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本領大教學設計 誰的本領大說課稿
《誰的本領大》教學設計
學情分析
本文的內容生動有趣,富有戲劇性,學生較喜歡閱讀。課文蘊含的道理學生也能較容易的悟出。但文中表現角色個性特點的語句,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才能較深刻地理解。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理解課文內容,弄清風和太陽是怎么樣比本領的。
4、 抓住個性化的語言,通過分角色朗讀來體會風和太陽的心理。
5、 理解故事背后所蘊含的哲理:各人有各人的本領,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長處,而看不到自己的不足。
重點難點:
1、 理解課文內容,弄清風和太陽是怎么樣比本領的。
2、 抓住個性化的語言,通過分角色朗讀來體會風和太陽的心理。
3、 理解故事背后所蘊含的哲理:各人有各人的本領,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長處,而看不到自己的不足。
教學過程:
一、復習上節課的內容
1、復習詞語,指讀,齊讀,開火車讀。
2、口頭完成有關課文內容的填空。
二、學習課文1至3自然段
1、師:太陽和風究竟誰的本領大呢?小朋友們想知道它們比本領的過程嗎?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齊讀課題)
2、指名三個學生分別讀課文的第1、2、3自然段,其他學生邊聽邊想:太陽和風第一次比本領,誰贏了,誰輸了?為什么?
3、讀完課文指學生回答剛才提出的問題。
4、學習第1段: A、齊讀這一段,問: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都說”說明了什么?
B、還告訴我們什么?板書:脫下孩子的外衣
5、聽到太陽這樣說,風是怎么說的呢?(出示:那還不容易!)
師:是的,就這么一件小事情,那還不容易。想想到底該怎樣讀這句話,誰再來試試。(再指名讀)
6、說完這句話后,風就“呼呼“的吹了起來。可是那孩子卻(把衣服裹得更緊了。)(鏈接圖片,看看孩子把衣服裹得更緊了的樣子。)板書:裹得更緊了
7、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是因為風太大,孩子感到很冷所以他要將衣服裹得緊緊觀看風中的人們裹緊衣服)
8、師:看到這一切,太陽是怎么辦的呢?
交流,出示:太陽對風說:“看我的吧。”這時候太陽的心里是怎樣想的呢? 結果呢?板書:脫了下來
9、學習完1至3自然段后,分角色朗讀課文。(小組內先讀,再指1至2組表演)
三、學習課文4至8自然段
師:從第一次比賽來看,是太陽的本領大,但是不是真的呢?(不是)(對,它們還要進行第二回合的比賽,比什么?)(學生齊回答)
出示思考內容,邊聽邊思考問題
1、第二天他們又碰到了一起。這時候太陽感到怎樣呀?(他非常的得意,是從哪兒看出來的呢?)根據回答出示:第二天,風和太陽又碰到了一起,太陽得意地說:“風先生,你還敢同我比賽嗎?”抓住“得意”一詞指導朗讀。讀好太陽的話)
2、正巧,風看見河里過來一條船,于是他提出什么建議呢?(板書:讓船走得快些)
3、師:此時太陽很驕傲,很有自信,他講仿讀這一句。(標注重點詞語:又)可是他的愿望有沒有實現呢?(沒有)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呢?(太陽光越強,船夫越是熱得沒了力氣,船也就走得越慢)。是啊,這么熱的天氣,船夫哪來的力氣劃船呀!(出示ppt圖片并板書:哪有力氣搖船)
4、齊讀第六小節。
5、這時候,風卻“呼呼”吹起了風,沒想到的是,船夫突然變得很高興,你們知道是為什么嗎?,(讀好船夫的話:“起風了,快掛帆吧!”)
出示小船:想象一下,此時船的前進速度會怎樣?出示課文:只見“風推著帆,帆帶著船,像箭一樣飛快地前進。”說說應該怎樣讀這句話,觀看課文中的ppt動畫。
6、看到這一切,太陽感到怎樣?為什么?他有沒有想到這樣的結果?(“風先生,你的本領也不小哇!”)指導朗讀這句話,讀出驚訝的語氣。
7、比較:太陽在第二次比本領之前和比之后態度的變化。想象一下:風這時會說些什么?
8、分角色朗讀課文4至8段。
四、小結:通過太陽和風兩次比本領,你覺得是誰的本領大?為什么?你明白了什么?
五:拓展練習:
1、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太陽和風都給人類帶來了許多的好處,假如你是太陽或者是風,你會為人類做些什么呢?想一想,說一說:
假如我是太陽,我會( )
假如我是風,我會 ( )
2、小練筆:第三天風和太陽又遇到了一起,它們又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板書:
誰的本領大
比幾次 比什么 結果
一 讓孩子脫下衣服 太陽勝
二 讓船走得快一些 風勝
各有各的本領
《誰的本領大》說課稿
一、說教材
《誰的本領大》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3單元中的第2篇課文,這是一篇寓言故事。全文共8個自然段,采用擬人的手法,通過風和太陽開始都以為自己本領大,兩次比賽后雙方都悟出了道理的故事,告訴了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本領,一定要全面正確地認識自己和看待別人。課文的故事情節簡單,語言 ,符合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適合讓學生分角色朗讀體驗。
二、說學情
根據低年級兒童喜歡童話故事的認知特點,學生可能對寓言內容較感興趣,雖然寓言故事簡單,但蘊含的道理深刻,學生不容易理解。因此體會課文蘊含的道理就成了本課教學的重點所在。識字和寫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因此,本節課上我突出識字與寫字的教學,課文為識字服務,注重教給識字方法。
三、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掛,推,脫”,規范書寫“推”字 ,借助語言和生活經驗儲備理解“誰知”。
(2)能正確、流利、分角色體驗朗讀課文,并在反復誦讀中感悟體味寓言所蘊含的道理。
(3)懂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本領,要正確認識自己、看待他人。
四、說教法學法
課標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合適自己的學習方式。因此,本節課我采用“分層次、小循環、快反饋”的教學策略,在教學中,既注重面向全體,又隨時關注到隨班就讀學生,使學生在朗讀、討論、自主探究中感悟,力爭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
五、說教學過程
(一)觸發生活感知,引題導入
如果說生活經驗儲備是孩子與詩對話的基礎,文字閱讀儲備則能讓孩子的思維顯現張力。在導入環節需要給他們提供一定的文字閱讀背景,為思維的拓展創造可能,為文本與生活搭橋。
所以,此環節借助理解“本領”引領學生走入故事:先板書“本領”二字,讓學生讀一讀,繼而問:“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本領?你有哪些本領?”在孩子們暢所欲言后,我順勢而導:“看來同學們都各有自己的本領,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和本領有關的文章《誰的本領大》”,并板書課題。在學生齊讀課題后,我繼續追問:“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整體感知課文,初讀識字
初讀課文,主要是引導學生識記生字,并在質疑的基礎上整體感知課文。
“課標”明確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因此,我在教學生字環節采用集中識字的方法,采用多種形式分層次地認讀,在朗讀過程中加深學生對生字的印象,重點學習“掛、推”。在認讀中發現問題,即時反饋,跟進評價,從而實現本環節的當堂達標。
整體感知環節,以學生的疑問“誰和誰比本領?比了那些本領?”來幫助他們梳理課文。
(三)創境解疑品悟,隨文識字
本篇文章層次清楚,我以兩次比本領的過程為主線,引導學生閱讀理解,隨文識字,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圖文結合等形式,讓干巴巴的生字變得有聲有色,豐富學生的表象,從而發展認識,發展語言,發展思維。
1.第一層次,在品讀課文1-3自然段時,引導學生畫出比賽內容的句子,讀一讀太陽的話,并提出疑問“猜一猜,太陽心里是怎么想的?”引導學生體會太陽的驕傲與得意,順勢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我想便會水到渠成。
“那么,第一次比本領究竟是誰贏了呢?太陽是怎樣贏得這次比賽的?”引導學生找出太陽的話,指名讀,在讀中重點理解“強烈的光”:“強烈的光是怎樣的光?”引導學生體會光的溫度之高,隨文相機指導識記生字“脫”,從而理解太陽之所以取得勝利的原因,并讀好太陽的話。
“那風為什么會敗給太陽呢?”此時抓住“裹”字,在解字、識字中認識到風失敗的原因,抓住“誰知”體會風的思想變化,并進行感情朗讀。
由于文中出現多處人物對話,因此我抓住這個特點,讓學生大膽想象,借助一系列的想象,感受人物的語氣,語言的生動,體現分層次朗讀。
2.第二次比本領,以讀代講,讓學生在充分的讀中感悟理解,引導學生重點理解“太陽光越強,船夫越是熱得難受,他那再有力氣搖船呢!”和“只見風推著帆,帆帶著船,像箭一樣飛快的前進”這兩句話,抓住“越……越……”“像箭一樣”,幫助學生透過字面理解風也有自己的本領,從而實現美讀。
(四)發散思維,拓展延伸
語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課堂上,我還特別注重了課堂向生活的遷移:
“同學們,故事讀到這兒,請你來當當小裁判,說說風和太陽誰的本領大?”使學生領悟風和太陽各有各的本領。“你想對風和太陽說些什么?當你遇到本領比自己小的人會怎么辦?當你遇到本領比自己大得多的人又會怎么辦?”引導學生在設身處地的閱讀感悟中體會文章的含義,懂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本領,要正確認識自己,看待他人。
看了“誰的本領大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