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教學設計 四季說課稿
《四季》教學設計
1、認識 11個生字, 4個偏旁“月、雨、口、禾”。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略了解課文內容,知道一年有四個季節,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激發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1、認識:“說、秋、是、圓、夏、肚、就、雪、對、冬和葉” 11個生字,
4個偏旁“月、雨、口、禾”。
2、初略了解課文內容,知道一年有四個季節,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
學情分析:
同學們都是些活潑好動的6、7歲的孩子們,他們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因此,必須搞好組織教學和采用游戲活動來組織教學,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教法與學法設計:
采用多種方法鞏固和識記生字,能借助圖畫和漢語拼音朗讀課文。
媒體資源運用: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幅美麗的圖畫,你們想看嗎?讓我們來看幻燈片。(不同季節的圖片)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興趣,集中學生注意力
師:(連續出現課文中的4幅圖)這4幅圖分別畫的是什么季節?怎么看出來的?用簡短的話說一說。
生:我看見小草綠了,那是春天。
生:我看見了圓圓的的荷葉,那是夏天。
生:我看見了玩玩的谷穗,那是秋天。
生:我看見了雪人,我知道是冬天,我最喜歡下雪了。
【設計意圖】了解課文內容,明確學習內容
師:小結:這四幅有趣的圖和幾句優美的文字組成了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板書課題:四季)
生:齊讀課題
(二)、探究新知:
1.初讀課文
師:范讀課文。
生:看著課文,認真傾聽。
【設計意圖】感受課文的美,激發學習興趣。
2.學生自讀課文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把生字用圈畫下來。再數一數課文中有幾句話。
生:邊讀課文邊圈生字,注意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次。
【設計意圖】在朗讀自讀中認讀生字。
(2)師:出示課文中的生字,這篇課文中有不少生字,你們都會讀了嗎?(課件展示生字)
【設計意圖】直觀的感受,調動興趣。
師:這上面的字你都會讀嗎?你會讀那些生字,讀給同桌聽聽,并說說你怎么記住這個字。
【設計意圖】鼓勵合作認讀生字,交流識記方法。
師:這些生字都會讀了,請同學們起來讀一讀,并說說你是怎么記住他的?
【設計意圖】了解同學們認讀生字情況。
生:我記住了秋天的“秋”:禾+火=秋,禾、火 “秋”。
師:隨機出示生字卡片。
他說的方法真好,這就是像我們數學里的加一加。我們很快就記住了“秋”字。秋天的“秋”的“禾”就是這個字的偏旁,我們把它叫做“禾”字旁。
生:齊說“禾”字旁。
生:我記住了肚子的“肚”,“月”+“土”=肚
師:隨機出示生字卡片。
非常好,你也采用了加一加的辦法記住了肚子的“肚”。肚子的“肚”的偏旁是?
生:“月”字旁。
師:不錯。一起說一說。
生:我記住了對錯的“對”,又+寸=對。
師:隨機出示生字卡片。
生:真不錯,他還認識了“寸”字,是一個愛學習的好孩子。
生:我記住了葉子的“葉”,口+十=葉
師:隨機出示生字卡片。
生:我記住了“就”字,“驚”字的豎心旁換成北京的“京”,就是“就”字。
師:隨機出示生字卡片。
嗯,真不錯,他還知道采用換偏旁的方式記住“就”字。
生:“是”和足球的“足”特別像。
師:隨機出示生字卡片。
很好,他學會了比較記憶。
生:我記住了雪人的“雪”,雨+倒著的“山”=雪。
師:隨機出示生字卡片。
不錯,雪人的“雪”的“雨”字就是“雪”字的偏旁,它叫“雨”字頭。
生:齊說“雨字頭”。
生:我記住了圓圓的“圓”,口+員=圓。
師:隨機出示生字卡片。
真不錯,他不僅記住了“圓”字,還認識“員”字。圓形的“圓”的“口”是這個字的偏旁,叫“口字框”。
生:齊說“口子框”。
生:我發現夏天的“夏”有個自己的“自”。
師:隨機出示生字卡片。
真是個善于觀察的孩子。
生:言字旁的是說話的“說”。
生:下面有兩點的是冬天的“冬”。
師:隨機出示生字卡片。
孩子們真不錯,都能用很多辦法來識記生字。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在認識生字的同時認識新偏旁。調動孩子們學習的激情。
師:多種方法識記生字:齊讀生字、同桌互讀、比賽讀、游戲讀等
【設計意圖】在游戲活動中鞏固識字。
(3)剛才我們認識了這么多的生字朋友,現在來考考大家,看看你們記住了沒有,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
生:指名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檢查識字情況和課文朗讀情況。
(3)師:剛才我們讀了課文,讀了生字,現在誰能說說這篇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生:4個自然段。
【設計意圖】鞏固自然段的認識。
(三)、初讀讀課文,了解內容:
師生帶讀。
學生自由讀。
【設計意圖】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師:同學們剛才美美的讀了課文,你們知道一年有哪幾個季節?每個季節美嗎?
生: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
師:是呀,每個季節都很美,我們要更加熱愛我們的環境,保護好我們的環境,讓她變得更美。
【設計意圖】感受每個季節的美,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四季》中的生字和4個偏旁,大家還記得嗎?
【設計意圖】鞏固本節課學習內容
(五)、家庭作業:
回家把我們認識的生字新朋友和課文讀給爸爸媽媽聽。
【設計意圖】既是復習鞏固,同時也讓同學們感受成功的快樂。
《四季》說課稿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要說課的內容是《四季》。我將從說教材、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六個方面對本節課加以闡述。
一、說教材
《四季》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是學生學習了漢語拼音和識字(一)后的第二篇課文。這篇課文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詩歌。課文共有四句話和四幅圖,每句話配有一幅圖,本首詩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四季的特征。整首詩歌通俗易懂,字里行間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結合教材,我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能力:1會認11個生字,四個偏旁,寫好“豎彎鉤”和漢字“七”。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小節。
過程與方法:識字寫字;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秋季的美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樂于識字,初步認識漢字的形體美。朗讀感悟,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通過觀察、朗讀、想象感受秋天的美,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四、說教法學法
我們常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因此,結合本課教學目標及學情,我們采取以下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本節課,教師通過創設一定情境,播放課件和游戲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識字指導法:運用拼音識字法、分析比較法、字理識字法、猜謎識字法、拆合識字法、游戲識字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地提高識字效率。
引導朗讀法:本著“以讀為本”的教學原則,讓學生通過讀對課文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出感情,感受到語句的優美。
在對待學生的學習上,我們以學生的“學”為教學的出發點,讓學生放開手腳,積極參與,大膽求索。本課我們指導學生用如下方法進行學習:
朗讀感悟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熟讀。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節課,教師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感受文中蘊涵的情感。
自主探究法:明確學習任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這節課,我們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學習語文。課堂上注重語言訓練,通過朗讀、背誦和說話,實現語感積淀,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中所描繪的生動形象。總之,教學中努力為學生營造和諧、平等、愉悅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生自主、自信的學習品質。
五、說教學過程
本課時我們設計了四個環節:(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三)指導朗讀,感悟秋景(四)指導寫字,趣味作業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創造好的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思考、主動發言。于是,開始上課時,教師繪聲繪色地告訴學生大自然媽媽有四個漂亮的女兒,然后讓學生欣賞美麗的風景圖,學生邊欣賞教師邊配樂介紹,從而引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并板書。這種情境的創設,能讓學生從直觀上感受到四季的美麗,從而激發他們對四季的探索和好奇心。“春、夏、秋、冬”四個字中有三個字都是本課的認讀字,所以教師邊板書邊指導孩子識記,并認識禾字旁。告訴孩子“春、夏、秋、冬”就是一年中的“四季”,板書課題“四季”。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在學生初讀課文之前先欣賞課文的動畫視頻,然后讓學生說說你都看到了哪個季節的什么景物?學生邊匯報教師邊貼圖。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因為新課標中強調了培養低年級學生傾聽的能力以及觀察的能力,同時有趣的動畫還可以激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初步調動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后,老師讓孩子們自讀課文,借助拼音認識生字,并把認讀字多讀幾遍。這樣設計目的是為接下來的識字教學奠定基礎。識字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因此我們設計的識字教學的環節一共有三部:1.拼讀生字,記音。2.認讀生字,記形。3.卡片識字,鞏固。
1.拼讀生字,記音。教師巧妙的把本課的生字按照兩拼音節、三拼音節以及整體認讀音節分成三類,先讓小老師帶大家拼讀,然后請學生觀察發現,進行總結歸類。這樣既鞏固了剛剛學過的拼音知識,又讓學生記住了字音,達到教學無痕的效果。
2.認讀生字,記形。教師讓學生開火車認讀不帶拼音的生字,然后交流識字方法,記住生字的字形。先用“對”字舉例,鞏固加一加的識字方法,然后用同樣的方法記住“肚、就、說、葉、圓”五個字。指導學生用猜字謎的方法學習“雪”字,用“比一比”的識字方法學習“是”字,學完總結學過的識字方法。同時還要指導學生認識“月字旁、大口框和雨字頭”三個偏旁。在識字的同時讓學生練習組詞,造句。體現了語文的工具性的特點。
3.卡片識字,鞏固。教師用富有童趣的語言創設情境:瞧,調皮的生字寶寶和大家玩起了捉迷藏,藏到了兒歌中,你們能猜出每個數字后面藏得都是誰嗎?快把它們找出來排排隊。讓學生們邊動手邊動腦,在玩中學,學中玩,符合低年級的學情特點。
(三)指導朗讀,感悟秋景
由于本課的四個小節結構相似,因此我們在教學時打破一貫從頭到尾按順序、一成不變的教學傳統,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說說現在是什么季節,你從哪看出來的?從而引出第三小節的學習,也就是學習秋天的美景。朗讀感悟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我們在教學中讓學生采取多種形式的朗讀,來感悟秋天的美。教師先指名讀第三小節,然后讓學生找找這一小結描寫了秋天的什么?學生會找到“谷穗”。谷穗是什么樣的?學生會找到“彎彎”。教師板書“彎彎”。我們的教學面對的是剛入學的六、七歲的孩子,學生缺乏生活經驗,對兒歌中所涉及到的“谷穗彎彎”不太容易理解,教師結合實物圖片進行教學,直觀明了,并指導用疊詞的好處。再通過教師范讀,指導學生讀好“谷穗彎彎”。語文學習落實了“讀”,還要讓學生學會運用,教師出示秋天的石榴的圖片,讓學生也練習使用疊詞,說說石榴怎么樣,張揚學生個性,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然后教師讓學生找找這一小節中還有哪個詞說谷穗彎?學生會找到“鞠著躬”。教師讓學生一起做做鞠躬的動作,體會谷穗是因為顆粒飽滿太沉了,所以壓彎了腰,再通過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平時給老師鞠躬是在感謝老師的辛勤培育,從而體會出小谷穗是在給農民伯伯鞠躬,感謝農民伯伯這一深層含義。動作表演,既有趣又生動,符合低年級兒童好動、好玩的特點,這樣能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他們感覺到樂在其中。接著教師讓學生體會谷穗的心情,并帶著開心、自豪的語氣讀谷穗說的話。最后師生合作朗讀這一小節,再背誦。
(四)指導寫字,趣味作業
寫字指導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另一個重點,孩子剛剛接觸寫字,因此教師一定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學會觀察筆畫,占格,進而寫好字。本節課教師先讓學生觀察“豎彎鉤”的寫法,然后再由淺入深觀察“七”的寫法,教師指導書寫。在寫字時還要提醒孩子正確的寫字姿勢,然后教師對學生的字加以展示評價,并修改。
本節課教師設計了兩個趣味作業,讓學生二選其一,體現了作業的趣味性和創新性。
六、說板書設計
本課的板書,我們追求言簡意賅,用圖片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適合低年級學生的學情特點。
在整堂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多以啟發式教學為主,讓學生在課堂上實現兩個轉化,也就是學生切實把書本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接著又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和品德。使之實現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今天我就說到這里,不當之處懇請領導老師批評指證。謝謝大家!
看了“四季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