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必修2課練習題蘇教版(2)
高一語文必修2課練習題蘇教版答案
第一部分(45分)
1. c(A項中“不屈不撓”的“撓”應讀“náo”,B項中“創”應讀“chuāng”,D項中“顫”應讀“zhàn”)
2. A(c滄,茵; B明;D祥)
3. A(委曲:事情的底細、原委;委屈:受到不應有的指責或待遇,心里難過。紊亂:雜亂、紛亂,多用于抽象,凌亂;不整齊、沒秩序、多用于具體。寂寥:多用于形容環境;寂寞:多用來形容心情。開拓:從小到大地發展、擴大,對象一般是范圍較大的;開辟,強調從無到有,打通,創建)
4. D(A“感同身受”,指心里很感激,就像自己親身領受到一樣。現在多比喻雖未親身經歷,卻如同親身經歷過一般。不合語境。B“目無全牛”技術熟練。C、“南轅北轍”,指心想往南走,卻駕車往北走,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對象誤用)
5. D(A“推動”與“精神”搭配不當;B“諸”即“之于”,“于”與它重復;C語序不對,搭配不當)
6. B
7. A
8. D(首先是“人類有了語言,就標志著……”緊承原文第一句,然后②⑤結合很緊密,③與⑥結合緊密,且⑥列舉了語言的作用,其后接①較為連貫)
9. D
二、(9分)
10.C(根據原文,是“改用無三丁基錫的油漆” )
11. D(A“豪華游船對北極和南極的動物棲息區產生的影響也使自然保護主義者陷入困境”,而并非“無能為力”。 B“目前船只排放的廢水中有75%來自豪華游船”只是人們的一種估計,并不是燈塔基金會的研究報告中的內容;C錯在“凡是駛入斯瓦爾巴群島的豪華游船”,因為此項規定要到明年才施行,而且必須在“法律草案獲得通過”的前提下)
12. C(A有“影響其后代的生存”的可能性,但不是必然結果;B即使自然保護主義者舍棄了旅游帶來的贊助,海上旅游對動物造成的傷害依然存在;D“漢薩考察船”無法保證船上的客人不對動物構成破壞,因而北極熊和南極企鵝仍不一定會歡迎船上的客人)
三、(9分)
13.A
14.B
15.A
第二部分(105分)
四、(23分)
16.①用盒子裝好,燕王在朝廷很慎重的將它送出,派人來把這些告訴大王。一切聽大王您吩咐。(“函”“ 聞”分別1分,“拜送于庭”句式特點1分,大意正確2分)
②荊軻在后面緊追秦王,秦王繞著柱子跑。群臣非常吃驚,事情突然發生,根本沒想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態。(“還”“卒”“度”分別1分,大意2分)16.
17.(1)“爭”字寫出了雨后初晴,燕子爭啄春泥的熱鬧景象(1分),增強了畫面的動感(1分)描繪出了春天雨后初晴生機勃勃的景象(1分)。
(2)“鴻雁”“鷓鴣”“落花”三個意象。“鴻雁”是書信的代稱,表達詩人思鄉而書信不得的苦悶;“鷓鴣”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落花”:說明自己的思鄉之情只有悲情的落花才知道,強調無人理解的凄涼和孤寂。
18.風華正茂 揮斥方遒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玉不琢 不知道 道是無晴卻有晴
五、(22分)
19.(6分)
為了不影響那份愜意生活而慢,為了有助于村莊的大嫂做飯而慢,為了有益于姑娘們洗滌心情而慢,為了不弄碎遠歸人的倒影而慢……(1點1分共4分)(
她的慢源于她忙于接納、善于自凈、敢于包容(2分)意思相近即可。
20. (4分)
作者欣賞她的舒緩態度,贊揚她的包容、呵護帶來的寧靜與美好,祝福她那向海的未來。
1點正確2分,2點正確即可給滿分4分。
21. (6分)
擬人2分;正確舉1例2分。共6分。
22. (6分)
體現“屬于她的海”身份2分,有對“慢速流淌的河”的理解4分。
七、(60分)
23.(60分)按高考作文評分標準評分。
看過“高一語文必修2課練習題蘇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