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頃的認識教學設計公頃的認識說課稿
《公頃的認識》教學設計
2.使學生能借助計算器,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發展空間觀念,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認識1公頃,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教學難點: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在以前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哪些面積單位? (生:平方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課件出示。
2、師:你能從中選擇合適的單位將下面的這段話補充完整嗎?
早晨7:30,紅紅離開了面積是90( )的家,歡快的邁著大步來到了占地面積約7000 ( )的趙都小學學校。,上樓走進教室,按下了面積是2( )的日光燈開關按鈕后,坐到自己的座位前把鉛筆盒放到了面積是24 ( )的課桌上,手捧起數學書和同學們一起晨讀。
(設計意圖:從學生身處的教室作為導入的切入口,讓學生自然而然的對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明確感受到能夠學以致用.簡單的復習一下以前學過的面積單位,回憶每個面積單位的實際大小,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師:測量較小物品和圖形的面積常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作單位,測量較大物品或一塊土地面積時常用平方米作單位。
3.我們的學校的占地面積大約7000平方米,你覺得大嗎?根據你收集的資料能說出一個比咱們學校面積更大的地方嗎?(學生自由報)
4.同學們交流了很多,老師這里也準備了一些資料,一起來看一看。
5.出示幾組圖片:課件出示,讓學生齊讀
世界園藝花卉公園—昆明世博園占地面積約是218公頃。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體育場“鳥巢”占地面積約是20.4公頃。
美麗的臺灣日月潭面積大約是827公頃
邯鄲龍湖公園的占地面積約是 41.7公頃。
二、探究新知。
1.初步認識公頃
(1)自己讀讀圖片中的文字,這些文字中都使用了什么面積單位?
對,“公頃”是測量土地面積單位的專用單位,板書課題:公頃。
(2)談話:比平方米大得多的單位。在測量和計算較大土地面積時,除平方米外,通常用公頃作單位。課件出示(讀一讀)
(3)你對公頃已有哪些了解,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了解學生對本節課知識掌握的情況,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課堂效教學效率)
(4)帶著這些問題,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進公頃的世界來認識公頃。(板書)
2.認識1公頃的含義。
(1)談話:1公頃的面積有多大呢?數學中規定:
出示: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公頃。(齊讀)
(2)通過計算,體會公頃與平方米之間的換算
課件出示
100米 1公頃
100米
課件出示:這是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圖,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請你算一算。指名交流。因為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100×100=10000(平方米)指出:10000平方米就是1公頃。
(3)板書:1公頃=10000平方米=1萬平方米。(齊讀)
小結:一般相鄰的兩個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但公頃與平方米之間的進率比較特殊是10000。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自己找找1公頃的大小,并將在課前實地測量的印象加以整合感受,讓學生對1公頃有了一個初步的大小概念.)
3.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1)師: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1公頃,下面我們再來實際感受一下公頃到底有多大呢?課件出示:
趙都小學新建的塑膠操場占地面積大約6000 平方米,( )個這樣的塑膠操場面積大約是1公頃。你能體會1公頃的 大小了嗎?
(2)我們教室的面積大約是50平方米,( )個這樣的教室的面積大約是1公頃,你能體會1公頃的大小了嗎?
(3)剛才我們在校園里體會了1公頃的大小,讓我們走進生活,去找找1公頃。你還能在哪里找到面積大約是1公頃的地方?(學生說說,指名交流)
(4)老師也準備了一些資料。(出示圖片)
一個標準足球場地長105米,寬68米占地面積大約是1公頃。
邯鄲市博物館館前廣場占地面積10000平方米。,占地面積大約是1公頃。
3.用合適的單位名稱填一填。
(1)邯鄲開建河北最大人防地下商業街,它在特殊時期可儲備350000(平方米)應急戰備物資,店鋪及商場總建筑面積約10(公頃)。
(2)邯鄲市“南湖中心景區城市生態公園一期”工程正式竣工,占地面積47(公頃)。南湖一期工程建設以來,共拆遷各類建筑26000(平方米)。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熟悉的操場做背景來認識1公頃,可以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對公頃這個比較大的單位有一個更直觀的認識,對概念更加清晰準確.)
4.嘗試單位換算。
我們會使用平方米和公頃這兩個面積單位的,我們剛才還學習它們之間的進率,根據他們之間的進率你會不會它們間的換算呢,課件出示,學生讀題,
①天安門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廣場,面積大約400000平方米,合( )公頃。
?、诒本┑墓蕦m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 ,占地面積約72公頃,合( )平方米。
先自己獨立完成后,同桌之間相互說一說你是怎樣換算的,最后再給全班匯報.
小結:把以平方米作單位的數換算成以公頃作單位,只要把原來的數除了10000或是直接把小數點向左移動4位。把以公頃作單位的數換算成以平方米作單位,只要把原來的數乘以10000或是直接把小數點向右移動4位,簡單的說:進行單位換算時,要先想清楚這兩個單位間的進率,如果把公頃改寫成平方米要乘進率,如果把平方米改寫成公頃要除以進率。
三.解決問題。
(1)你們想不想用你應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課件出示
一塊平行四邊形菜地,底是250米.高是160米,這塊菜地有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頃?
(2)有沒有信心用你今天學的知識完成作業紙上的題呢?
設計意圖:從對公頃的認識,讓學生認識到面積單位之間的關系以及換算的方法,以及在實際生活中應該活學活用,真正明白數學知識是為我們的生活服務的,學好公頃這個面積單位確實是非常實用的.)
四.反思小結。
今天我們學了什么?
五.拓展延伸。
1.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公頃”這一常用的測量土地面積單位。讓我們再一次走進生活,去感受公頃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吧。(先后出現南京明孝陵、北京中華世紀壇、臺灣日月潭和2004年我國森林面積的畫面)
2.你們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土面積大約是多少嗎?平方千米是一個比公頃更大的面積單位。這就是我們下節課所要討論的問題。同學課下再搜集生活中有關平方千米的資料。
板書設計:
認識公頃
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公頃。
1公頃=10000平方米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激發學生提前網上學習興趣,試做作業紙題,達到先嘗試做再主動探索學習得目的。)
《公頃的認識》說課稿
一、 說教材。
它是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內容,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和常見平面圖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教學的,學習這個內容有利于學生合理的使用面積單位,為后面學平方千米做好準備。
二、說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根據教材編寫意圖和新課標的要求,結合學生思維能力,認知發展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1.使學生知道常用的面積單位公頃;通過實際觀察和推算,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使學生能借助計算器,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的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相互合作的能力。教學難點是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教學重點: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教學難點: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
三、說教法、學法理念:
為突破重點,分化難點,我將采取“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教學方法,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將通過積極的 “引導”來激發學生主動地“探索”合作交流為主的學習方法。努力體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教學理念。
四、說教學過程
新課程中指 “要將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币罁@樣的教學理念,我將教學過程擬訂為:
在這個環節中我主要通過奪取探索之星來作為引誘,激發學生積極地去“探索”
(一)在有吸引力的情境中首次呈現公頃。
我先設計一組填面積單位的題目給學生填,在最后一題有意安排了面積較大的地方,讓學生填,學生讓學生從體驗面積單位在生活實際中的應用開始,體會“公頃”這一面積單位產生的需要,教師這時就可以引出新課。接著我先呈現例1的四張照片再呈現家鄉熟悉的場景,讓學生知道這些面積都是以公頃為單位的。這樣安排的意圖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引起學習心向、營造學習氛圍。學生自然而然就會想到一些問題,什么是1公頃?1公頃有有多大?什么時候用公頃作單位,學生就產生了解決這些疑問的迫切愿望。
(二)自主探究,認識公頃
在這個環節中我主要通過奪取預習之星和奪取探索之星來作為引誘,激發學生積極地去“探索”。
(一)檢查預習情況,獎勵預習之星。
新課標中提到在學習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所以我在上新課前先對學生進行預習檢查,讓學生先把自己在的預習時知道的和還沒有理解的問題跟同學生交流,再讓學生匯報。在這里一方面我可以通過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來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和自學能力,還可以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況來對下一個環節的教學作調整。并對認真預習的同學獎勵預習之星,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奪取探索之星
根據的預習情況指導學生通過計算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去認識1公頃的概念,在這里學生會的我不教,只對學生沒有掌握的進行指導來體現先學后教,以學生定教的方法。學生此時對于1公頃有了下初步的感知,但是1公頃有多大對小學生來說還是比較抽象的,所以我借助課前的數學活動28個學生手拉手圍成面積是100平方米的正方形,的有利素材引導學生通過計算知道要用100個這樣的正方形的面積才是1公頃,再讓學生通過想象我們要幾個同學手拉手才能圍成一個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呢?再以學生熟悉的學校、操場、教室或家的面積推算1公頃的大小。這樣設計既有利于學生建立1公頃的正確表象,發展空間觀念,又有利于激發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提高學習活動的效率。
為更好地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我播放了我從學校外走一圈的視頻讓學生根據熟悉的生活環境去想像1公頃的大小,這樣學生有了直觀的視頻更容易想像1公頃的大小,比憑空想象更容易更深刻。
4.嘗試單位換算
最后就是讓學生自主探索公頃與平方米的進率,我先讓學生獨立完成“試一試”的題目后,要求學生把解答過程和單位換算的方法與同學進行交流。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體驗平方米與公頃的換算過程并掌握方法。
(三)嘗試練習,鞏固深化。
夸美紐斯說:“不鞏固的教學就像把水潑到一個篩子里一樣?!本毩暿菍W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為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學有所得,體驗成功的喜悅,我安排兩個層次的練習讓學生分別去奪取鞏固之星和達標之星。
1.基本練習,我先安排學生做課本82頁練一練第1題。讓學生計算出這個足球場的面積,再把計算結果和1公頃比大小。通過比較認識到:這個足球場接近1公頃,但還不到1公頃。
2.綜合練習 主要防止思維定勢與惰性思維。完成練習十四4題,我先讓學生自己先算,再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算的。這題的目的是讓學生把1公頃先換算成10000平方米,再通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用除法求出高是多少?
五、前后呼應,拓展留疑
1.總結: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公頃這個面積單位,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2.那有誰知道我們祖國的領土面積約是多少嗎?(板書:960000000公頃)
你覺得我們祖國的領土面積用公頃作單位合適嗎?
說明:計算和測量土地的面積,其實還有更大的單位,這就是我們下節課所要研究的問題。
我設計的板書簡潔明白。
板書設計:
公頃的認識
hm
100 100=10000平方米
1公頃=10000平方米
看了“公頃的認識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