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三伏天不能做的事情
注意三伏天不能做的事情有哪些?
1.不要吃太涼的東西,如果能堅持在三伏天也做到不吃很涼的東西,體內(nèi)的濕氣寒氣慢慢自己會好的。
2.夏天太熱,很多人從外面回家后迫不及待地打開空調(diào)吹,這個也要注意,還在出汗的時候毛孔是張開的,這時候最好不要吹空調(diào),尤其是關節(jié)地方。
3.在溫度很高的時候,尤其是一天中的上午一點到下午兩點之間,減少外出頻率,這段時間紫外線很強,強烈的陽光會損害自己的皮膚和眼睛。
4.夏季少吃瓜,夏季瓜果眾多,特別是西瓜,確能解暑,但不可多食。因其性寒,日常可配些紅糖姜茶以平衡其寒性。
5.納涼熬夜是大忌,很多人喜歡熬夜,從中醫(yī)角度來說,睡眠不足就是脾虛的癥狀,表明體內(nèi)濕氣過重。三伏這幾天應該要補一個午覺,30~60分鐘都可以。過了1個小時的午覺,就會影響晚上的睡眠了。
6.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人的火氣也會很旺,因此要注意清火降溫,多吃一些綠豆湯,對一些大補的食物最好慎重考慮,比如牛羊肉等,很容易引起上火、牙疼。
三伏天注意情緒中暑
很多人到三伏天就會出現(xiàn)各種情緒問題:心煩、焦躁、易怒。夏屬火,與心對應,很多人出現(xiàn)脾氣暴躁、心煩失眠等癥狀,都是因為心火太旺的原因,夏季氣溫高,易使人煩躁、怠倦,因此三伏天除了防中暑外,更要謹防情緒中暑。“那么,怎樣預防情緒中暑呢?建議保持心情舒暢,重視心神的調(diào)養(yǎng),是預防情緒中暑的關鍵,建議大家在三伏天多安心靜養(yǎng),不要遇到一些小事就急躁,一旦出現(xiàn)‘情緒中暑’,建議閉上雙眼深呼吸,以緩解自己不安的情緒。
三伏天需要飲食清淡
三伏天飲食要格外注意。飲食要清淡,注意衛(wèi)生,避免夏季傳染病。同時,多吃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菜等,這樣可以清熱祛暑,健脾開胃,還能增進食欲,緩解不適感。少吃油膩和辛辣的食物。三伏天氣溫較高,人體代謝快,能量消耗大,這個時候一定要適當補充蛋白質(zhì),每日攝入量應在100克-120克左右,如鴨肉。據(jù)了解,鴨肉富含蛋白質(zhì),可及時補充夏日高溫帶來的過度消耗,并且還具有滋陰養(yǎng)胃、健脾補虛、利濕的作用。
三伏天的說法來歷
“伏”,乃是藏陰氣于熾熱之中的意思,具有警示作用。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與五行搭配中屬金。金怕火,在數(shù)伏天氣中逐日消減,因此古人以庚日來計“伏”。入伏以后,暴雨易形成洪水,稱為“伏汛”。農(nóng)諺說:“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福雨淋淋農(nóng)民喜,小暑防洪別忘記”。因此,數(shù)伏天氣既要防暑,又要防汛。我國用十個天干和十二個地支相互搭配,六十天為一周期的紀日方法,已有兩千七百多年的歷史了,據(jù)甲骨文研究是在春秋時期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2年)元月二日已巳日開始,至今從未錯記,是中國歷法史上的一個奇跡。由于干支紀日與農(nóng)歷各月無一定對應規(guī)律可循,除推算個人生辰八字有用外,在其他領域目前很少使用,只有在推算“伏日”、“出梅入梅”、“分龍”等雜節(jié)氣時才使用。
三伏天可以多吃醋
醋是一種調(diào)味品,其具有開胃作用。三伏天的高溫天氣,讓很多人的食欲降低了,為了調(diào)節(jié)胃口,刺激食欲,建議吃些醋。比如說往杯子中倒有些食醋,沖入適量的熱水,攪拌均勻了飲用。
或者說在涼拌菜肴的時候,多加些食醋,比如說涼拌黃瓜、涼拌空心菜、涼拌苦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