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教學設計 俗世奇人說課稿
《俗世奇人》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賞析作品語言特色,品味簡單而曲折的情節,評價作品人物及思想內容。
2、能熱愛祖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思考怎樣為拯救民間文化做出應有的貢獻。
教學重點、難點
能對文章的思想內容作出自己的評價。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了解并熱愛祖的民間文化;了解絢麗多彩的民俗風情。
教學方法
品讀法。集中鑒賞本文獨特的語言風格,揣摩語句的豐富意蘊,可口頭評析,也可課后練習寫簡短的評析文章。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中央電視臺有一個欄目叫“想挑戰嗎”,你在觀看電視的時候,一定有令你難忘的具有特殊本領的人,請舉出一個例子。(如用鏟車開啤酒的司機。)
今天我們來認識兩個天津衛的有奇特本領的平常人。
2、介紹作者馮驥才。
3、《俗世奇人》介紹,舉例刷子李。
4、推出重點人物“泥人張”。
(泥人張:真名張長林,自幼練成一手絕活,只需和人對面坐談,拈土在手。不動聲色,瞬息可成。作品形神畢肖,栩栩如生,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外國人都用重金來購買,把它放入博物館供人欣賞。泥人張彩塑推動了國際文化藝術友好交流,成為中外交往的橋梁。它有的取材于舞臺,有的取材于生活,有的取材于歷史,有的取材于現實,有正面形象,也有反面形象。)
二、解析課題
“泥人張”泥人確實不同凡響,課文作者為什么稱這批藝人為“俗世奇人”呢?
三、探究文本
請一同學朗讀全文,要求讀出單口相聲的味兒。思考:
(一)說奇事
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來表現“泥人張”是個“俗世奇人”呢?用一句簡潔的話來概括。
——“泥人張”智斗“海張五”。
*海張五是什么人?人怎樣?用文中的話回答。
——海大人義子。狂妄、囂張、驕橫、飛揚跋扈的暴發戶。外形、別人對他的稱呼(又恨又怕)、語言、神態等看出。
*泥人張為什么敢和他斗?用文中的話回答。
——“手藝人靠手吃飯,求誰?怵誰?”這句話表現了作者什么觀點?你的看法呢?
明確:在作者看來,人有手藝就可以生存,手上有絕活就可以不求人、不靠人。但在今天的社會環境中,我們做事除了靠自己的本領外,還要與別人合作,共同探究,共同發展。具備團隊精神,共創和諧社會
(二)識奇人
泥人張“奇”在哪里?何以見得?
(1)“奇”在手藝高超。文章第1段就說他手藝無與倫比。第6段、第8段、第9段
(2)“奇”在行事奇特。表現在冷靜對付海張五的挑釁、侮辱上。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他自作自受、自取其辱。
(3)“奇”在品性奇特。應付從容、自尊沉穩、內斂干練。總評:大本領、大智慧。對聯。
(三)品奇語
泥人張智斗海張五,奇人奇事,情節簡單卻懸念迭生,曲折引人。人物形象逼真,這些都不能不說是作者下筆有神、奇語描摩的功效。我們來看作者用語有哪些獨到之處。
1、天津風味:嘛樣、砍過去、撂高的、牛
2、用語傳神:對話描寫。
3、用詞凝練:
第一個“找”寫出海張五的囂張氣焰。第二個“找”源于海張五的找樂子,泥人張就找到他找樂時的丑態并捏進泥人。一個“找”看泥人張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機智,還看出海張五自取其辱的可笑。如換成“捏”“揉”等詞,則只有泥人張一方的行為,不夠形象生動。
他把這泥團往桌上叭的一戳中的“戳”字,可引導學生從泥人張此刻心情去思考,即可明確:這“戳”字表明泥人張內心的憤怒、鄙夷與不屑。
四、全文小結
《俗世奇人》奇絕、妙絕。奇在人物,妙在情節、語言。泥人張的從容自若,后發制人;海張五的狂妄、跋扈,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馮驥才先生寫人敘事的高超本領更讓我們拍案稱奇;那天津味十足、本色樸素而又幽默傳神的語言更是余音繞梁,歷久不絕。值得深思的是像泥人張這樣的“民間奇人”越來越少,民間手工藝品也日漸稀少,該如何保護這些無形的文化遺產,我們,我們該做些什么呢?
五、課后反思:
讀這樣的作品,如夏天喝冰茶,爽口又爽心。同時值得我們反思的是該如何保護這些無形的民間文化遺產,我們該做點什么?從馮驥才先生充滿睿智的文字中我們似乎找到答案,讓我們勇敢地承擔起這一責任,為文化大廈添磚加瓦,為文化巨輪保駕護航!
《俗世奇人》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各位同事:大家好!
我是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第20課《俗世奇人》
一、說教材
說說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
八年級語文下第四單元以民間文化為主題,所選課文涉及趣味盎然、生動豐富的民風民俗以及民間藝人軼事,文筆生動,妙趣橫生第20課《俗世奇人》塑造了兩位有著獨特技藝、獨特性格的民間高人形象從一個小角度切入,一人僅一事,卻寫得形神兼備,三筆兩筆就能夠勾畫出人物的神韻借一件極富戲劇性的小事窺見小人物的大本領、大智慧語言幽默奇崛,彌漫著濃濃的津腔津味
二、說教法、學法
教法秉持著圍繞目標,注重知識遷移,引導閱讀,讀中感悟,探究研討,因材施教,致力于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的原則,可抓朗讀,可提問,也可啟發點撥
學法指導依據“三有利”原則 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積極思維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為主動性,培養學生學習方法,以利于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有利于挖掘學生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生品讀課文、質疑問難,并展開討論、合作探究
三、說教學目標
重點說說我的目標解讀過程
分解《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第二部分“課程目標”第四學段7—9年級“閱讀板塊”第8條:“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第一步:解析內容標準和確立關鍵詞
本條目標中的關鍵行為動詞是:“有”“領悟”“獲得”“做出”“說出”
結合第20課的內容及其主旨確定適合本科的核心概念,即:“領悟作品的內涵;做出自己的評價和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第二步:分析中心詞,構建概念圖
1、領悟作品的內涵
由文題《俗世奇人》可知,本篇小說的作品內涵有二
①本文寫了俗世中的什么人?②寫了這些俗人的什么奇事?一“俗”一“奇”,便是小說的要領泥人張,楊七、楊巴均是俗世中的平民,但是他們有才能有個性,行事言語又高于常人,用俗世奇人稱之最為恰當不過了領悟作品內涵是本文的重點
2、做出自己的評價
本文的內容主要突出在一個“奇”上人物奇、情節奇這就需要在課堂上加強思維訓練,引導學生對作品的內容及人物做出自己的評價這是本文的難點對于第一回合海張五的挑釁,泥人張回報奇特,用鞋上的泥捏出了一男狂氣的海張五頭像對于第二回合海張五對手藝人的侮辱,泥人張回報奇絕,賤賣海張五一言不發而妙招制勝楊七楊巴經營茶湯一個在內悶頭制作,一個專管外場照應,配合得益把稀松平常的街頭小吃干得遠近聞名,真是奇妙文章選擇的是典型的極富戲劇性的事情來表現人物的大本領、大智慧,需要認真揣摩這是本文的一個難點
3、品味作品的語言
本文人奇、事奇,語言也奇本文的津味十足的語言也值得學生去細細品味
本文的語言本色樸素,具有濃郁的“天津味”,且幽默傳神,極富表現力,無論人物語言還是敘述語言,均簡潔富有情趣品味詞句,體會文章的語言風格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難點
第三步:根據概念圖,分解行為動詞
1、領悟作品內涵應該從閱讀文章內容入手,本文淺顯易懂,情趣盎然,能吸引學生很好地閱讀八年級學生是新課程改革的第一批受益者,接受的是新課程理念,他們已經基本適應了初中的學習節奏和特點,基本學會了一點學習初中語文的方法,能夠通過閱讀領悟作品的內涵學生的前備經驗還是充足的對于本文的作品內涵,我要求學生通過閱讀文章,能夠說出本文所寫的是什么人,能復述出他們的奇事新課改環境下應該突出學生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整個課堂以學生的動腦、動手、動口為主,以教師的引導為輔,鼓勵學生大膽沖破心理束縛,說出自己獨特的閱讀感受與見解
2、對作品進行揣摩后做出評價,在這一點,學生的前備經驗是不足的新課標要求在課堂上“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學習本文的方法除了自主思考之外還需要學生能夠質疑探究學生可以在自主閱讀和思考后將自己的感受與見解與他人進行交流,然后對本文做出合理化的評價
3、《俗世奇人》的作者馮驥才大多采用口語來講故事,其中多處適用了天津地方方言的用詞和表達方式,很好地突出了地方文化的特點和魅力例如“為嘛”“拿嘛樣的吃喝把中堂大人哄得高興”“只見人家泥人張聽賽沒聽”這是濃郁的天津風味這一點結合已備的日常生活經驗學生還是可以在文中找到本色樸素的天津方言的但是還有那些例如像泥人張“把這泥團往桌上啪地一戳”這些極富表現力的語言和符合李鴻章,楊巴個人身份的個性化語言,學生就不那么容易揣摩了,由于前備經驗不足,就需要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相互交流才能對這些生動活潑的人物的語言和敘事的語言進行賞析
第四步:根據概念圖,確定行為條件
初中階段的絕大部分學生已經能夠自覺得查找和收集資料,也基本習慣了自我探究、質疑問難、小組討論的學習方式,對文章主旨的把握應該可以通過小組互助合作的形式順利完成因此在確定學生行為條件這一步驟,我認為領悟作品內涵這一條,鑒于學生前備經驗充足,確定的行為條件是“結合課文、獨立思考”而“做出自己的評價”和“品味作品的語言”這兩個步驟就需要學生結合課文,收集資料、小組合作這些行為條件來完成了但是需要教師指出大的探討方向,鼓勵學生相互討論并主動質疑,并且在其中擔導讀、歸納、點評的任務
第五步:根據概念圖,確定行為表現程度
《俗世奇人》一俗一奇是文眼,課文中的三個手藝人既然作者馮驥才稱之為奇人,則軼事多多,但作者只選擇一兩件典型的、極富戲劇性的事件來寫,必然是情節安排的是曲折有致的學生閱讀后對對俗人奇事的敘述中一定要簡明完整,這樣才能有助于更好的領悟作品的內涵
泥人張手藝奇,人更奇,賤賣海張五一事中雖一言不發卻奇招制勝楊七制茶湯的手藝奇卻沒比上楊巴的嘴奇,楊巴憑著自己的一張好嘴賺的了李鴻章的賞銀,也賺的了自己在天津城的威名大震這些都是俗世中奇人的獨特個人魅力,需要學生在學習本文時候能作出充分細致的評價
馮驥才先生寫人敘事中所體現出的運用語言的技巧,那津味十足、本色樸素而又幽默傳神的語言更是余音繞梁,歷久不絕這樣的語言學生在課堂中也要充分細致的交流和賞析
第六步:綜合上述思考,寫出本課學習目標
對于學習目標和重難點的確立: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要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感之間的聯系”結合課標要求和我對本課的解讀,我把本課學習目標定為:
1.能夠快速閱讀課文,抓住主要信息,用自己的話概括內容要點
2.了解泥人張和好嘴楊巴的獨特技藝,見識他們的“奇”
3、加強思維訓練,通過小組討論合作探究,領會作品的思想內容及對人物作出自己的評價
4、賞析生動活潑的人物語言、敘事語言,品味巧妙的情節安排
5、激發學生對祖國民間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其中1、2是知識目標,是本文的重點,3、4是能力目標,是本文的難點,5是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內容,如有妥之處,請各位評委老師多指導,謝謝大家!
看了“俗世奇人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