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
2.正確讀寫“奇怪、著名、地質學家、捉迷藏、悄悄、躲閃、嚴嚴實實、轉來轉去、興趣、平整、推動、旅行、考察、秦嶺、遺跡、研究、成果、震驚”等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讀懂課文內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執著求索的可貴品質。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
教學的難點: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內容寫具體的。
三、教學時間:兩課時
四、教學準備:課件
五、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簡介李四光,導入課題。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位大朋友——課件出示李四光頭像,簡介他的生平。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小時候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樣的一個人?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把課文讀通順。
2.分節指名讀課文,相機檢查鞏固生字、新詞的讀音。
3、你對小李四光有什么印象?
教師相機板書學生對李四光的印象。如:愛思考,愛提問,好問好學,等等。
4、能用書上的話來充分說明你的觀點嗎?
三、再讀課文,合作研讀
1、再讀課文,劃出說明自己觀點的理由。
2、小組合作,互相說說自己的觀點和句子。
由記錄員做好記錄,準備全班交流。
四、寫字指導。
重點指導“藏、臥、旅、考”
第二課時
一、認讀詞語。
二、全班交流。
教師隨學生的回答相機引導研讀有關句子。
如:
1、時間長了,他對這塊大石頭發生了興趣: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
為什么李四光會對這塊石頭感興趣呢,這塊石頭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嗎?
可用因為……所以……讓學生說說原因。讓學生感知巨石形象及李四光的好奇之心。
2、李四光跑去問老師……
想象情境,進行說話練習。
李四光會怎么問老師?同桌演一演對話。
指名演一演。
3、這么重的大石頭從天上掉下來……
老師的回答令李四光滿意嗎?
說話練習:
這么重的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應該會把草地(),可它沒有臥進土里,所以一定()。
從而讓學生感受李四光好問好質疑的品質。
4、李四光又跑去問爸爸,他爸爸也說不清。
師生演演這次對話。
李四光在請教多人失敗后,你覺得他會怎么想?
5、這個問題李四光一直想了很多年,直到……才……
用直到……才……說話。感受李四光的執著,認真的態度。
6、后來,李四光回到家鄉,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
感受李四光的執著探索的可貴品質。
三、總結升華
1、小李四光從一塊巨石質疑,通過自己的探索,研究出的成果震驚了全世界,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有什么感想?
學生暢所欲言
2、你想對李四光爺爺說什么話?
四、課外積累
找一找課外資料,搜集名人小時候敢于質疑,勤學好問的故事。為口語交際做好準備。
《奇怪的大石頭》說課稿
各位評委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奇怪的大石頭》,下面我說對教材、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流程和板書設計來做詳細的闡述,對于教材我是這樣理解的:
《奇怪的大石頭》選自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二組第七篇課文。本組教材圍繞“名人故事”編排的。這篇課文講述的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小時候玩耍時,對家鄉的一塊巨石產生了疑問,在老師和父親都未能解答的情況下,通過自己多年的研究終于弄明白了巨石的由來。
本文脈絡清晰,圍繞奇怪的巨石,作者將捉迷藏、向老師和父親請教、在英國求學、考察巨石、取得研究成果等不同時空發生的事件整合在一起,充分體現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數十年執著求索的可貴品質。
通過閱讀文本,我還發現了,本組課文的一個最大的特色是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反映人物的品質。比如本文中的一些句子 “這么重的大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一定非常大,它應該吧草地砸一個很深很深的大坑。可為什么沒有臥進去呢?,從中看出李四光的問題具有邏輯性,可以發現他善于思考,愛提問題。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一是要要讓學生懂得遇事要勤于思考、善于動腦,才會取得成功,二是體會作者是怎么樣把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執著追求寫具體的。
二、說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標的理念,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個維度,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字。正確讀寫“奇怪、嚴嚴實實”等詞語。了解主要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感受并學習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執著求索的可貴品質。
我還確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我把讀懂課文,引導學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來的過程,領會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本文是通過對話來展示人物內心活動的,抓住對話來體會人物品質,這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在閱讀教學中,方法的設計十分重要,據新課標基本理念,針對自己對教材的理解,本課我遵循“以學定教、以人為本、以讀帶講”的基本思路,我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和“讀中感悟”式的教學方式,采用情感朗讀理解法和直觀教學的方法鼓勵學生質疑問難,使學生主動參與探究過程中。
根據教材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學中注重向學生滲透自讀自悟、合作探究的學法指導,整體把握、品詞析句、朗讀感悟等方法,悟出效,激活思,調動學生積極性。
四、說教學流程:
為了突出重點,落實目標,我準備用兩個課時來教學,第一課時通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了解主要內容。通過查找資料了解李四光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第二課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并學習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執著求索的可貴品質。下面我來具體講講第二課時的教學流程以及設計意圖。我準備分四個板塊來作詳細的闡述:
第一板塊:聽寫詞語,復習導入:
首先我聽寫詞語:奇怪、著名、地質學家、嚴嚴實實等詞語。
接著我課件出示課文插圖,這樣導入:孩子們,你們看著插圖,用上剛剛聽寫的幾個詞語說說嗎?然后師導入:是的,小時候的李四光對很多事情都很感興趣,就連小時候一直陪伴他們玩耍的一塊石頭他也充滿好奇:石頭那么大,到底是從哪兒來的呢?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和李四光一起探討這塊大石頭。
這里,通過聽寫詞語,并用詞語來說話,自然的復習了上節課的內容,而且教師的質疑導入,也使這節課的目標更明確了。
第二板塊:研讀句子,體會石頭的怪:
師:李四光對這塊石頭那么感興趣,那么這石頭到底怪在哪里呢?讀讀課文2-7自然段,你從哪些句子體會到它的怪呢?請劃一劃句子。
我準備分一下幾個方面來引導學生體會。
第一方面:自我感悟,體會一怪
1、首先根據學生反饋出示兩個句子。
句子一:每次他都愛藏在一塊大石頭的后面。這塊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句子二:大石頭把他的身影遮得嚴嚴實實的,小伙伴圍著石頭轉來轉去,也找不到他。
2、自由讀句子,談談你的的體會:
預計學生會這樣回答:這塊石頭非常的大,把身影遮得嚴嚴實實的。這里抓住“嚴嚴實實”來理解,表示全部擋住了,一點兒都沒有露出來,說明石頭的大,那請你來讀讀這個詞。指導先讀好嚴嚴實實,然后讀:大石頭把他的身影遮得嚴嚴實實的,小伙伴圍著石頭轉來轉去,也找不到他。
3、師繼續引:是啊,這樣打的石頭小伙伴們圍著他“轉來轉去,就像迷宮一樣。”(抓住“轉來轉去”讀好句子,再次感受石頭的大)
還有學生可能會抓住“孤零零”來體會:為什么這樣大的石頭會在草地上,而且只有一塊呢?我說:你真會讀書,體會得真好,這確實是非常的奇怪,你來奇怪的讀一讀。
然后師這樣小結:這真是一塊奇特的石頭呀,這么大的石頭,從哪里來呢?請同學們讀讀李四光的疑問吧!
第二方面、談話交流,體會二怪
我這樣引導:石頭的大李四光奇怪不已,他的來歷更是讓李四光捉摸不透。而且還怪在大人們也不明白這塊石頭到底是哪里來的:讓我們來看看老師與李四光的對話吧:
先自由讀讀對話,然后師引生讀。李四光刨根問底:去問問老師吧——生讀: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再去問問爸爸吧?生讀 :這么大的一塊石頭,是從哪兒來的呢?那他還可能去問誰呢?你學著他的樣子問問嗎?
師小結:從李四光的一問再問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呢?引導學生明白:李四光真是一個愛問問題,善于思考的孩子。 相機板書:善于思考
這一板塊,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到石頭的怪,主要采用朗讀感悟法,通過多種朗讀方法,讀出石頭的怪,讀出李四光詢問的語氣,讀出他愛問問題的特點。當然,教師進行適當的示范朗讀,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第三方面:引讀句子、感受品質
我這樣過渡:兒時的疑問,一直縈繞在李四光的腦海里,一有空,他就想——課件出示句子:這塊突兀的大石頭到底是怎么來的呢?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沒有一塊石頭呢!生讀這個句子。吃飯的時候,他還在想:學生讀句子。放學路上,他又想:學生讀句子。就這樣,過去了許多年,李四光到底解決了困惑了這么多面的問題了嗎?請你們自由的讀讀文章的9和10自然段。
以上通過引讀,不僅很好的感受到了石頭的怪,也從言語中感受到李四光執著追求的品質,當然也順利的過渡到了第三板塊的學習:認真鉆研、感受品質。
第三板塊:認真鉆研、感受品質
這里,我出示句子:直到他長大以后到英國學習了地質學,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動巨大的石頭旅行幾百里甚至上千里。
指名學生朗讀,并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
預計學生回答:我覺得李四光真是個認真鉆研、堅持不懈的人 。 板書 堅持不懈
師:你是從哪個詞語體會到的?引導學生抓住“直到”“才”體會解決這個問題的不容易。
師評價說:你理解得真好,再把感情帶入課文讀讀吧!
師繼續引導:課文中還有一句話體現李四光堅持不懈的句子,你能找到嗎?預計學生都能找到這句,我出示:
后來,李四光回到家鄉,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他終于明白了,這塊大石頭是從遙遠的秦嶺北冰川帶到這里來的。經過進一步的考察,他發現在長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紀冰川活動的遺跡。
這句話的研讀,我先帶領學生讀句子,然后從讀中順勢抽取重點詞語理解感悟,比如:從“專門考察”進一步考察體會到李四光工作認真的態度,然后理解了字詞后,再讓學生帶入句子讀,通過以讀促悟,以悟再次促讀的方法體會。)
第四板塊:總結感悟,提升文本
我這樣說:李四光從小就是這樣一個愛思考又執著的孩子,正因為這樣,才有了這樣的發現,他的發現震驚了全世界,為什么這一研究成果會“震驚”全世界呢?教師課件補充資料:從李四光對“中國第四紀冰川”作出的卓越實際和貢獻來說明成果的“震驚”。
他的貢獻還不止這些呢!再出示課后的資料袋,更加深入的了解他的貢獻。
師:看了以上資料,你有什么話要對李四光說的嗎?學生暢談。
引導小結,感悟:課文學到這里,你們知道李四光為什么能成為著名的地質學家了嗎?
預計學生會說:這跟他刻苦鉆研,善于思考的是分不開的。
這跟他小時候愛提問題,認真思考是分不開的。
最后總結:是啊,童年的一個小小疑問,在李四光的執著堅持下,有了這樣的成就。同學們,讓我們也要像李四光爺爺一樣,從小動腦,認真思考,永不放棄的精神。我們也會有美好的明天。
看了“奇怪的大石頭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