
這就是我們的鄧小平爺爺。為什么說他在大海中永生?他是一位什么樣的人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畫出有關語句。
【設計意圖】“學起于思,思起于疑”,根據課題質疑,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為下一個教學環節直接切入課文找到了契機。這樣,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的整體感知課文,進而能準確地抓住課文的重點語句,達到初步認識鄧小平爺爺這位偉人的教學目標。
二、整體感知,初步認識偉人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2、匯報交流,初步理解鄧小平的精神和人民對他的頌揚之情。
課件出示語句:
1)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帶領人民書寫中華民族嶄新歷史的偉人,今天將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個篇章。(點擊“偉人”下加著重號)
2)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3、什么樣的人才能稱之為偉人?
【設計意圖】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這一問,越發激起了學生強烈的了解和探究偉人一生的欲望,產生了良好的學習期待。
三、借助網絡,逐步走近偉人
1、鄧小平爺爺為他所愛的祖國和人民作出了哪些偉大貢獻?請同學們打開“紀念鄧小平爺爺”網頁,走進鄧小平爺爺的“光輝一生”,注意:一邊瀏覽資料,一邊體會:你感受最深的是小平爺爺的哪方面貢獻?
2、學生上網查閱有關鄧小平的資料,了解鄧小平的生平,感悟鄧小平的豐功偉績和不朽精神。
3、借助網絡資源,交流匯報。
4、小結。
課件:隨著教師的話語,逐張顯示不同時期的鄧小平照片。
是他,率領劉、鄧大軍南征北戰,推動解放進程,實現祖國大陸完全大解放,他真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家、軍事家。
是他,帶領全國人民改革開放,探索強國富民之路,讓我們過上幸福生活;是他,提出“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香港、澳門才會順利回歸祖國的懷抱!他真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改革家。
是他,提出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為中國打開外交新局面,使中國走向了世界,世界也走進了中國!他真是一位偉大的外交家、世界公民!
5、引讀重點語句。
(1)引讀鄧小平的話。
(2)引讀——“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帶領人民書寫中華民族嶄新歷史的偉人”
【設計意圖】教學準備階段,設計制作了網頁“紀念鄧小平爺爺”,在該網頁中分別制作了不同的欄目:介紹鄧小平豐功偉績的“光輝一生”、“大記事表”,表達人民緬懷偉人的相關資料,還鏈接了許多影視片,內容非常豐富。通過閱讀自制網頁資料,學生盡可能地了解鄧小平爺爺對中國、對世界作出的豐功偉績,逐步走近偉人,以此來激發學生對偉人的熱愛之情,為下面“潛心研讀文本,深入理解偉人功勛,深情緬懷偉人離去”做好鋪墊。
四、創設情境,渲染氣氛
1、過渡:就是這樣的一位偉人,我們再也見不到他了。
2、觀看錄象:醫院終別情景、萬人追悼大會、長安街萬眾送別等情景。
3、過渡:小平爺爺要走了,綿綿哀思化淚流。同學們,今天讓我們一起也送鄧小平爺爺最后一程吧。
【設計意圖】錄象片段生動地再現了當鄧小平離去時,他身邊的親人、首都的人民和全國的人民對他的綿綿哀思。情景的創設,渲染了哀傷的氣氛,學生由一開始對偉人的熱烈頌揚轉而進入對偉人的悲痛緬懷,形成強烈的情感落差,再加上下一個教學環節教師情景范讀,心靈會受到極度的震撼。
五、潛心研讀,深入理解偉人
(一)范讀鋪墊,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
1、師配樂誦讀課文第1、2自然段。
課件同步演示課文內容。
2、過渡:偉人要離去,滔滔海水在嗚咽。同學們,大海也會有我們人的情懷?我們人的思想嗎?
(二)借助資源,精讀感悟課文第3、4自然段
1、請同學們自由輕生朗讀課文第4自然段,聯系剛才網頁中小平爺爺的偉大貢獻,邊讀邊體會:你認為大海懂得人民的心,懂得小平爺爺的心嗎?
課件出示課文第4段文字。
2、匯報交流,想象延伸。
根據學生回答,隨即安排引讀和拓展:
(1)學生匯報第一個“也許”,教師引導描述萬里海疆對鄧小平的懷念和感激之情。
(2)學生匯報第二、三個“也許”。
1)觀看錄象:香港回歸的精彩瞬間和鄧小平想到香港去走一走、看一看的心聲。
2)教師引導描述。
(3)學生匯報第四個“也許”,教師引導描述。
(4)理解省略號,學生仿照句式想象描述。
就這些地方嗎?也許,奔騰不息的浪花還會把他的骨灰送往哪里?
課件在“祖國的萬里海疆、澳門香港、寶島臺灣、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下加著重號,點擊“……”紅色。
3、小結。
引讀本段最后一句。
4、觀看錄象:聯合國悼念鄧小平片段。
【設計意圖】此處,學生通過自讀自悟,可以從字面上理解文意。同時,在充分閱讀、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對文本作了必要的拓展延伸,進一步認識到鄧小平的豐功偉績,生發對這位偉人的熱愛之情。再加之聯合國悼念鄧小平的隆重場面,更使學生對偉人肅然起敬,能更深入地理解該段最后那句含義深刻的話。
《在大海中永生》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上午好,我是語文x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在大海中永生》(板書課題)下面,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說說對于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思路。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事件通訊,文章運用擬人、排比等手法,以生動的語言、充沛的激情,記敘了歷史偉人鄧小平骨灰撒放大海時的動人情景,謳歌了偉人鄧小平的不朽功績,表達了人民對偉人深切的懷念和崇高的敬仰之情。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獨立閱讀和分析能力,能初步讀懂課文并結合生活中的體驗進行感悟,但與鄧小平這位偉人還是有距離感,特別是對鄧小平爺爺的豐功偉績了解不多,造成了學生對文章理解的困難。因此課前布置學生利用多種手段預習課文,查閱有關鄧小平爺爺的事跡,力圖為理解課文的內容做前期鋪墊。
三: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教材、學生的認知情況以及新課程理念,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 通過朗讀課文,了解鄧小平爺爺的豐功偉績,理解全國人民對鄧
小平爺爺衷心愛戴的感情(這是本文的重點)
3. 初步理解擬人與排比的用法,背誦全文(這是本文學習的難點)
四、教學過程
1、 導入新授
我是這樣導入的: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引導學生說出本文主人公鄧小平爺爺,并交流課前預習內容小平爺爺是個怎樣的人。之后我設計以下導語,引出課題“從大家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他的確是一位真正的偉人,他為祖國和人民創立了無法用語言來形容詳盡的豐功偉績,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但就在1997年3月2日這一天他卻離開了我們,離開了他所熱愛的祖國與人民,今天這位老人將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個篇章,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回到那個令人心碎的時刻。。。。。” (教師隨機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了解課文大意
我是這樣安排的,“《在大海中永生》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并完成兩個學習任務:一是讀準字音、看清字形、讀通句子。二是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設計意圖:
1、 從整體上入手學習課文是語文從整體到部分,又從部分到整體
的基本規律的第一環節。
2、 看清字形、讀準字音,永遠是語文閱讀學習中要訓練的最基本
的能力。
(三)細讀課文,領悟情感
在“細讀課文”這個環節,我組織學生采取的學習方式是:首先,拋出學習問題,其次,學生帶著問題自己讀書,并在關鍵的段落和詞語中注釋,寫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再次,在小組中進行討論。最后在班級內進行集體交流,老師隨機點撥,將重點理解內容進行提升,強化學生的理解。
本環節我拋出的問題是:1、文章哪些段落能體現鄧小平爺爺的偉大?2、為什么說鄧小平爺爺在大海中永生?
○(我設計這兩個問題的意圖主要是希望同學們通過讀課文了解鄧小平爺爺的豐功偉績,從而能理解課文中強調的“在大海中永生”的深刻含義,理解文章的重點初步落實教學目標。
○拋出問題之后,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做出標注,寫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然后再小組討論交流(先自主、后合作,同時注重學生的個性理解的前提下,進行小組合作,學生才能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此外,也要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小組交流完后,派代表匯報進行集體交流。
各位評委,在班級交流的過程中,我選取了其中的一個教學片段來展示我如何點撥、幫助學生、提升理解的。
首先,強化對內容的理解
當某組學生談到對“四個也許”這段的理解時,我會引導學生逐句理解,例如“萬里海疆”一句,可能沒有把鄧小平爺爺對祖國實施改革開放,讓祖國走向繁榮富強的豐功偉績說透徹時,我會請其他小組的同學繼續補充,并伺機播放《鄧小平南巡》和《改革開放后中國
迅猛發展》的視頻,引導學生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鄧小平的所作所為給中國帶來的巨大影響,從而使小平爺爺親切而偉大的形象在孩子心中活化。同理補充、點撥完其他三個排比句后
其次,理解句式,學習語言特點。 我是這樣說的(我準備這樣引導學生)“同學們,第二自然段咱們交流的已經差不多了,從同學們的匯報補充中,老師看出同學們對這段內容理解的比較到位?,F在有誰發現這段文字在句式上有什么特點?”以此啟發學生了解這組排比句,并讓學生體會語言之美,為下一步有感情的朗讀做鋪墊。
再次,指導閱讀,以讀促悟。 我是這樣指導的(我準備這樣小結):同學們,他的確是一位真正的偉人,他為祖國和人民創立了無法用語言來形容詳盡的豐功偉績,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可是,就在今天,這位偉人的骨灰就要撒向大海讓我們帶著對他深深的眷戀讀者(這)一段
一生讀,并讓他談朗讀感想
再一生讀,老師啟發看誰比他讀的更好,情感表達更準確
最后引導學生齊讀,適時配樂制造氣氛,更近一步增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此時,層層推進課堂學習就會進入情緒高潮。
本段學習中主要體現這樣一個思想:先是自學與老師點撥深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然后學習語言特點,最后,指導學生朗讀,將課堂
語文學習推向高潮,達到理解文章思想感情的目的并最終突破重點難點。
四、回顧全文,總結中心思想
本環節我依舊提出這樣兩個問題:1、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么,學完課文,你對鄧小平爺爺有什么印象?2、說說課題中“永生”指的是什么?讓學生從段落的學習中回歸全文,讓學生跳出課本,交流問題。并通過對課題的分析完成對文章中心思想的總結。交流過程中適時播放《全國人民痛悼小平》的視頻,并設計精彩結語,升華學生感情。
五、拓展延伸
我是這樣安排的:搜集小平爺爺的一個故事,做一份題為“偉人鄧小平的手抄報” 推薦學生閱讀語文拓展書中的相關文章。
以上是我對這節課的一個整體設計思路,有不對的地方請各位評委老師不吝指正,謝謝大家!
看了“在大海中永生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