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伏二伏三伏順口溜
2023年一伏二伏三伏順口溜
三伏順口溜一
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
三伏天的電扇,忙得團團轉。
三伏天的冰塊,見不得陽光。
三伏天的冰棍,人人喜愛。
三伏順口溜二
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脫冠著羅紗;
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涼進廟祠;
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
八 九七十二,子夜尋棉被;
九九八十一,開柜拿棉衣。
2023三伏的初伏中伏末伏哪個最熱
?中伏最熱
俗話說熱在中伏,中伏最突出的特點是“熱”,而且是“濕熱”,“桑拿”天氣讓人難以喘息,仿佛置身于一個大蒸籠。
入伏之后,地表濕度變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較多,散發出來的熱量較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所以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中伏,地面積累的熱量達到最高值,天氣就最熱。
今年
2023哪天是頭伏的第一天2023年頭伏第一天是7月11日。這一天開始,就正式進入暑伏,也就是三伏天,7月11日—7月20日為頭伏。
“夏至三庚數頭伏”,意思是從夏至開始數到第三個庚日便是頭伏的日子。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為末伏,這就是所謂的“三伏”。三伏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期,這是因為逐漸夜短晝長,陽光接近直射。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時間有10天,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
2023頭伏二伏三伏吃什么?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頭伏吃餃子是因為古代入伏的時候,麥子也剛剛收獲,家家有余糧,這個時候正好可以享個口福。餃子形似元寶,“伏”與“福”諧音,因此,頭伏吃餃子的諧意就是“元寶藏福”。頭伏吃餃子,寓意平安度夏。
二伏天吃面,這一習俗至少自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這時候天氣最熱,吃碗熱湯可以祛除潮暑;也可以吃過水面,口腹清爽,還能敗火。此外,還有避惡的講究。
三伏在立秋之后,天氣開始轉涼,對于過去的百姓來說,夏日里能吃到烙餅攤雞蛋可謂美味享受,同時也帶有歡送伏天離去的意思。
三伏天時間如何推算?
計算三伏天時間,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后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循環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復一次。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第1個庚日為末伏。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看來,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出現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