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語文必修3試題
高2語文必修3試題
(一)詩文默寫(8分)
1.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空缺的部分。(任選兩小題)(4分)
(1)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2)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3)今宵酒醒何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去經(jīng)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鈴》)
2.請把李商隱的《錦瑟》補充完整。(4分)
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二)詩詞曲閱讀(12分)
3.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塞上聽吹笛
高適
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jié)M關山。
(1)按題材范圍分類,唐詩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這首詩屬于___________。(3分)
(2)為什么說第三、四句有“一語雙關”的特點?(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詩在表現(xiàn)手法方面最突出的特色是什么?請試作賞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閱讀(20分)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4-6題。(每小題2分,共6分)
蜀道難 李 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砅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犲。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4.下列對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 )
A. 噫吁嚱,危乎高哉 危:高
B. 爾來四萬八千歲 爾來:從那時以來
C. 以手撫膺坐長嘆 膺:胸口
D.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犲 匪:土匪
5.下列加點詞的用法與其他不同的一項是(2分) ( )
A. 猿猱欲度愁攀援 B. 使人聽此凋朱顏
C. 砅崖轉石萬壑雷 D. 艱難苦恨繁霜鬢
6.下列對上述文言文段內(nèi)容和藝術手法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 )
A. 全詩依次描寫了蜀道之高、蜀道之險、蜀道戰(zhàn)禍之慘烈。
B.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一句在詩中重復出現(xiàn)了三次,每次的作用完全相同。
C.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描繪了洪荒叢林中悲鳥的號鳴,月夜子規(guī)的啼叫,增添了旅人的悲涼之感,更讓人感到蜀道之難實在難于上青天。
D. 本詩最主要的藝術特點就是將神話傳說、想象和藝術夸張融為一體進行寫景抒情。
閱讀下面兩個文言文段,完成7-10題。(共14分)
(一)宓子賤為單父宰,過于陽晝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陽晝曰:“吾少也賤,不知治民之術。有釣道(即釣魚之道)二焉,請以送子。”子賤曰:“釣道奈何?”陽晝曰:“夫投綸錯(通“厝”,放置,安放)餌,迎而吸之者,‘陽橋’也,其為魚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魴也,其為魚博而厚味。”子賤曰:“善。”
未至單父,冠蓋迎之者交接于道。子賤曰:“車驅之,車驅之!夫陽晝之所謂‘陽橋’者至矣。”于是至單父,請其耆老尊賢者而與之共治單父。
(選自《王函山房輯佚書·宓子》)
(二)晏子沒,十有七年。景公飲諸大夫酒。公射出質(zhì),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大息,播弓矢。
弦章入。公曰:“章!自吾失晏子,于今十有七年,未嘗聞吾過、不善。今射出質(zhì),而唱善者若出一口!”
弦章對曰:“此諸臣之不肖也: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顏色。然而有一焉,臣聞之:‘君好之,則臣服之;君嗜之,則臣食之。’夫尺蠖食黃則其身黃,食蒼則其身蒼,君其猶有諂人言乎!”
公曰:“善!今日之言,章為君,我為臣。”
是時,海人入魚,公以五十乘賜弦章。歸,魚乘塞涂。撫其御之手曰:“曩之善唱者皆欲若魚者也。昔者,晏子辭賞以正君,故過失不掩。今諸臣諂諛以干利,故出質(zhì)而唱善如出一口。今所輔于君未見于眾,而受若魚,是反晏子之義而順諂諛之欲也。”固辭魚不受。
(選自《說苑·君道》)
7. 下列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全相同的一組是(3分) ( )
A.①有釣道二焉,請以送子 ②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B.①君其猶有諂人言乎 ②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C.①迎而吸之者 ②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D.①夫陽晝之所謂“陽橋”者至矣 ②頃之,持一象笏至
8. 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在宓子賤看來,半路上迎接他的那些官員就如陽晝所說的“陽橋魚’,“薄而不美”:他們趨炎附勢,淺薄無能。
B.宓子賤到了單父,按陽晝所言,及時請出了那些年高德重、穩(wěn)健而又有才能的人來共同治理單父。
C.對景公射箭的不良表現(xiàn),大夫們眾口一詞地贊美他,對此,景公變了臉色,很是生氣,以至于把弓箭扔到了一邊。
D.當景公準備賜給弦章50車魚的時候,弦章及時地作了自我反省,明白了事理,最后,堅決地拒絕了饋贈。
9. 對上面兩則材料內(nèi)容的鑒賞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陽晝以釣魚比治世,以小見大;宓子賤心領神會,見“陽橋”而“車驅之”,自然獲得了“尊賢者”。兩人可謂知音。
B.景公對仆人“唱善若出一口”的做法十分不滿,說明景公在這一方面是很清醒的。優(yōu)秀的政治家需要保持頭腦清醒。
C.兩則材料都表明了對人的了解和任用不能僅憑表面印象,淺嘗輒止會失去有價值的人才,甚至最終因此而國破家亡。
D.兩則材料都暗示了政治要清明,需要當權者不輕信阿諛奉承之詞,冷靜析各種現(xiàn)象,避免為讒言和逢迎所迷惑。
10.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5分)
(1) 吾少也賤,不知治民之術。(2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顏色。(3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現(xiàn)代文閱讀鑒賞(36分)
(一) 文學閱讀(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題。
到南方澳去
袁瓊瓊
到達車站的時候天還沒亮,不過你可以感覺到,這鐵定是不一樣的一天。有點涼,小韓在月臺上跳來跳去,手插在夾克口袋里。他口里頭冒著熱氣,高聲嚷:“阿吉一定喜歡。”
“媽的,那還用說嗎?”杜子回話。他的毛衣高領摟住了下半臉;他在抽煙,吸的時候把嘴面前的衣領往下?lián)芤稽c。
我跟阿吉坐在候車的椅子上。我們都是一夜沒睡,我是說,我們?nèi)w。昨天我們在幫阿吉收東西,他那房子房東要。我們讓阿吉坐在床上。一邊收的時候,大家拼命講笑話,把氣氛弄得比較不那個一點。因為,實在是:阿吉那么不聲不響的,我們這一伙里,向來是他的話最多,現(xiàn)在這情況,讓人沒法不覺得凄慘。
后來,下半夜的時候,我們喝起酒來,當然也給阿吉斟了一小鐘。就是喝酒的時候,杜子說:我們帶阿吉去南方澳。大家都同意了,因為南方澳的海是臺灣最美和最險惡的,我們想阿吉一定喜歡,他向來喜歡強烈的物事。而且,他也沒去過南方澳。
下了這決定之后,我們就出來了,叫了計程車一路呼嘯到車站來。起初那司機不肯載,他看到阿吉像見了鬼似的,可是杜子拜托他:“這是我們的朋友,我們要帶他去南方澳。”他邊說就哭起來了,完全是酒喝太多的關系。那司機八成是起了好奇心,他讓我們上了車,一路上問東問西的一大堆。最后還嘆氣:“年紀還這么輕。”他是說阿吉,不過老實說,這話聽來實在討厭,又一點意思也沒有。
到進收票口的時候,我們學了乖,讓阿吉披上我們的大軍用夾克,那收票員什么也沒看出來,我們完全混進去了。
月臺上亮白白的,什么人都沒有。我們說這地方阿吉包喜歡;凌晨四點的月臺,浪漫得一塌糊涂的。阿吉這家伙就是這樣,他那信上是怎么自稱的:“對生與死都永遠抱著夢想的呆子。”
我可不知道他現(xiàn)在死成這個鬼樣還能有什么夢想,或許也有吧!或許他知道我們帶他到南方澳去。
我看看阿吉的臉,呆子似地笑咪咪地,特寫,只到肩,他那時手上捧了一疊書,沒照出來。
相片下面是他的姓名、生年、歿年。一個好好的人就只剩下這么四四方方的一箱了,而且這一箱也不會留下,阿吉自己遺書里寫的:“把我的骨灰灑在海上。”
我們要到南方澳去。
11.第五自然段中畫橫線的句子“年紀還這么輕”有潛含的意義,請你根據(jù)語境,明明白白地寫出這句話的意思。(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你如何理解第八自然段中加點的語句“還能有什么夢想”?(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結合全文的內(nèi)容,概括阿吉的性格特征。(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人們評價說“這是一篇寓意深遠的小說,能撥動讀者的心弦,引發(fā)讀者的共鳴”,你從文章中體味到的“寓意”是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實用文閱讀(每小題3分,共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題。
全球變暖可能引發(fā)新的冰川期?
有關全球變暖現(xiàn)象可能導致新的冰川期的警告,可能是有關于氣候變化可能造成的影響中最違反常理的一個。
得出一個奇特結論的理論基礎是對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和大氣溫度的升高對所謂的溫鹽環(huán)流的影響的預測。
溫鹽環(huán)流又稱“THC”,是發(fā)源于北大西洋的一股巨大洋流。簡言之,溫鹽環(huán)流將非洲沿岸表層大量溫暖的海水往北帶到冰島附近水域,那里寒冷的冬季使這股洋流的溫度降低,含鹽度增高,繼而沉入海洋底部。這股洋流接著往南行進,經(jīng)過南美洲后沿南緯40度附近流經(jīng)澳大利亞,接著沿太平洋向北到達阿拉斯加附近,在那里水溫升高,這股洋流重新回到海洋表面,最終經(jīng)印度洋后成為暖流再次回到冰島。
當然實際的運行情況比這要復雜得多,但整體的模式大概就是這樣的。這股環(huán)流的水量十分巨大——約相當于100條亞馬遜河的水量——運行速度極慢,整個環(huán)流運轉一周約需要一千年的時間。
這就是為什么歐洲雖然比北美和亞洲緯度高了十到十五度,但其氣候仍然非常溫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也很發(fā)達的原因。
如果從格陵蘭和北極圈注入北大西洋的海水溫度升高或者水量增加,便會改變浮力因素,海洋表層的溫暖海水將不會下沉,從而很可能導致整個環(huán)流系統(tǒng)速度放慢甚至中止。
位于紐約帕利塞茲的哥倫比亞大學拉蒙特——多爾蒂地球觀測所的地質(zhì)學家華萊士·布勒克認為,THC的改變在過去已使地球氣候發(fā)生急劇變化——這些變化不是在幾千年或是幾個世紀內(nèi)發(fā)生的,而是發(fā)生在近幾十年內(nèi)。
他說,減弱的THC“可能導致地球氣候系統(tǒng)在幾十年內(nèi)發(fā)生改變,這種改變將威脅到一百年后可能在地球上生存的90億人口的吃飯問題”。
溫鹽環(huán)流的中止可能帶來各種各樣的后果,其中的一個可能結果便是北半球出現(xiàn)一個新的冰川期。
引起溫鹽環(huán)流中止的多余的水量可能來自格陵蘭冰川和北極冰川的融化。
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在博爾德的海洋學小組負責人彼得·金特說,主要有兩個因素可能改變溫鹽環(huán)流。
他說:“一個因素是有額外的水量進入海洋表面,另一個因素是海洋表面的溫度升高。這兩個因素都可能引起海洋表面的水密度降低……一旦海洋表面的水密度降低,海洋表面與底部的對流就會減少,這便會導致溫鹽環(huán)流減弱。”
目前北極圈內(nèi)冰川的面積正在縮小,厚度也在降低,這表明這些冰川正在融化成水流入海洋之中。
(見2004年《參考消息》)
15.全球變暖如何導致新的冰川期,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
A.全球變暖使格陵蘭和北極冰川融化,大量的水流入海洋,使海洋表層海水含鹽度增加,浮力因素改變。
B.全球變暖,從格陵蘭和北極圈注入北大西洋的海水溫度升高,使海洋表層海水溫度升高,密度降低。
C.表層海水浮力因素改變、密度降低,造成海洋表層和深層的對流減少,海洋表層溫暖海水將不會下沉。
D.海水不下沉會導致整個溫鹽環(huán)流系統(tǒng)速度放慢,甚至中止,從而導致北半球出現(xiàn)一個新的冰川期。
16.關于華萊士•布勒克和彼得•金特二人的談話,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
A.華萊士主要談了THC的改變造成的影響,彼得主要談了THC改變的原因。
B.華萊士強調(diào)THC的改變在過去幾十年里已使地球氣候發(fā)生急劇變化,彼得著重談今后會造成的惡果。
C.華萊士著重強調(diào)了THC的變化會威脅到一百年后地球上90億人的生存,彼得著重強調(diào)北極冰川正在融化的事實。
D.二人談話的觀點并不完全一致,一個認為引發(fā)新的冰川期絕對必然,一個認為引發(fā)新的冰川期存在可能。
17.根據(jù)文意,下面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目前北極圈內(nèi)冰川的面積正在縮小,厚度也在降低,說明地球正在變暖。
B.北極圈內(nèi)的冰川正在融化成水流入海洋之中,將引起海洋表層海水密度降低,說明THC的變化已不可避免。
C.THC使歐洲氣候溫和,農(nóng)業(yè)發(fā)達,那么THC的改變,歐洲受到的影響將最大。
D.全球變暖可能引發(fā)新的冰川期,看起來好像很矛盾,其實是有科學道理的。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在我們看來,小說總得有比較細致的藝術描寫,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性格。但在唐以前,神話、寓言不用說了,即便是歷史散文,也往往只有人物性格的一剎那的閃光,只有故事情節(jié)的某些片斷富有文學意味,因而只能說是孕育著小說的因素,不能把它們徑直地稱為小說。同樣,魏晉南北朝的志怪、志人小說,除了少數(shù)有稍許細致的藝術描寫之外,大都是簡單粗略的“殘叢小語”。即便其人物性格有一剎那的閃光,即便其故事情節(jié)的某些片斷富有文藝性,也只能算小說的雛形或嚆矢(注:嚆矢帶響聲的箭,借指開端),也很難徑直地稱為小說。我們頂多可以把其中極少數(shù)故事稱為“小說”,頂多只能說魏晉南北朝出現(xiàn)有極少數(shù)“粗陳梗概”的小說,不能把這些故事全都叫做“小說”。正如我們不能把神話、寓言、歷史散文與小說混為一談一樣,我們也不能把“故事”和“小說”混為一談。籠統(tǒng)地把那些志人、志怪作品稱為“故事”是可以的,籠統(tǒng)地把那些志人、志怪故事稱為“小說”恐怕是不大確當?shù)摹?/p>
嚴格說來,中國小說的正式形成是在唐代。唐以前只能算小說的萌芽階段。唐代的傳奇才是名副其實的小說。在故事情節(jié)上,它由過去那樣的隨筆、雜記式的記錄或簡短零星的“殘叢小語”,變成了篇幅較長的細致描繪、委婉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和相當完整的藝術結構。在人物刻畫上,它由過去那樣的不注意人物性格或只有性格的一剎那閃光,變成了比較注意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性格、心靈的描寫。在作品內(nèi)容上,它也由以怪異擴大到對社會現(xiàn)實生活的反映。一句話,唐代的傳奇,具有完備的短篇小說形式,無愧于“小說”稱號。明代胡應麟說:“變異之談,盛于六朝,然多是傳錄舛訛,未必盡設幻語: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說以寄筆端。”所謂“作意好奇”,就是有意識地進行虛構和創(chuàng)造,不拘泥于事實的記錄。魯迅說:“小說到了唐時,卻起了一個大變遷。……六朝時之志怪與志人底文章,都很簡短,而且當作記事實;及到唐時,則為有意識地作小說,這在小說史上,可算是一大進步。”唐代傳奇的出現(xiàn),標志著我國小說終于正式形成了,標志著我國小說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終于由萌芽成長為大樹,標志著前人著作中孕育的小說因素終于形成了“小說”這樣一個新型的文學體裁。
18.作者說“籠統(tǒng)地把那些志人、志怪故事稱為‘小說’,恐怕是不大確當?shù)?rdquo;,作者之所以這樣說的原因是: ( )
A.因為這些志怪、志人故事只能稱作小說的雛形或嚆矢。
B.因為不能把“故事”和“小說”混為一談。
C.因為這些志怪和志人的故事還缺乏比較細致的藝術描寫,還沒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所寫的人物也缺乏鮮明的性格。
D.因為這些志怪和志人的故事,大都是粗略的“殘叢小語”,只有部分人物的性格有一剎那的閃光;從故事情節(jié)來看,除某些片段外,總體上還缺乏文藝性。
19.第一段中劃橫線的“孕育著小說的因素”所指的文體有 ( )
A.神話、寓言、志怪小說 B.神話、寓言、歷史散文
C.神話、寓言、志人故事 D.神話、寓言、歷史散文、志怪小說、志人故事
20.根據(jù)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
A.作者說“唐代的傳奇,具有完備的短篇小說的形式。”這“完備”的形式,作者是從“故事情節(jié)”、“人物刻畫”和“環(huán)境烘托”三方面來說明的。
B.魯迅說“小說到了唐時,卻起了一個大變遷”,關于這個“變遷”,魯迅和胡應麟都論及了,這個“變遷”應是指有意識地寫小說。
C.文中的“假小說以寄筆端”是說他們借小說這種形式來將自己要表達的意思寄寓在文字之中。
D.我國小說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由萌芽而成長為大樹的標志就是唐代的傳奇。
第II卷 表達交流(共74分)
三、語言表達(14分)
21. 把下面的長句改成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達得更為清楚。(不得改變原意,可以添加必要的詞語)(4分)
現(xiàn)在許多國家都已經(jīng)能夠生產(chǎn)可以獨立操作機床、可以在病房細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險區(qū)域進行作業(yè)的機器人。
改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請概括下面一段描寫黃山的文字的信息要點。(4分)(不超過30個字)
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它煞費心機,創(chuàng)造世界。它創(chuàng)造了人間,還安排了一處勝境。它選中皖南山區(qū)。它是大手筆,用火山噴發(fā)的方法,迅速地,在周圍一百二十公里,面積千余平方公里的一個渾圓的區(qū)域里,分布了這么多花崗巖的山峰。
23. 下面都是春聯(lián)的上聯(lián),請選擇其中一題對出下聯(lián)。(6分)
第一題
①爆竹聲聲脆,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滿園春色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題
爆竹聲聲舊風俗舊習慣隨舊歲離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寫作(60分)
24.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60分)
古今中外,許多作家寫過關于生命的文章,啟迪人們熱愛生活善待生命;許多身患絕癥的病人在與病魔搏斗的過程中,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寫下了生命的新樂章,表達了熱愛生活的堅強信念。然而,我們也看到,一些中學生乃至大學生,因種種原因而放棄生命,社會上此類現(xiàn)象也時有發(fā)生。那么,你是怎樣看待這些現(xiàn)象的?它將引發(fā)你怎樣的思考?你又是怎樣對待生活、對待生命的?
請以“熱愛生活,善待生命”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寫內(nèi)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nèi);②立意自定;③題目自擬;④文體不限;⑤8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