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學期語文復習題
高一下學期語文復習題
1.下列加線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贍(shàn)養 桎梏(kù) 斡(wò)旋 咬文嚼(jiáo)字
B.粳(jīng)木 瀕(bīn)危 曲(qǔ)解 纏綿悱(fěi)惻
C.期(qī)貨 媲(pì)美 躋(jī)身 猝(cù)不及防
D.信箋(jiān) 贗(yīng)品 應(yìng)酬 舐(shì)犢情深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品嘗 文縐縐 橫沖直撞 聯袂而往
B.漚氣 司務長 各行其事 嘔心之作
C.坦露 預備役 玩事不恭 急風勁草
D.局促 聯鎖店 仁之義盡 山清水秀
3. 選擇與原文銜接最好的一項。
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_____。
A、就是缺少發現 B、就是要去發現 C、而是缺少發現 D、但是要去發現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①我不是不歡迎你們,實在是家里太臟、太亂,不敢讓你們_______寒舍。
②登上峨眉山的金頂,誰不想看到日出、云海、佛光、圣燈這四大_______呢?
③有些人利用稅制改革的機會。故意把水攪渾,乘機哄抬物價,_______暴利。
④在換屆選舉中,他為自己拉了不少選票,盡管老廠長正派、能干,也只得_______。
A. 光臨 奇觀 牟取 讓位 B. 光顧 奇跡牟取 讓位
C. 光臨 奇觀 謀取 讓賢 D. 光顧 奇跡謀取 讓賢
5.下列各句中,括號中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A.眾志成城,(因人成事),中國人民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了新中國。
B.這次競選,他作了充分的準備,演講那天,他一(粉墨登場),就受到了工人們的歡迎。
C.姹紫嫣紅的煙火使節日的夜空(流光溢彩)。
D.罪犯在作案時不可能不留下明顯的(蛛絲馬跡)。
6.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奇瑞·東方之子”是上汽集團奇瑞汽車有限公司2003年推向市場的一款豪華大氣、質量上佳、安全可靠、 配置極為齊全、做工精細的轎車,在安全性、舒適度、人性化等方面可圈可點。
B.今年3月9日,韓國在野的大國家黨和民主黨向國會提出了彈劾總統盧武鉉。這在韓國憲政史上尚屬首次。
C.GDP是世界通用的重要宏觀經濟指標。單從現在我國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就可以拉動80多萬人就業來說,我們也必須保持經濟快速增長的勢頭。
D.我們歷來主張向外國著名的IT巨頭公司借鑒,而且事實上已經這樣做了;但我們也歷來主張反對盲目照搬,全盤西化——事實證明,這樣做極端有害。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仙人掌啊, 你果真是有情有愛、有血有肉的生靈嗎?可是,你又為何脈脈含情不語呢?我在你的身旁,久久凝望著,思忖著……
被細雨浸潤、滋養的蘇堤蘇醒了。新柳夾道,枝頭舒展,一片鮮嫩的綠色。這可愛的年輕的垂柳,像嫵媚倩巧的少女,溫柔輕盈;
①你果真是帶著綠色的夢,在遙遠的海涯安家的嗎?
②你難道是帶著綠色的夢,在遙遠的海涯安家的嗎?
③婆娑起舞,像垂披秀發的美人;萬般風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④像垂披秀發的美人,婆娑起舞;像凌波微步的仙子,萬般風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 對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方法,分析正確的一組是: ( )
①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②是誰創造了人類世界?是我們勞動群眾。
③當而不說,背后亂說,開會不說,會后亂說。 ④我們共產黨人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
A明喻 設問 對比 對偶 B對比 設問 對偶 明喻
C對偶 設問 對比 明喻 D對偶 對比 設問 明喻
9.選出對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 )
A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是幅青綠山水畫。
運用比喻的手法,描繪出了荔枝樹林夜色的濃郁和美好。
B狂風緊緊抱起一層層巨浪,惡狠狠地把它們甩到懸崖上。
運用擬人的手法,突出了大海漲潮時的有力氣勢。
C世間還能有比這更居心險惡的事情嗎?我是一輩子沒有到過蒙大拿的。
通過設問,揭露了資本主義自由競選的虛偽性。
D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通過夸張和比喻,寫出了清朝留學生可笑的打扮和丑態。
10.下面句子語言得體的一句是: ( )
A 她啜泣著,我想安慰他,可是費了很大的心思竟找不出半句有力的語言來。
B 該市某某商店服務之差是有口皆碑的,但是,只此一家,并無分店,怎么辦呢?
C 這次,我國選手有實力染指金牌的項目是女子100米蝶泳比賽。
D這家報紙改版后面貌一新,受到讀者的歡迎,很多報紙都跟著仿效起來。
二(30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兩篇現代文,完成11——20
(一)
人的一生中,大腦儲藏了大量的數據、名稱、面相、聲音、味道和情感等信息。這些記憶有助于人類獲得各種技能。同時,人的個性差異很大程度上為各自大腦中的記憶不同所致。人腦具有多個功能不同的記憶系統,主要可分為兩大類: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
短期記憶能將新的信息以一種活動的、有意識的狀態存留在腦海里達數秒鐘。大腦的各個部分中,總有一些處于負責記憶的額葉皮層的監督之下,短期記憶就是這樣產生的。該記憶可信度很高,但容量有限。大多數人的短期記憶只能容下5至9個對象,例如記憶一組電話號碼。
長期記憶有幾種類型,不同類型的長期記憶功能各異,而且各個功能區位于大腦的不同部位。長期記憶主要有兩大類:即陳述記憶和程序記憶。前者讓人知道原先記憶的事實,后者讓人掌握曾經學習過的技能。
陳述記憶的主要形式之一是語義記憶。語義記憶好比一個巨大的倉庫,它可儲存詞匯、物體、概念、地方、人員等。人創造語言和理解語言等能力的具備主要依靠語義記憶。語義癡呆癥就是因為語義記憶發生混亂造成的。不過,語義癡呆癥患者可能會把鼠叫做狗,但是不太可能把鼠稱作汽車或移動電話。這種現象表明,有生命之物和無生命之物的形象儲存在人的不同記憶中。
程序記憶可以將人的生活經歷有意識地再現于腦海,而且可以貫穿人生的大部分時間。你也許有過這樣的體驗,如小時候學會騎自行車,即使有很長一段時間不騎車,一旦再開始騎車時,是不會有太大困難的。這里用到的就是程序記憶。
人腦中含有不計其數的神經細胞,我們幾乎不知道大腦在學習期間到底發生了什么。裸鰓亞目軟體動物的神經系統較為簡單,只有大約2萬個大體積神經細胞,而且排列也具有明顯的特征,通過對這類動物神經系統的研究來認識人類的記憶,是打開人腦記憶奧秘的捷徑之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埃里克·坎德爾首創此法,他因對記憶的研究貢獻而獲得2000年度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科學家通過裸鰓亞目軟體動物試驗和隨后的一些哺乳動物試驗發現,短期記憶意味著強化已有的突觸,而如果要儲存長期記憶,就必須動用蛋白質來生成新的突觸。這些研究成果為研制用于緩解或治愈癡呆癥的藥物帶來了希望。不過,對正常人而言,記憶研究的意義卻更在于認識人腦的記憶方式,進而幫助人們磨練學習能力,培養起良好的記憶力,而不是研制提高記憶力方面的藥物。因為所謂好記性就是對記憶有好的選擇性,即保持記住重要的事件與遺忘非重要事件之間的巧妙平衡,這一復雜的機理恐怕是難以靠一兩種藥物實現的。
11.下列對“短期記憶”這一概念的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A.短期記憶是可信度很高、容量有限、記憶時間很短的一種記憶。
B.短期記憶是人的大腦某些部分在額葉皮層監督下把新信息以活動的、有意識的狀態存留數秒鐘而形成的一種記憶。
C.短期記憶是人的大腦把大量的數據、名稱、面相、聲音、味道和情感等信息儲存起來而形成的一種可信度高、容量有限、時間短的記憶。
D.短期記憶是人的大腦的額葉皮層把詞匯、物體、概念、地方、人員等短期信息儲存于大腦部位而形成的一種記憶。
12.根據文意,下列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電話號碼一多就難以記住,屬短期記憶失憶,而記住一些英語單詞,屬長期記憶。
B.人的個性差異實際上都是由大腦記憶的不同造成的。
C.大腦神經細胞的突觸被強化后保持強化狀態的時間只有短短幾秒鐘。
D.人類各種技能的獲得有賴于大腦已儲存的數據、名稱、面相、聲音、味道和情感等信息。
13.下列對文章內容的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項是
A.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特點不同,功能各異,分屬大腦不同的記憶系統。
B.記憶不僅可以讓人不忘學過的知識、技能,而且可以助人理解語言、創造語言。
C.通過對裸鰓亞目軟體動物和一些哺乳動物的研究試驗,科學家終于發現了造成記憶時間長短的根本原因。
D.對一般人而言,語義記憶所涉及的對象并不是雜亂地堆放在記憶倉庫中,不同的對象會儲存在不同的地方。
14.根據文中信息,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緩解或治愈語義癡呆癥的新藥何時能面世將取決于記憶科研成果的產業化速度。
B.語義癡呆癥患者會把兔叫做羊,把駱駝叫做計算機也并非不可能。
C.一個人即使能把全部《史記》倒背如流,他也未必能記住書中的許多重要信息。
D.“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的記憶觀的局限性在于想把所有想記住的東西都記下,實際上不利于良好記憶力的形成與鞏固。
15根據文意,可做本文標題的是:
A人腦記憶的奧秘 B 人腦的奧秘 C 人的大腦 D大腦與記憶
(二)
莊稼地里的老母親
(1)母親又在刨地了。從早到晚,母親總是這樣在地里忙碌著。地里的包谷桿已竄起一人多高,嫩綠的葉片閃著油光交錯搖曳,泥土和包谷花的氣息,從地里爆裂出來,淡淡的清香,直沁肺腑。一只肥黃的狗,幾頭雪白的羊,還有幾十只灰紅的蜻蜓,團結在母親的周圍,活活蹦蹦,蕩漾著生命的氣息。
(2)五月,地里那些低賤的草本植物總是瘋長起來,像日本鬼子"米西米西"地圍攻莊稼。這是敵人,莊稼的敵人,母親的敵人,母親得手起刀落,將它們除掉。貓了腰,低了頭,母親手里的鋤鏟"噗噗噗噗"把翻了一溜泥煙,本就稀落的雜草,紛紛倒出一條路來。清晨的風起了,把包谷葉拱得颯颯擺動。一只陽雀高叫著,從地頭訇然飛起,美麗的顏色在空中格外耀眼。遠山、近溪、太陽、樹落,血紅的霞光,淡白的炊煙,排隊的牛群,唱歌的孩子……都在母親的視野里,顯出一種溫柔的情調。母親在這樣的境界里刨地,就像在我們的書本里刨詩,那躺在課本里被我們讀了又讀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仿佛不是唐代某位詩人所作,而是母親所為。母親,是站在莊稼地里最為樸素最為動人的詩人。
(3)那年,農村實行責任田,田土到戶,本來已跟我們住在城里的母親,硬是不顧我們的阻攔,獨自跑到鄉下要了一畝田兩畝地半坡荒山。那陣子,母親高興得一連幾天吃不好飯睡不好覺,沒日沒夜在田地里轉,一趟兩趟,一天兩天,竟轉出一把一把的老淚。一雙鞋印蹣跚著,像花朵,開在田邊地角。母親托人寫信說:"我一輩子沒得肥田肥土,現在有了,托鄧小平的福。……這些都是為你們種的,是一份家業,我要一把老骨頭守著。"我們看了不禁黯然神傷。
(4)母親16歲就嫁到我們這個家族里來了。結婚幾年,父親就死了,母親從此幾乎過著淪為乞丐的生活。而我們在母親淚水與屈辱的喂養下一天天長大。長成了花,花與別人一般香艷;長成了樹,樹與別人一般高壯。我們都成了有出息的兒女。
(5)可是母親,似乎生就的土命,她還沒有好好地享受這種兒孫滿堂的天倫之樂,就回到莊稼地里,培植、澆灌和延續對土地的感情。
(6)站在莊稼地里,母親像一只停落的瘦鳥,飛遍海角天涯后,又找到了這塊賴以生存的土地。那種對土地的執著與熱愛愈來愈牢不可破。母親常說:"再賤的草也有離不開的根!"因此,在兒女長大后,母親唯一的愿望,就是加倍地用汗水和生命喂養這塊土地。每年每年,母親都站在春光枝頭,用犁頭跟土地對話,用種子跟土地同眠,長出了莊稼,莊稼是綠的,長出了綠色,綠色是希望的,長出希望,希望是誘人的。頂著夏日的辣熱,母親雙手的剪子在田地里又修又剪,皮破了,繭老了,汗干了,手粗了,整個夏天秀發飛動,翠生生地漂亮起來了:綠的裙子,黃的地毯,辣椒、南瓜、茄子、稻谷、小米、葡萄,都像一張張剪紙貼滿了田間地頭,坡上隴上。秋日的陽光跟在母親身后,啃著泥土,吃著青草,舔著莊稼。母親挽起褲腳,走進莊稼地里收割莊稼。莊稼風起云涌,一派金黃的水浪,母親是穿行水浪的一條魚或船,所到之處,水浪一排排倒下。莊稼地里的莊稼活,是一種質地優良的民間工藝,母親是這工藝的傳人。
(7)終于,母親不能下地了,勞動的艱辛,使母親日見衰老,卻無論如何不愿接受自然給予生命的敗落,硬撐著在地里來順逡巡。再也不能背包谷下山,割谷子進倉了,母親就拄一拐杖,上上下下在地里拾散落的稻穗,找遺漏的包谷棒子。
(8)土地--是母親生命的根。
(9)母親,在以一種精神,喂養著她的兒女們。
16.對1-2段中景物描寫的作用,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表現了母親勞動時的優美環境。
B.表現了母親勞動時的偉大意義。
C.烘托了母親勞動時的愉快心情
D.襯托了在地里勞動的母親的偉大形象。
17.3-5段屬于什么敘述方式?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選出分析正確的一項
A是順敘。突出了母親要為兒女們創一份家業的決心,表現母親對兒女的真摯的愛。
B.是順敘。突出了母親分到責任田的高興心情,歌頌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
C.是插敘。突出了母親分到責任田的激動心情,表現母親對土地的深厚感情。
D.是插敘。突出了母親要為兒女創一份家業的愿望,批判母親落后的小農思想。
18.對第6段表現手法和內容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運用比喻、排比、頂真、擬人等修辭手法,描繪了母親在地里春種、夏耘、秋收的勞動情景。
B.運用夾敘夾議的手法,表現了母親對土地的執著與熱愛。
C.運用比喻、排比、頂真、擬人等修辭手法,描繪了母親高超的勞動技術,是莊稼工藝的傳人。
D.運用記敘、議論、抒情相結合的手法,表現了母親加倍用汗水和生命喂養這塊土地的情景。
19.從修辭的角度考慮,選出不同類的一項
A一雙鞋印蹣跚著,像花朵,開在田邊地角。
B.我們在母親淚水與屈辱的喂養中一天天長大。長成了花,花與別人一般香艷;長成了樹,樹與別人一般高壯
C.秋日的陽光跟在母親身后,啃著泥土,吃著青草,舔著莊稼。
D.莊稼,風起云涌,一派金黃的水浪。母親是穿行水浪的一條魚或船。
20."母親,在以一種精神,喂養著她的兒女們",這"一種精神"是什么?選出不正確的一項:
A 熱愛勞動 B 艱苦奮斗 C 奮力拼博 D 熱愛生命
三(18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一首詩,完成21—22題。
無 題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烏殷勤為探看。
21.下面對有關詩句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東風無力百花殘”一是運用擬人化修辭手法,借暮春衰殘景象渲染離別的憂傷。
B.“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兩句是運用比興手法,表達了別后的思戀之深和對,愛情的忠貞不渝。
C.“曉鏡但愁云鬢改”一句是運用白描手法,寫自己因相思而憔悴的面容。
D.“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兩句是借用神話傳說,表達出自己對愛情的執著追求并寄予希望。
22.對這首詩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這是一首愛情詩,抒寫了男女之間的相思之情和離別之苦。
B.詩的首聯先寫景,后抒情,以殘春之景烘托出一種籠罩全詩的悲劇氣氛。
C.這是一首七言律詩,頷聯、頸聯對仗工整。
D.此詩采用了多種抒情方法,主要有借景抒情,借敘事抒情,借比喻抒情,借神話傳說抒情。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3-26題。
晁錯者,潁川人也。錯為人峭直刻深。孝文帝時,詔以為太子舍人、門大夫、家令。以其辯得幸太子,太子家號曰“智囊”。數上書孝文時,言削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 。書數十上,孝文不聽,然奇其材,遷為中大夫。當是時,太子善錯計策,袁盎諸大功臣多不好錯。
景帝即位,以錯為內史。錯常數請間言事,輒聽,寵幸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丞相申屠嘉心弗便,力未有以傷。內史府居太上廟封壖①中,門東出,不便,錯乃穿兩門南出,鑿廟壖垣。丞相嘉聞,大怒。欲因此過為奏請誅錯。錯聞之,即夜請間,具為上言之。丞相奏事,因言錯擅鑿廟垣為門,請下廷尉誅。上曰:“此非廟垣,乃壖中垣,不致于法。”丞相謝。罷朝,怒謂長史曰:“吾當先斬以聞,乃先請,為兒所賣,固誤。”丞相遂發病死。錯以此愈貴。
遷為御史大夫,請諸侯之罪過,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議,莫敢難,獨竇嬰爭之,由此與錯有郤。錯所更令三十章,諸侯皆喧嘩疾晁錯。錯父聞之,從潁川來,謂錯曰:“上初即位,公為政用事,侵削諸侯,別疏人骨肉,人口議多怨公者,何也?”晁錯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廟不安。”錯父曰:“劉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歸矣!”遂飲藥死,曰:“吾不忍見禍及吾身。”死十余日,吳楚七國果反,以誅錯為名。及竇嬰、袁盎進說,上令晁錯衣朝衣斬東市。
晁錯已死,謁者仆射鄧公為校尉,擊吳楚軍為將。還,上書言軍事,謁見上。上問曰:“道軍所來,聞晁錯死,吳楚罷不?”鄧公曰:“吳王為反數十年矣,發怒削地,以誅錯為名,其意非在錯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復言也!”上曰:“何哉?”鄧公曰:“夫晁錯患諸侯強大不可制,故請削地以尊京師,萬世之利也。計畫始行,內杜忠臣之口,外為諸侯報仇,臣竊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乃拜鄧公為城陽。
太史公曰:晁錯為家令時,數言事不用;后擅權,多所變更。諸侯發難,不急匡救,欲報私仇,反以亡軀。②語曰“變古亂常,不死則亡”豈錯等謂邪! (節選自《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注]①增(mdn):宮廟內墻以外、外墻以內的空地。廟蠕:廟門外的隙地。
②此文段未選晁錯欲除袁盎,而景帝采納袁盎誅晁錯以謝天下的建議等內容。
23.對下列各句中加線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太子善錯計策 善:使……善,改進。
B.錯乃穿兩門南出 穿:越過。
C.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議,莫敢難 難:反對。
D.道軍所來,聞晁錯死,吳楚罷不? 道:路過。
2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欲因此過為奏請誅錯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B. 錯所更令三十章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C. 欲報私仇,反以亡軀
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D. 臣竊為不取也
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
2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A.這篇傳記的中心線索是晁錯削地收郡,這一改革舉措震蕩朝野,影響深遠。丞相悔、公卿畏、竇嬰爭、諸侯疾、老父死,七國反、自身亡皆因此舉措而發。
B.晁父為保全家族反對兒子削地收郡,鄧公從國家利益出發贊同削地收郡。兩人立場截然不同,但他們能認識到晁錯之策有利于鞏固中央皇權,卻是相同的。
C.晁錯深得文帝和景帝信任,兩代皇帝都重其才識,他提出的治國建議多被采納;在其他朝臣反對晁錯時,景帝總是信任他;但最后終為保全大局而誅殺晁錯。
D.漢景帝在殺了晁錯之后,仍對削藩造成七國之亂耿耿于懷;但聽了鄧公一席話后,明白了誅晁錯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為自己一時的錯誤決定懊悔不已。
26.下列對這篇傳記的寫作手法和太史公贊語的分析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善用襯托手法刻畫人物。晁父堅決反對兒子削藩,勸說不果而自盡,反襯了晃錯政治改革的堅定;鄧公為之辯護,更突顯了晁錯竭誠為君的忠心。
B.作者圍繞晁錯“峭直刻深”的性格特點,選擇多個材料加以表現。其中最具表現力的是晁錯始終堅持“削地收郡”的改革主張、遭再大的阻力也不退縮的情節。
C.作者對晁錯其人并不贊賞,但在傳文中仍然對晁錯出眾的才能和改革的堅定決心作了如實記述,體現出作者“秉筆直書”、“不溢美不隱惡”的史家風范。
D.太史公贊語中對晁錯頗有微辭,主要是批評他專權自用、欲報私仇,認為正是因為晁錯執意削藩才釀成七國之亂,而他“反以亡軀”,則是勢所必然。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72分)
四(12分)
2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數上書孝文時,言削諸侯事,及法令可更 (3分)
(2)語曰“變古亂常,不死則亡”豈錯等謂邪! (3分)
28 默寫(任選三題)(6分)
(1)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 ,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沁園春·長沙》
(2)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 。《虞美人》
(3)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 。《過 秦 論》
(4) ,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五(60分)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1.工人往空的集裝箱內擺放一種形狀不規則的物品,隨意擺放能放17件,經過專業人員的設計和計算,重新擺放,可以放24件。
2.齊白石畫蝦生動形象,但在狹長的畫面上,只有三、四只蝦游動。畫面大部分是空白,畫家對水不著一筆,但大面積的空白卻給人水氣淋漓的感覺,使人感到滿紙都是水。這就是藝術空間方面空白的運用。
這是兩則關于“空間”的材料,“空間”能始終和生活的各個方面聯系著。請以“空間”為話題寫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