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和星星教學設計 鮮花和星星說課稿
《鮮花和星星》教學設計
(1)學會6個生字及它們在文中組成的詞語;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認識2個偏旁。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感受課文語言的優美,體會兒童的生活情趣。
2、過程與方法
以學生為主體,發揮讀的作用,讀中理解、感悟,并借助圖的形象性,圖文結合,引導想象,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感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對身邊事物和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培養他們留心觀察身邊事物以及大自然的習慣。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能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2、展開豐富的想象,感受自然美和語言美。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入情入境,感受兒童生活的樂趣和大自然的美好。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猜謎導入、激發興趣:
1、老師出示謎語:
(1)綠葉是它家,蜜蜂最愛它。
(2)它的家在夜空,它是夜空的小眼睛,一閃一閃亮晶晶,夜夜都在放光
2、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關于鮮花和星星的小詩。
3、板書課題《14鮮花和星星》,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老師范讀,學生畫出本課生字。
2、小朋友們,聽了老師讀課文,你是不是也想來讀一讀呢?那就自己試試吧,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拼音幫忙。開始吧!
生自由讀課文。
3、讀準字詞
(1)帶拼音讀詞
(2)去拼音讀詞。
4、在讀課文
小朋友們詞語讀得這么棒,再來讀課文,一定能把課文讀得更好,把詩句讀通順,小朋友們有信心嗎?開始!
三、細讀課文
1、指導讀出鮮花和星星的多、美。
2、出示鮮花圖片,感受鮮花的美和多。
3、出示星星圖片,感受星星的美和多。
4、有感情朗讀課文。
四、教學生字
1、出示本課生字,指名認讀,并組詞。
2、分析、基因字形。
3、說說書寫重點。
4、師范寫,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五、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不僅掌握了本課的生字,還借助圖像形象感知了課文所描繪的內容。下節課我們繼續深入地學習課文。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文中的小朋友喜歡鮮花和星星。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看看他們為什么喜歡鮮花和星星。
二、新授
(一)學習第一小節
1、你們知道夏天開放的花兒有哪些嗎?
2、出示花朵圖片。
3、夏天的花兒顏色多不多?種類多不多?你覺得美不美?
4、那就帶上感情一起去讀吧!
5、男女分組賽讀。
(二)學習第二小節
1、同學們在草地上一邊賞花,一邊背兒歌。不知不覺夜晚悄悄來臨了,各種各樣的花兒都怎樣了(睡了),這時候天空中最美麗的、一閃一閃的小星星就出來了。(出示多媒體星星圖)
2 、小朋友,喜歡和小星星交朋友嗎?快和它打個招呼說說話吧。
這美麗的小星星也很喜歡我們班的小朋友,還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禮物,你沒想要嗎?(播放歌曲《小星星》)生跟唱。
3、你們和小星星交上朋友了嗎?課文中的這位小女孩也和我們一樣,非常的喜歡星星,看看她是怎么說的?(多媒體出示第二節文字)
4、生自讀
5 、指導朗讀
(1) 小朋友你能用朗讀把星星的又美又多表現嗎?先自
己試一試。
(2)指名賽讀,相機指導讀出夜晚的寧靜來。
(3)朗讀表演。
三、朗讀全文
1、美麗的鮮花和閃爍的星星帶給我們一個美妙的大自然。老師也情不自禁地想讀一讀。
2、小朋友們讓我們把最好聽的讀書聲送給鮮花和星星吧。生配樂朗讀全文。
四、練習背誦全文
當我們坐在這美麗的鮮花叢中,仰望著天空中那閃爍的星星,那種感覺是多么的美好啊?小朋友能不能把這種感覺牢牢記在你心里啊!那我們就要把課文背下來。
8、生練習、試背
9、(多媒體出示課文提示)齊背、加上動作表演背、指名背。
五、拓展延伸
1、在大自然中還有很多很多的事物像星星和鮮花一樣又多又美,想一想你知道嗎?(生練習說話)
2、你們知道老師最喜歡什么嗎?老師最喜歡那一望無垠的草原上潔白的羊群。(出示草原上的羊群)老師仿照課文寫了一段小詩,我只寫了一半,還有一半請小朋友來補充: 我最喜歡
草原上遍地的羊群
這里 ,那里,
真比還多。
(先說,在練寫)
六、布置作業
(多媒體出示)
我來當詩人
找一幅你最喜歡的圖畫,給畫配上小詩,做一次小詩人。
七、小結
同學們,其實大自然處處充滿了美,只要你用心觀察,就能發現。老師希望小朋友們在欣賞美的同時,更要做個環保小衛
士保護好這種美。
七 、板書設計
《鮮花和星星》說課稿
一、 說教材
《鮮花和星星》是一首兒童詩。全詩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描寫了地上的鮮花多和天上的星星多,選取生活中最常見的花和星星巧妙地聯系,體現兒童生活的情趣以及孩子對身邊的事物和美好的大自然的關愛與向往。第一節中“這里一朵”“那里一朵”和第二節中“這里一顆”“那里一顆”不僅描述了鮮花滿地,繁星滿天的情景,而且再現了兒童看鮮花、數星星時的天真爛漫,充滿了童趣。這首詩歌語言淺顯易懂,生動活潑,貼近兒童生活,學生不難理解,是一篇朗讀的佳作。課文配有精美的插圖,有助于學生觀察想象。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根據課標的這些要求和教材的特點,我把本課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1、認知目標:學習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2、技能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通過讀書展開想象,感受課文語言的優美,體會兒童生活的樂趣。
3、情感目標:引發兒童對身邊事物和大自然的關注與熱愛。 教學重點:朗讀、背誦詩歌;難點是感受課文的優美,激發對身邊事物和大自然的熱愛。
二、說教法
1、情景教學法
詩歌所寫的“滿地鮮花”和“滿天星星”意境純真、含蓄雋永。在教學中,我以優美的語言,創設了一個滿地鮮花、滿天繁星的美麗夏季場景;利用多媒體課件,充分體現了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優勢,讓學生欣賞美麗的畫面,體會鮮花和星星的多以及美,再用歡快的歌曲進一步帶領學生親近夏夜的繁星;
2、導讀教學法
語文教學必須以讀為本,這是我國幾千年語文教學的成功經驗。本文的教學中,我通過設計配樂范讀、自由練讀、指名展示讀、比賽讀等多種讀法,讓學生從朗讀中整體把握文本內容,體會詩歌語言的優美,感悟夏天的美麗,引發對身邊事物和大自然的熱愛。
三、說學法
閱讀能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而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矗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閱讀也是低年級教學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讓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形成語感、在讀中學會讀書。因此,本課教學中,我始終引導學生通過自由讀、賞讀、賽讀、表演讀等多種讀法來理解感悟。
四、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整首兒歌雖然只有兩句話,但是要讀好它卻不是很容易的,里面的輕聲很多,學生難以把握輕聲的朗讀。因此我把文中帶輕聲的詞語提出來反復訓練認讀,讓學生加以掌握,也是為能流利的朗讀課文作鋪墊。
(二)賞讀感悟,體會感情
閱讀能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而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矗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著這一原則,在開始學習第一部分時,我就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讀課文,讀了以后談談自己知道了什么。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馬上感悟到了鮮花的多,這時候我再順著學生的思維發問,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感覺到花兒的多呢?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找出了文章中的關鍵詞,如:滿地、這里一朵、那里一朵。這時候我再適時利用多媒體,將滿地的鮮花展現在學生的眼前,讓他們進一步感受鮮花的多。從而指導學生讀好這些關鍵詞。在此我又進行了一次發散思維的訓練:如果你站在這美麗的花叢中,你最想干什么?學生有的想用相機拍下來,有的想畫下來,還有的想聞一聞,學生充分感受到置身于鮮花中的樂趣。鮮花給小朋友們帶來了這么多的歡樂,這時候再讓他們把對這滿地的鮮花的喜歡用朗讀表現出來,學生讀得就比較到位。
學第二部分時,我同樣讓學生自己去讀課文,讀后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他們都能感受到第二部分寫了星星多。有了學習第一部分的基礎后,我再放手讓學生自己用筆把能表現星星多的詞
語圈一圈,培養他們自學的能力。然后再通過多媒體的輔助,讓學生感受滿天星光的美麗,及在夏夜欣賞星星的愜意,學生帶著這種愜意的心情一起為滿天的星星唱歌,在他們感情得到升華的時候再讓學生來朗讀第二段,學生的朗讀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三)朗讀背誦,豐富積累
語文學習的目的是為了用,要用就必須要有足夠的積累,讓學生朗讀、背誦兒歌,豐富了語感和語言材料。
(四)遷移想象,拓展創新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學完詩歌后,我結合本文“我最喜歡______,這里______,那里______,真比______還多。 ”的語言形式,整合課文“草原的早晨”的學習內容,然后延伸至課外,讓學生進行語言訓練。這樣,借助教材系統化整合不僅充實了孩子的語言表達內容,層層遞進地為發展學生語言服務,而且也會逐漸培養孩子前后關聯,有序閱讀,自我整理學習內容的良好語文學習習慣。從課堂反饋來看,這三處的整合效果明顯,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思維,促進了學生語言的有效訓練。
五、說板書設計
本課板書設計簡潔明了,讓學生一看就知道本課所寫的內容就是鮮花和星星。通過板書“多”和“美”讓學生明白鮮花和星星之多、之美。
看了“鮮花和星星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