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競爭教學設計 合作競爭說課稿
《合作競爭》教學設計
知識與能力:使學生認識到在社會生活中競爭與合作都是必不可少的,競爭與合作在激發個人潛能和加快社會進步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引導學生鍛煉頑強的毅力和樹立堅定的信心以面對生活中的競爭和挑戰,善于把競爭的壓力轉化為動力,力爭上游,懂得以正當的方式參與競爭;同時學會與人合作,鍛煉合作能力與技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競爭意識,具備參與競爭、迎接挑戰的勇氣和信心,鍛煉能夠面對競爭中的挫折與失敗的良好心理素質,形成正當參與競爭的品質;使學生形成寬容他人、欣賞他人的胸懷,培養樂于與他人合作的品質,形成關心集體、重視集體榮譽、為集體作出貢獻的精神。
二、學習重、難點分析:
重點:認識競爭,以正確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面對競爭;鍛煉學生合作能力與技巧,形成合作意識,培養合作精神。
難點:怎樣以良好的心態面對競爭中的挫折與失敗;處理好競爭與合作的關系。
三、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 引出課題
我們這一課就來學習《競爭與合作》,希望通過本課的學習,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有一點幫助。
(環節1)感受競爭尋找生活中的競爭(可尋找科技競爭、人才競爭、商業競爭、體育競爭、學業競爭等方面的事件;可以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故事,也可以是自己的親身經歷。)
通過學生講述自己經歷過的,看到過的,聽到過的競爭的事例,感受競爭時時處處存在,構成社會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
對于學生提出的一些例子,進行一步步解析,引導出引入競爭就獲得動力,取得進步。競爭使每個人全力以赴地參與和爭取,以實現互相促進、共同進步。延伸到集體與國家社會,小到人與人的競爭,大到國與國的競爭,只有競爭才能催人奮進,催國富強。要樹立競爭的意識。
(環節2)學會競爭《人生AB劇》
通過選擇,加深對各種不良競爭心態的弊端的認識,自我反省,學會以正確的心態和做法面對競爭,清晰面對競爭的壓力我們應該怎樣做?只有敢于競爭,善于競爭,才能不斷完善自己,超越別人。
(環節3)團結合作《五指爭功》
(活動目的:從學生喜愛故事出發,引發學生的興趣。揭示主題——在競爭中還要學會合作。)
在許多情況下,個人的能力的充分發揮,還需要依靠集體的合作。正如泰戈爾所說:“唯有具備強烈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并創造文明”。
例舉團結合作的事例,體會團結合作的重要性。
(環節4)實踐體驗 《集體造句》
培養競爭與合作能力,“一朵鮮花開不出美麗的春天。”孤單的競爭是無力的,競爭呼喚合作。
課堂小結
《合作競爭》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
我是xx,我今天說課的課題是《合作!競爭!》,下面我從教學理念、教材、教法學法、學情、教學過程,教學反思六個方面進行設計說明。
第一部分:說教學理念:
本課依據的課程標準是“我與他人的關系”中的“交往與溝通”:“理解競爭與合作的關系,能正確對待社會生活中合作與競爭,養成團結合作、樂于助人的品質”。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把學生看成是思想品德的共同創造者。
第二部分:說教材分析
(一) 本課的地位及作用:
《合作!競爭!》是人教版八年級(上)思想品德第四單元第八課第一框題的內容。主要解決學生如何競爭與合作,即方法的問題,同時對學生掌握人際交往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對前面的內容做了進一步的延伸。
(二)本課的三維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活動,促使學生學會在合作中敢于競爭、善于競爭、享受競爭;嘗試在競爭中愿意合作、善于合作、享受合作;并在學習如何競爭與合作的過程中,學會如何做人。
能力目標:通過活動鍛煉同學之間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的能力,促成學生把握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的技能。
知識目標:通過教學與活動,使學生認識什么是合作中競爭以及什么是競爭中合作。
(二) 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在學習如何競爭與合作的過程中使學生學會如何做人,學會如何處事是本課的重點與難點。
因為21世紀是充滿競爭的世紀。從小就應該培養學生能夠正視競爭、勇于競爭、關于競爭的勇氣和能力。21世紀又是一個充分合作的世紀,必須從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因此將這個問題作為本節課的難點。
第三部分:說教法與學法
(一) 教法:這一課屬于知識課型,教學是以自主、合作、探究法為主,通過創設情境,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尋找答案。
(二) 學法:師生互動,合作探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通過閱讀思考、小組討論等手段掌握相關知識。
第四部分:說學情分析
競爭與合作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不少學生并不善于競爭和合作。一方面,不理解什么是競爭,另一方面,不知道如何去競爭。而現在家庭大多為獨生子女,與人合作的能力很欠缺。一方面,不少學生身上自我中心的傾向較為明顯,唯為獨尊,另一方面,即使有合作意向,不少學生也不知道怎樣去合作。
第五部分:說教學過程
我在本課設計了三個板塊。
第一板塊: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葉圣陶先生說:“入境始于親”為了調動學生的興趣更好地體現本學科---時代感強的特點,在新課導入中,我利用中國女排奪冠的圖片進行導入。
師:同學們請看這個是什么圖片?(出示中國女排奪冠的圖片)提出問題:中國女排的奪冠是競爭的結果? 還是合作的結果?或者是……的結果?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合作!競爭!》
設計意圖:因為聯系時代熱點是本學科的教學脈搏,通過中國女排奪冠的圖片進行導入,吸引了學生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明了要與競爭對手共同進步,由此引出課題《合作!競爭!》
第二板塊:探究新知 解決問題
一、在合作中競爭
1、 競爭與合作的關系
由導入的事例來直接來論證它們的關系。
設計意圖:通過實事熱點來指出合作與競爭不是水火不容的關系,而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樣能調動學生的興趣,很容易解決這個問題。
2、在合作中競爭的內涵及意義
由八年級5班的同學在合作中競爭來論證在合作中競爭的涵義進一步指出其意義。
設計意圖:這節課是知識課型,內容有些枯燥所以用事例來論證,調動其思維從而很容易的解決問題。
3、在合作中競爭的目標
解決這個問題,我設置了一個問題,讓學生通過小小的討論來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的設置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思維,從而指出取長補短、攜手共進,是我們在合作中競爭的目標。
4、 在合作中競爭,不以成敗論英雄
在這個問題里,我設置了王楠和張怡寧在28屆雅典奧運會的事例。
設計意圖:通過設置王楠和張怡寧的事例,讓同學們在感動之余明確只要“盡其所能”,就該問心無愧。
二、在競爭中合作
1、在競爭中合作的意義
讓學生閱讀關于“一場不該輸的比賽”材料,由學生談談為什么巴西隊會輸得心服口服?
設計意圖:充分發揮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在分析的過程中明確要在競爭中充分發揮合作的作用。
2、在競爭中合作的原則及真諦
由奧運雙人滑冰冠軍張丹、張浩的事例進行論證。
設計意圖:由奧運雙人滑冰冠軍的事例,吸引學生的興趣,而且很充分的論證出“雙贏”的原則。
3、應處理好與他人的關系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設置了學生身邊的事例,讓學生談自己的做法,由此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聯系學生實際是思品課教學的又一特點,所以我設計了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的做法,使他們聯系自身,更覺親切從而自然而然的掌握了相關的知識。
4、形成團隊精神
在這里設置五個手指的故事,學生認真閱讀,教師出示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故事情節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拓展了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并體會團結協作的精神。
第三板塊:梳理提煉 情感升華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是思品課教學的特點,為了明了學生是否掌握相關的知識,并具體到生活和學習中的運用,我設計聯系學生自身實際的練習題。然后我通過教師寄語“在這里老師希望我們同學學會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發揚團隊精神,成為本學校成績好,紀律好,品德好的班級,而這些需要我們每名同學的共同努力。”最后在《眾人劃槳開大船》音樂聲中結束本課。從而達到升華主題。
第六部分:小結新課
當今社會充滿著激烈競爭。競爭需要合作,我們不僅要錘煉自己競爭的本領,更要學會“在競爭中合作”的精神。我們只有正確認識合作與競爭的關系,才能正確對待合作競爭。在合作競爭中,我們要處理好自己與他人的關系,要學會欣賞他人、學會理解和原諒別人,在競爭中合作,還要培養自己具有精誠團結的團隊精神。要認識到,個人的成功不是最終的成功,團隊的成功才是最終的成功。
看了“合作競爭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