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閱讀習題
高二語文閱讀習題:孤獨的守望
座高樓大廈的時候,卻忽然被不知藏在什么地方的孤獨感襲擊。于是,我飛離城市,開始找尋那些遺失在遠處的疼痛或者溫柔,來到那個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小山村。
②轉過一道山梁,又穿過一道峽谷,眼前豁然開朗。那是一種驚詫!仿佛一下子掉進了一幅最濃艷的油畫里。一朵秋陽,斜掛山腰,被染紅的山風成了最隨心的畫家。一筆畫山,山披燦爛,一筆描水,水放金光,一筆潑在山溝里,溝里成了五彩的天堂。
③撥開路邊密密麻麻鮮嫩的細葉,下面,竟藏有一彎清溪。凝神斂息,閉目細聽,一股
山泉之清涼,潺潺之清音,朗朗之清虹,剎那間沁過心田,直達肺腑,更是說不出的爽朗。尋著水聲一路走來,水卻似多羞的少女般猶抱琵琶半遮面,一會被濃陰掩翠,一會兒環佩叮當,一會兒彎成一枚碧玉,一會兒又不知躲藏到哪里去了。細看那水寧靜之極,無波無痕,柔潤如美玉。那是誰家女兒懸掛于頸間的玉璞?押著唐韻,攜著漢風,一點點的走近,走近,將心清涼成一片溫潤的水域。
④這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世外桃源”,是在塵世苦苦尋求而不得的心靈的棲息地。
⑤我在進入小村的那一瞬,突然變得很寧靜。我用了很大的努力,才從這幅靜默的油畫
中走出來,一路跋山涉水而來的疲倦和煩躁一掃而光。一處處低矮的農舍以最簡單的裝束站立在我面前,而它后面是五彩錦緞裝扮起來的山坡,像一首天地之間的贊歌,我看見純樸與艷麗和諧的統一。
⑥田園,多么美妙的字眼,它讓許許多多流浪的心靈找到了家的溫暖。裊娜的炊煙,雞
鳴狗叫,滿山遍野的牛羊,子孫繞膝,我多么希望看到曾經在這里上演過的那些溫暖和最原始的一幕幕生活圖景啊。然而這里擁有的除了安靜還是安靜。看不見炊煙,聽不見鳥語,也聽不見動物的歡鳴,就連風都停駐在不知什么名字的山那邊。 ⑦物競天擇,時代猶如一列火車,轟鳴著滾滾向前。貧困終被繁華取代,寧靜總被喧嘩掩蓋。那些沒了主人的房屋,虛掩的房門,荒涼的院落,都似在訴說著一種久已淡去的生活。房前屋后的柿子樹上,掛滿紅艷艷的小燈籠,就連地上也落了許多熟透的柿子。這些原本代表豐收的累累果實,在這里忽然受到冷落。
⑧一方石碾,豐碑一樣默默地站在時光的懷抱里。深深的皺紋里記載著多少酸甜苦辣的
過往?它在懷念那些五谷豐登的日子吧,還有那吱吱唱著的遠去的歌謠。我看見空地上的水井里面裝滿了生活的百般滋味。
⑨所有的土地都荒蕪著,那些被收割的玉米秸桿,懷抱成一堆坐在秋陽里,哀傷而無助。曾幾何時啊,仿佛還看到它們挺拔著腰桿,向上生長著濃濃的豐收和喜悅。一些被開墾的梯田就那么閑散地敞著懷,留著斑駁的印記,像是刻滿了主人點滴的心事。幾壟白菜,幾顆蘿卜成了這些被棄臵土地的最后守望者。
⑩我停下探訪的腳步,對著一片寧靜和絢麗沉默。
⑾我不知道繁華在身后隱退的時候,是不是一些東西也會隨之消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村莊就這樣被遺棄在遠離塵世的地方,在時光的隧道里獨自演繹著一場興衰與榮辱。美麗與孤獨同在,寂寞與哀愁共存。
⑿ 在村莊的深處,終于見到了真正的主人。一位老人,就那么安然地倚在門口,身后巴掌大的小院里,兩棵參天的老槐,像碩大的兩把巨傘,衛士一樣的護著庭院。樹是老人出生時爺爺種下的。
⒀老人手捧山里紅,熱情地招待我們這些遠方來的客人,她說家里沒什么好吃的,只有這些山里的果子。問她為什么不和兒女一起走,老人只憨憨一笑:“舍不得啊,幾十年的家!”
⒁ 已是夕陽西下,那些山、那些樹、那些落寞的房屋都開始變得暗淡起來。我最后一次回望山村的時候,老人正被金色籠罩,仿佛坐在一片燈影里。
⒂她在守望著一個人的山水,守望著一個她自己的家么?(選自《散文百家》)
13.文章的題目為“孤獨的守望”,從文中看包含哪些含義?
14.第3自然段中畫線的文字描寫了寧靜的清溪,請分析它的表達特色。
16.第7自然段說“貧困終被繁華取代,寧靜總被喧嘩掩蓋”,結合全文探究這句話包含了 作者怎樣復雜的感情。
高二語文閱讀習題答案
13 .(1)老人孤獨地守望著被遺棄的村莊;(2)村莊的一切孤獨地守望著過去的生活;(3)莊稼、蔬菜孤獨地守望著被棄置的土地;(4)作者孤獨地守望著美麗的精神家園。
14.(1)從視覺、聽覺等不同角度描寫;
(2)用比擬(擬人)、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氣勢和感染力。
15.(1)充分表達出自己對生活的觀察與思考,力圖引起讀者心靈的極大震撼;
(2)希望人們對美麗村莊行將消失給予高度關注;
(3)為下文村莊真正主人的出現作有力鋪墊。
16.(1)作者肯定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希望山村擺脫貧困,融入現代文明;
(2)對美麗山村被遺棄成為空村的荒涼景象十分痛惜;
(3)對逃離喧囂城市卻因鄉村衰落而陷入更大孤獨感到迷惘。
高二語文閱讀習題:梧桐樹
豐子愷
①寓樓的窗前有好幾株梧桐樹。這些都是鄰家院子里的東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為它們和我隔著適當的距離,好像是專門種給我看的。它們的主人,對于它們的局部狀態也許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對于它們的全體容貌恐怕始終沒看清楚呢。因為這必須隔著相當的距離方才看見。唐人詩云“山遠始為容”。我以為樹亦如此。自初夏至今,這幾株梧桐在我面前濃妝淡抹,顯出了種種的容貌。
②當春盡夏初,我眼看見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黃的小葉子一簇簇地頂在禿枝頭上,好像一堂樹燈,又好像小學生的剪貼圖案,布臵均勻而帶幼稚氣。植物的生葉,也有種種技巧。有的新陳代謝,瞞過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換青黃。有的微乎其微,漸乎其漸,使人不覺察其由禿枝變成綠葉。只有梧桐樹的生葉,技巧最為拙劣,但態度最為坦白。它們的枝頭疏而粗,它們的葉子平而大。葉子一生,全樹顯然變容。
③在夏天,我又眼看見綠葉成陰的光景。那些團扇大的葉片,長得密密層層,望去不留一線空隙,好像一個大綠幛;又好像圖案畫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見的庭院植物中,葉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無過于梧桐了。芭蕉葉形狀雖大,數目不多,那丁香則要過好幾天才展開一張葉子來,全樹的葉子寥寥可數。梧桐葉雖不及它大,可是數目很多。那豬耳朵一般的東西,重重疊疊地掛著,一直從低枝上掛到樹頂。窗前擺了幾枝梧桐,我覺得綠意實在太多了。古人說“芭蕉分綠上窗紗”,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階前窗下的所見而已。若登樓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應見“梧桐分綠上窗紗”了。
④一個月以來,我又眼看見梧桐葉落的光景。樣子真凄慘呢!最初綠色黑暗起來,變成
墨綠;后來又由墨綠轉成焦黃;北風一起,它們大驚小怪地鬧將起來,大大的黃葉子便開始辭枝——起初突然地落脫一兩張來,后來成群地飛下一大批來,好像誰從高樓上丟下來的東西,枝頭漸漸地虛空了,露出樹后面的房屋來,終于只剩下幾根枝頭,回復了春初的面目。這幾天它們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經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的光棍,樣子怪可憐的!我想
15.文章從第6自然段起用較長的篇幅寫村莊的各種景象和自己的感受,作者為什么這樣寫?
起了古人的詩:“高高山頭樹,風吹葉落去。一去數千里,何當還故處?”現在倘要搜集它們的一切落葉來,使它們一齊變綠,重還故枝,回復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間一切支配者的勢力,盡了世間一切機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回黃轉綠世間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葉,尤其是梧桐的落葉。落花也曾令人悲哀。但花的壽命短促,猶如嬰兒初生即死,我們雖也憐惜他,但因對它關系未久,回憶不多,因之悲哀也不深。葉的壽命比花長得多,尤其是梧桐葉,自初生至落盡,占有大半年之久,況且這般繁茂,這般盛大!眼前高厚濃重的幾堆大綠,一朝化為烏有!“無常”的象征,莫大于此了!
⑤但它們的主人,恐怕沒有感到這種悲哀。因為他們雖然種植了它們,所有了它們,但都沒收有看見上述的種種光景。他們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們的根干,站在階前仰望它們的枝葉,為它們掃掃落葉而己,何從看它們的容貌呢?何從感到它們的象征呢?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藝術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選自《豐子愷散文集》,有刪改)
17. 文章第①段說:“自初夏至今,這幾株梧桐在我面前濃妝淡抹,顯出了種種的容貌。”聯 系全文看,作者寫了梧桐樹的哪幾種“容貌”?請簡要概括。
18.文章的第②③兩段極力寫了梧桐樹的什么特點?這樣寫有什么用意?
19.全文自始至終表露了作者鮮明的感情色彩,請具體說明作者情感的變化。
20.請對豐子愷散文的語言風格作簡要評析,不超過50字。
高二語文閱讀習題答案
17. ①新桐初乳(或者“春盡夏初,梧桐生葉”)
②綠樹成陰(或“夏季時分,綠樹成陰”)③梧桐葉落(或“秋冬時節,梧桐葉落”)
18. 極力寫了梧桐樹的葉子之多之大、綠意之濃之深。這樣寫既為下文寫“眼看見梧桐的另一種的光景”蓄勢,又為作者抒發“人生無常”的感慨作鋪墊。
19. 發現“新乳”、“綠葉成陰”時親切、欣喜;看見“梧桐葉落”時無奈、傷感;領悟自然、人生和藝術真諦時平靜、淡然。
20. 簡練傳神、素樸親切、率真自然的語言風格。一面用率真的聲音編織出充滿童趣的、活潑的形象,一面又用老成的聲音塑造出厚重深邃的形象,從而構成了其散文語言的復調效果。兒童世界與成人世界,率真與老成,在豐子愷的散文中是并置的。
看過“高二語文閱讀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