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之旅教學設計
《世界文化之旅》教學設計
2、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導致行為方式的差異。
3、知道在面對文化差異時應持有的正取態度方法。
教學重點: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行為方式的差異。
教學難點:知道在面對文化差異時應持有的正確態度和方法。
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討論法、探究法、點撥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出示圖片)
成龍,中國香港地區乃至亞洲、全世界都享有盛譽的影壇巨星,無論他出席國內還是國際上的一些較為隆重的公共場合,他總是身著唐裝。當有人問及他為何總以唐裝形象出現時,成龍說:“唐裝代表著中國的文化,我想要世界了解中國,了解中國的文化。
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世界也因不同的文化而色彩斑斕,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豐富多彩的世界文化之旅。
二、授課
(一)豐富多彩的文化。
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通過各具特色的文化習俗表現出來,節日就是一種文化習俗,我們就先從了解我國豐富的節日習俗來感受一下豐富多彩的文化。
1、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我們中華民族最隆重,熱烈的節日有哪些?它們是怎樣來的?在這些節日中,有哪些傳統食品?
閱讀相關鏈接。不同的節日有不同的特色,即使是同一節日,受當地傳統風俗的影響,也往往呈現出本民族的特色。同是圣誕節,不同國家和地區就有不同的過法。
2、節日是一種文化,具有國家代表性的標志性事物也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文化。
看下面一組圖片,你能想到哪些國家?(出示圖片)
3、除了標志性的事物,每個國家還有自己的文化代表人物,他們從不同側面反映著本國的文化。如果要評選一些國家的文化代表人物,你認為哪些人應該上榜?
(1)學生自己填表。
(2)分組交流。
(二)和諧的文化樂章。
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文化,世界是個大家庭,我們應該使這個家庭奏出和諧的文化樂章。
有位美國朋友訪問中國后,對翻譯說:“你們中國太奇妙了,尤其是文字方面。例如;‘中國隊大勝美國隊’是說中國隊勝了;而‘中國隊大敗美國隊’又是說中國隊勝了。總之,勝利永遠屬于你們。
美國人之所以感到奇妙,是因為中美間文化差異造成的。語言作為一種文化,在其形成過程中,有著濃厚的民族特色。
閱讀古詩翻譯上的困難,(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語言存在差異,不分優劣。
法國語言實用,中國的漢語形象。(名片、航空母艦)
2、文化同樣存在差異,各有千秋。
理解:有人說全球化就是標準化。你同意這種說法嗎?(自主探究)
3、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有不同的處事方式。
(1)閱讀相關案例
(2)結合習題理解(課件顯示)
4、怎樣對待文化差異。
溝通:相互尊重,平等交流,互相學習。
三、小結:本節課我們從服飾、節日、標志性事物、代表人物、語言等方面感受了豐富多彩的文化,知道了對待文化差異要有正確的態度。最后,讓我們在欣賞我國優美的文化遺產中結束今天愉快的一課。
《世界文化之旅》說課稿
一、說教分析
《世界文化之旅》是人教版教材《品德政治》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五課《多元化“地球村”的第一框。本教材的主題是學會交往,主要是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本單元是由兩個單元的家庭、學校中的交往擴展到社會中的交往。本框按照思想品德課成品的標準要求:主要是讓學生:懂得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以平等的態度與其他民族和國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與習俗。”分為“豐富多彩的文化”和“和諧的文化樂章”兩部分,從不同國家和民族的節日、標志和代表人物入手,幫助學生感受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理解文化的差異使得我們的世界更加絢麗多彩,文化沒有優劣之別,從而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價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價值。
二、說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尊重本民族文化價值的同時,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價值。
知識與技能:
懂得文化多樣性和豐富性,知道文化習俗的表現形式,理解因文化不同導致行為方式的差異:知道在面對文化差異是應該持有的正確態度。
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通過自己的體驗去感悟文化的豐富性和不同文化的獨特性,認識到文化差異存在的客觀性。
教學重點:
了解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教學難點:
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導致行為方式的差異。
三、說教法學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采用問題質疑、活動探究、媒體應用等教學方法開展教學。通過指導學生課前資料搜集、課中交流合作、共同探究等方式進行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參與實踐的能力,在活動中理解運用知識。本節課所采用的教學手段是利用多媒體,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對課件的制作進行了整合,教學中也穿插了傳統的教學手段——板書。依據教材內容設計多媒體課件,展示影音資料與圖片,凸現了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優勢,直觀、形象、感性,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另外,要求學生課前對我國的傳統節日、各國文化習俗開展調查,把課內外緊密聯系在一起。
四、說教學過程:
為達成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主要分為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設置活動,探究新知;歸納總結,升華主題三個板塊。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本課將采用與以往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轉變角色充當導游的角色,帶領學生在旅游觀光中完成教學目標。
二、共同探究,突破重難點,本框內容分為文化之旅共四站。
(一)豐富多彩的文化
世界文化之旅第一站:節日連連看
第一個活動環節:中國傳統節日之多少?(出示圖片)
第二個活動環節:美國哲學家杜威說過:“教學必須從學習者已有的經驗開始”。因此在這一環節的知識交流中我選取了一組學生非常熟悉的中外特色節日的圖片,(多媒體逐次展示)引導學生觀察和回憶不同的節日習俗。
世界文化之旅的第二站:魅力大比拼
第一個活動環節:飲食大比拼(展示各國美食,從中了解各國飲食文化)
第二個活動環節:服飾大比拼(展示各國服飾,從而了解各國服飾文化)
第三個活動環節:舞蹈大比拼(播放視頻及圖片,展示各國舞蹈,了解各國舞蹈文化)
設計此環節的目的:①讓學生透過習俗看文化,初步感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以及其它國家和民族的傳統文化的魅力,明白習俗的豐富多彩,體現的是:——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習俗的不同,折射的是:——各國文化的獨特性。②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節日也是一種文化,對本課教學重點文化具有多樣性和豐富性形成初步的認識。
世界文化之旅第三站:代表人物之多少
活動環節:創設了兩個知識競答游戲,以小組為單位參與比賽:活動一:看標志識別國家。活動二:識別文化名人。
設計此環節的目的:①將知識寓于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擴展視野,培養合作與競爭意識;②使學生從不同國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的標志和代表人物的比較中,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突出教學重點
(二)和諧的文化樂章
世界文化之旅第四站:“語眾不同”
孔子曾說:不憤不啟,不啟不發。因此,在這一站當中我設置了“中外語言對對碰”活動環節,中英對譯引導學生質疑,啟發學生主動思考,從而認識到語言文化存在差異,不分優劣,各有千秋。
學生自學第59頁《美國留學生的困惑》部分,在自學過程中加深對不同文化的了解,逐步掌握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原則和方法,培養學生開放的、發展的、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健康文化心態。從而突破難點——正確對待文化差異。
設計意圖:通過中英對譯讓學生悟出世界文化不僅豐富多彩而且還具有差異性,而找漢語中吸收外來語的例子的活動環節學生們又悟出世界文化存在差異性但又是相互融合的。從而順利地實現了世界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到世界文化既具有差異性又相互融合的過渡
(三)歸納總結,主題升華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各具特色的各國、各民族文化豐富了世界文化的百花園。文化存在差異,各有千秋,每一種文化都有自由生存發展的權利,不同民族的文化都蘊含著人類文明的成果。我們應該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價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價值,才能與其他民族平等交流、和諧共處。教師就已有的板書引導學生歸納本課內容,并完善本課板書。
五、說板書設計:
在板書中,重點突出詞語“多樣性和豐富性”“節日、標志、代表人物、語言、待人處事方式”以及“尊重、差異”。用簡潔、直觀的方式,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板書如下:
世界文化之旅
1、世界文化:具有多樣性和豐富性
2、文化習俗的表現:節日、標志、代表人物、語言、待人處事方式
3、世界文化呈現多元和諧的發展局面。
4、面對不同文化:采取的態度是客觀、平等、尊重、學習、宣傳、弘揚中華文化。
六、作業布置:
除課堂了解的各國文化之外,請你在課余之外,收集更多有關各國的文化。
謝謝!
看了“世界文化之旅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