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jié)之逍遙游
逍遙游通假字
1、 北冥有魚
2、 小知不及大知
3、 湯之問棘也是已
4、 此小大之辯也
5、 而征一國者
6、 而御六氣之辯
逍遙游古今異義
1、 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2、 雖然,猶有未樹也
3、 三餐而反,腹猶果然
4、 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5、 野馬也,塵埃也
6、 小年不及大年
7、 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
逍遙游詞類活用
1、 而后乃今將圖南
2、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3、 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
4、 彼于致福者
逍遙游特殊句式
1、 此小大之辯也
2、 《齊諧》者,志怪者也
3、 窮發(fā)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4、 翱翔蓬蒿之間
5、 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
6、 眾人匹之
7、 而莫之夭閼
8、 彼且奚適也
9、 奚以知其然也
10、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逍遙游 一詞多義
1、 志
《齊諧》者,志怪者也
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博聞強識
2、 窮
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
復(fù)前行,欲窮其林
振固窮,補不足
窮根窮底
3、 以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以八千歲為春
奚以知其然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
4、 息
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長太息以掩涕兮
晚有兒息
5、 名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隳名城,殺豪杰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名列前茅
拓展: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一、基本方法:直譯和意譯。
文言文翻譯的基本方法有直譯和意譯兩種。 所謂直譯,是指用現(xiàn)代漢語的詞對原文進行逐字逐句地對應(yīng)翻譯,做到實詞、虛詞盡可能文意相對。直譯的好處是字字落實;其不足之處是有時譯句文意難懂,語言也不夠通順。
所謂意譯,則是根據(jù)語句的意思進行翻譯,做到盡量符合原文意思,語句盡可能照顧原文詞義。意譯有一定的靈活性,文字可增可減,詞語的位置可以變化,句式也可以變化。意譯的好處是文意連貫,譯文符合現(xiàn)代語言的表達習(xí)慣,比較通順、流暢、好懂。其不足之處是有時原文不能字字落實。 這兩種翻譯方法當(dāng)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二、具體方法:留、刪、補、換、調(diào)、變。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國號、年號、度量衡單位等,翻譯時可保留不變。
“刪”,就是刪除。刪掉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比如“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沛公的侍衛(wèi)樊噲。“者也”是語尾助詞,不譯。
“補”,就是增補。(1)變單音詞為雙音詞;(2)補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補出省略了的語句。注意:補出省略的成分或語句,要加括號。
“換”,就是替換。用現(xiàn)代詞匯替換古代詞匯。如把“吾、余、予”等換成“我”,把“爾、汝”等換成“你”。
“調(diào)”就是調(diào)整。把古漢語倒裝句調(diào)整為現(xiàn)代漢語句式。主謂倒裝句、賓語前置句、介賓后置句、定語后置句等翻譯時一般應(yīng)調(diào)整語序,以便符合現(xiàn)代漢語表達習(xí)慣。
“變”,就是變通。在忠實于原文的基礎(chǔ)上,活澤有關(guān)文字。如“波瀾不驚”,可活澤成“(湖面)風(fēng)平浪靜”。
三、古文翻譯口訣
古文翻譯,自有順序,首覽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題,搜集信息,由段到句,從句到詞,
全都理解,連貫一起,對待難句,則需心細,
照顧前文,聯(lián)系后句,仔細斟酌,揣摩語氣,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詞句之間,聯(lián)系緊密。
若有省略,補出本意,加上括號,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譯,人身稱謂,依照貫例,
“吾”“余”為我,“爾”“汝”為你。省略倒裝,都有規(guī)律。
實詞虛詞,隨文釋義,敏化語感,因句而異。
譯完之后,還須仔細,逐句對照,體會語氣,
句子流暢,再行擱筆。
看了“高一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jié)之逍遙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