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試題
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試題
A、綴學 山洪爆發(fā) 諳練 飴笑大方
B、寒喧 深居簡出 險峻 久負勝名
C、荒謬 委曲求全 縈繞 徇私枉法
D、抱歉 堅苦卓絕 更迭 一愁莫展
2、下列詞語當中,讀音全對的一項是( )
A、瀕臨(bīn) 劊子手(kuài) 汗流浹背 (jiá) 罄竹難書(qìng)
B、粗獷(kuàng) 纖夫(qiān) 飲鴆止渴 (zhèn) 瞠目結舌(chēng)
C、鞭笞(chī) 塑造(sù) 相形見絀 (chù) 縱橫捭闔(băi)
D、特殊(chú) 紊亂(wĕn) 令人發(fā)指(fà) 安步當車(dāng)
3、下列各句中,加黑的詞語使用恰當?shù)囊痪涫? )
A、李白的詩歌藝術,遠紹風騷,近接樂府,尤其是他繼承了屈原、曹植、鮑照以來的藝術傳統(tǒng),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作方法。
B、他事先沒有充分調查研究,以至做出了錯誤的結論。
C、2002年6月,陜西、四川一帶遭受特大水災,我們應該采取補救措施,把被洪水造成的損失奪回來。
D、夏令營商業(yè)化、社會化之后就難免會出現(xiàn)由于組織者過分追求盈利而帶來的問題,有的夏令營還會對孩子的人身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帶來極大威脅。
4、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
①這種懷舊情緒,其實是對昔日激情(比如青春歲月、社會環(huán)境乃至苦難經(jīng)歷)的一種__________、咀嚼和再認識。
②她對丈夫、兒子、現(xiàn)實生活都沒有興趣,終日_______于對舊事的追憶中,在遐想的孤獨世界里心情宣泄被壓抑的期待和欲望。
③讀詩詞的人自己也許并不感到這種影響的存在,但當他詩讀得多了,______豐厚了,人們就會從他不俗的談吐和文雅的舉止中感覺到一種特有的氣質,一種超凡脫欲的“書卷氣”。
A、反省 沉迷 積存 B、反思 沉湎 積存
C、反省 沉迷 積淀 D、反思 沉湎 積淀
5、下列各句中,劃線的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痪涫? )
A、筆者發(fā)現(xiàn),中國幾乎是一城一啤酒或一地一啤酒,每走到一地方,總有從前沒喝過的啤酒,沒見過的牌子出現(xiàn),口味千姿百態(tài)。
B、盡管社會上對王朔的小說好評如潮,但我不以為然,我認為他的小說只有少數(shù)幾篇還差強人意。
C、米盧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熱的人物,正忙著到處走穴,幾個月的所得,抵得上他幾年的收入。
D、日前,臺灣各地遭到罕見的旱災,臺灣同胞嚴重缺水,對此,我們感同身受,只要臺灣方面同意,我們會立即給以援助。
6、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我們也反對那種以禁止化學武器為借口,不按照有關國際公約的規(guī)定辦事,而自充國際警察,危害別國航行安全和正常貿(mào)易往來,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準則。
B、不管是驕陽似火還是寒冬臘月,他對質量要求精益求精,也敢于和不守施工規(guī)范的人“頂牛”,你說他怎么不像牛?
C、《世說新語》也是一本有趣的書,它主要是掇拾漢末到東晉時期名流的言行,篇章中的人物性格鮮明,呼之欲出。
D、家長不適當?shù)亟逃⒆樱瑢⒆拥某砷L不利。
7、填入下面橫線處的句子,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 )
人生的快樂是步向成功的過程,而不是獲得成功的一剎那。這就好比爬山的快樂,是在登山的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能得到莫名的喜悅。
A、由于提升了境界,攀越了險阻,不斷地開擴了視野,不斷地征服了山的崇峻,
B、由于提升了境界,攀越了險阻,不斷地征服了山的崇峻,不斷地開擴了視野,
C、由于攀越了險阻,提升了境界,不斷地征服了山的崇峻,不斷地開擴了視野,
D、由于攀越了險阻,提升了境界,不斷地開擴了視野,不斷地征服了山的崇峻,
8、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序”一般寫在書籍或文章前面,列于書后的稱為“跋”,或“后序”。
B.《古詩十九首》最早見于《文選》,其內容和表現(xiàn)手法為后人師法,被稱為“五言之冠冕”。
C.《史記》是我國第一部通史,是“二十四史”之首。其體例為:本紀、世 家、列傳、表、書,其中列傳是記述帝王以外的高官名士的事跡的。
D.王羲之是東晉大書法家,有“書圣”之稱,因他曾做過右丞相,人稱“王右丞”, 《蘭亭集序》是一篇書序。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9-10題。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9、對這首詩中語句的解說,不恰當?shù)囊豁検? )
A、首聯(lián)寫詩人在蜀地聽到唐朝軍隊收復被安祿山叛軍占鄰的薊北,興奮、激動得淚流沾衣。
B、頷聯(lián)寫詩人看妻子兒女已無愁容,自己卷著詩書高興得像要發(fā)狂。
C、頸聯(lián)寫自己要盡情歌詠飲酒慶祝,恢復了青春和大家一起回中原家鄉(xiāng)。
D、尾聯(lián)寫詩人設擬出蜀歸鄉(xiāng)路線,以最迅捷地回歸故鄉(xiāng)。
10、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
A、詩人經(jīng)歷了“安史之亂”的痛苦,聽到官軍收復失地的消息,他欣喜若狂。其中“忽”、“滿”、“漫”極富感情色彩,寫出了對佳訊的渴盼、激動興奮之情。
B、詩人無法抑制欣喜之情,以致“狂”態(tài)疊出:詩人設擬還鄉(xiāng)之路,“穿”和“下”則襯寫出路途艱難和遙遠之感。
C、詩人的情感充溢于字里行間,使讀者強烈地感染了詩人的興奮和愉悅。
D、和詩人以前的《春望》詩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聯(lián)系比較,詩人的悲喜都和國家的命運聯(lián)在一起,憂國憂民之情打動人心。
二、閱讀題(每小題3分,共48分)
(一)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 地瀉在這一片葉子與花上。 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①雖然是滿月,②天上卻有一層 的云,③所以不能朗照;④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著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 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卻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11.與“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中“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
A.彌留之際 B.欲蓋彌彰 C.彌天大謊 D.彌補過失
12.把荷葉比作舞女的裙,荷葉給人的感是 ( )
A.翠綠欲滴 B.輕盈飄逸 C.舒然展放 D.高高聳立
13.第一段描寫荷塘,精彩的一筆是作者敏銳地捕捉并生動地描繪了“微風過處”的景色。下面對微風在這段景物描寫中所起的作用分析不當?shù)囊豁検? )
A.開頭寫葉和花的靜態(tài),微風過后才寫出它們的動態(tài),使景色多樣化。
B.因微風吹開密密地挨著的葉子,才見到葉子底下脈脈的流水。
C.因微風吹動葉和花,才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D.因微風送來縷縷清香,才引出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這個精彩的比喻。
14.文中標有橫線的地方都是疊音詞,應依次填入的正確的一組是( )
A.輕輕 薄薄 淡淡 彎彎 B.靜靜 淡淡 薄薄 柔柔
C.輕輕 淡淡 薄薄 柔柔 D.靜靜 薄薄 淡淡 彎彎
15.文中加點的“這”指代的是 ( )
A.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B.不能朗照
C.天上有一層淡淡的云,不能朗照 D.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
16.“酣眠”和“小睡”分別指( )
A、熟睡和田較少時間的淺睡 B、滿月和淡淡的云
C、朗照和淡云遮掩的朦朧的月照 D、黑影和殘月
17.“雖然是滿月”,卻“不能朗照”,作者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是因為
A.作者感到生活愜意,別有風味。 B.它使作者擺脫了惆悵與煩惱。
C.它與作者淡淡的哀愁和片刻的逍遙的喜悅感受相合拍。
D.它與作者孤寂冷落的感受相一致。
18.第二段文字描寫的內容主要是 ( )
A.月下的荷塘 B.月的光和影 C.荷塘上的月色 D.月下的荷塘及月色
(二)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19.下列句中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A.凌萬頃之茫然(曠遠的樣子) 馮虛御風(駕)
B.渺渺兮予懷(悠遠的樣子) 正襟危坐(身體斜著坐)
C.擊空明兮溯流光(月光下的清波) 扣舷而歌之(敲擊)
D.倚歌而和之(循,依) 而卒莫消長也(到底)
20、下列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
A.舉酒屬客 B.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C.肴核既盡,杯盤狼籍 D.余音裊裊,不絕如縷
21.下列加點字的解釋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
①縱一葦之所如 ②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
③而又有何羨乎 ④雖一毫而莫取
A.①任憑 ②如果 ③然而 ④雖然
B.①任憑 ②如果 ③然而 ④即使
C.①假如 ②大概 ③然而 ④即使
D.①假如 ②大概 ③然而 ④雖然
22.對下列各句加點詞活用情況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 )
①下江陵,順流而東也 ②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③侶魚蝦而友麋鹿 ④西望夏口,東望武昌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④不同,②③相同
2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與現(xiàn)代漢語詞義基本相同的一項是 ( )
A.徘徊于斗牛之間 B.白露橫江
C.凌萬頃之茫然 D.挾飛仙以遨游
24對“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第一句,寫以桂樹木蘭做槳,用美好的事物寄托高雅的情調。
B.“擊空明”與“渺渺兮予懷”寫景抒情,以景的空明襯人的胸懷廣闊。
C.最后一句,點出“予懷”所思慕的對象是那在“天一方”的美人。
D.全歌落腳到“美人”身上,具有象征意義。
25、對下列各句的翻譯,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
A.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如果從那變動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間的萬物(時刻都在變動),連一瞬間都不停止。
B.泣孤舟之嫠婦——(那簫聲像是)為孤舟中的寡婦而哭泣。
C.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希望)同飛升的仙人一同遨游長空,哪怕在明月下死去(也心滿意足)
D.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輕盈飄逸啊,像長了羽毛的鳥兒一樣,遠離塵世,飛升仙境。
26、下列文學文化常識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
A.既望:已經(jīng)過了望日,即陰歷每月十六日。既:已經(jīng)。望:陰歷每月十五日。
B.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來作為圣主賢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C.本文作者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八大家中另七人是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轍、司馬光、王安石。
D.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六宿之一。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
三、默寫題(每空1分,共12分)
27.按書本原文填空
(1) ,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 。
爾卜爾筮, 。以爾車來, 。
(2)涉江采芙蓉, 。采之欲遺誰? 。
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 ,憂傷以終老。
(3)攜來百侶曾游。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 。
(4)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 。我還有什么話可說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啊,沉默啊! 。
(5)山不厭高,水不厭深。 , 。
四、語言應用題(10分)
28.(3分)下面某投資咨詢公司的一則廣告,找出其中三處表意不當或不得體的語句,將其序號和修改后的句子對應地填寫在表格里。(可增刪字詞,不得改變原意)
本公司歡迎各界朋友前來投資咨詢。① 我們將不吝賜教,② 為您的投資方向、投資策略鼎力相助,③ 并以最優(yōu)惠的價格給予您最優(yōu)質的服務。④ 愿我們的智慧能助您早日實現(xiàn)一本萬利的愿望。⑤
29、(4分)仿照下列句式,續(xù)寫兩個句子,使之與前文組成意義相關的句子。
能買到佳肴,不能買到胃口;
能買到藥品,不能買到健康;
, ;
, 。
30、(3分)用“人格的偉大和理論的光輝”做開頭,重組下面這個句子,不得改變原意。
馬克思一生無權、無勢、無錢,他生前身后受人尊敬,著作被人推崇,靠的是人格的偉大和理論的光輝。
人格的偉大和理論的光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60分)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南飛的雁陣呀,只要春天還在;干涸的土地呀.只要雨露還在;渴望的母親呀,只要女兒還在。
“為我點亮希望的燈啊,伴我走過春夏秋冬……”的確。希望就是生命里的一盞明燈,給人以無盡的力量和勇氣。漫漫寒冬里的一個芽苞,長夜里一顆星星。秦嶺保護區(qū)新出生的一只小熊貓……無論希望多么渺小,終究會帶給人向前走的勇氣。請展開想象.以“希望”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③題目自擬;④不少于800字。
看過“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試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