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如何學習
淺談大學生如何學習
首先我們應該學習好自己的專業課程。我們大學畢業后,找工作公司老板首先看我們的成績,成績不好,很可能就被拒絕,除非你有專長。因為要是你連自己的專業都學不好,別人很難相信你能更做好別的事情。
其次,把一些基礎課程學習好。數學,英語,計算機是你以后工作生活處處要打交道的。數學是其他學科的基礎,數學好,你以后想學習其他的理科知識的話就容易些。如果你大學不學好數學,那如果你以后要學習其他的理科知識的話,你可能還得重新學習數學,因為現在基本上各個理科學科都要用到數學知識分析。英語更不用說了,如果你要找個好工作的話,你一定得學習好它,這是全球化的結果。全球化,不管中國公司,外國公司都要跟別的國家的公司打交道,而現在最通用的語言是英語,英語不好,你就只能在中國,做國內的業務。同時如果你要深入學習一些知識的話,資料大部分都是用英文寫的,你以后學習也就有很大的困難。計算機就更不用說了,大家都知道計算機的作用。
再次就是交叉學科的學習。理科的學生一定要學習點文科的知識,文科的學生一定要學習點理科的知識。
還有一點就是盡量提高自己的做事能力,盡量參加學校的一些有意的活動,不斷鍛煉自己,提高自己。
大學生優化學習的18個策略
優秀的思維者都是會學習的人,他們能夠掌控學習過程、制訂學習計劃,并嚴格執行這一計劃。根據目標制訂學習計劃會使學習過程清晰起來,在這一過程中,你必須知道想要回答哪些問題、得到哪些信息、學習哪些概念、掌握哪些觀點。優秀的學習者清楚他們想要理解的邏輯是什么,他們的學習有著明確的策略,并且堅持運用這些策略來完善自己的思考。
策略1:確保了解每門課程的要求,即這門課程是如何被講授的,對你有什么要求。了解課程評分方法以及做好課程準備的建議。
策略2:成為一個積極的學習者,通過主動閱讀、寫作、報告和聽課讓知識真正融入思維當中。
策略3:將你所學的每一科目內容都看作一種特殊的思維方式(在歷史課上用歷史學思維思考;在化學課上用化學思維來思考;等等)。
策略4:成為一個勤學好問者。通過提出問題投入課堂的討論中。如果不提問,你很難知道自己掌握了哪些內容、沒有掌握哪些內容。
策略5:探尋內在的相互聯系。每門課上的學習內容都是相互聯系的知識體系,絕不是隨機任意的記憶知識點。不要像鸚鵡學舌一樣地機械記憶,而要進行探索性的學習,將新的知識與之前的知識體系聯系起來。
策略6:把你的大學老師當作教練,把你自己看作團隊的成員,努力練習教練示范出來的思維方式。例如,在代數課上,想象自己是代數學員,仔細聆聽教練對比賽準備的要求(在允許的范圍內思考)。
策略7:試圖從作者的角度理解教科書,思考作者在編寫這本書的時候的思維是怎樣的。例如,可以做角色扮演,假如你就是該書作者,向你同學解釋這一章的主要觀點。
策略8:在課堂上,練習對基礎概念和原理的思考(在學科范圍內)。不要被動地坐在教師后面,知識不會像雨水落到雨傘上那樣自動地進入你的大腦。
策略9:盡可能地時刻將學到的內容與現實問題相聯系,注重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如果你不能將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你便不能在深層次上理解知識,更不能將知識運用到自己的思維中。
策略10:清楚你需要發展什么樣的學習技能,時刻注意練習這些技能。記住,能夠意識到并糾正弱點是你真正的優點。
策略11:經常問自己是否能夠清晰地解釋知識,且也能讓他人準確地聽明白嗎。(如果不能,你就沒有真正掌握這一知識。)
策略12:在課程開始時就注意該課程的核心概念。例如,在生物課上,嘗試用自己的話來解釋生物學。將這些基本概念與之后學習的內容聯系起來,因為基本概念是所有其他內容的基礎。
策略13:經常性地問一些問題,完成學習中的遺漏點。例如問自己:“我能夠闡述這個知識點嗎?我能夠舉例說明嗎?”如果你不能舉例說明所學的知識,那么你并沒有將學到的知識與實際應用聯系起來。
策略14:在課前總結、寫下之前課上的主要觀點。如果你不能總結出所學的主要知識,那么你就沒有掌握它們。
策略15:用智力標準來檢查你的思維:“我掌握清楚了嗎?掌握得準確嗎?我掌握相關內容和邏輯了嗎?我掌握最重要的內容了嗎?”
策略16:寫作是重要的學習工具,用自己的語言寫下教科書或閱讀材料中的重要觀點來鞏固學習。制定出自己的測試問題,然后寫下問題的答案。
策略17:經常評估你的聽講能力。你是積極主動注意到主要知識點嗎?你能用自己的語言總結老師講授的知識嗎?你能夠用關鍵詞詳細闡述所學知識的含義嗎?
策略18:經常評估自己閱讀的深度。你是主動閱讀教材嗎?閱讀的時候會提出問題嗎?你能夠區分理解和不理解的內容嗎?
看了大學生如何學習還看:
1.大學生如何掌握高效學習方法
2.關于大學學習經驗的文章
3.大學生高效學習方法
4.大學生應該具有怎樣的學習態度
5.大學怎么規劃時間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