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考試技巧
一、考試題型穩中有變
1、分值增大
幾年來中考政治滿分都是50分,今年被調高到80分,提升了政治學科在中考總成績中的比重,是應該引起考生和家長足夠重視的一門學科。
2、題型變多
中考政治依然維持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大基本題型,但選擇題進一步細化,分為Ⅰ類和Ⅱ類。選擇題Ⅱ是不定項選擇,是今年新出現的題型,屬于“拉分題”,考生要給予過多的關注。非選擇題涉及的范圍很廣,有簡要回答、圖表分析、活動設計、現象分析、參與實踐等形式,是考生得分和失分的主陣地,是復習的重點。
3、題量放大
分值增大必然引起題型、題量的變化。單項選擇題20題增加到25題,每題1分計25分。不定項選擇題5題,每題2分,計10分。主觀性試題由去年的30分增加到45分,凈增15分,以往有三大題組成,今年估計增加到五大題,由于題量放大,這樣考點涉及得更多,覆蓋的知識面更寬更廣。
二、走進考場注重技巧
中考政治題單選題相對穩定,但主觀題每年的題型都在更新,很難把握,對考生的要求也很高。在應試過程中,考生可以做到:
1、靈活運用解題方法
單選題只要理解到位,得分率較高,不要輕易失分。根據中考判分規則,錯選、多選不給分,少選且正確酌情給分,對沒把握的選項建議不要選擇,不要去碰運氣,能拿一分是一分。做主觀題堅持四要:一要審清題意,找出關鍵詞;二要知識點定位準確;三要聯系材料論述;四要注意表述清晰。特別提醒同學們不能大段地摘抄書本,也不能拋開書本自己純粹杜撰。
2、適當借用備考資料
依據中考政治的政策,建議考生將教材和自己整理的備考資料帶入考場,必要時進行查閱。在選擇題中有些記不太清楚或模糊的觀點,可以翻閱書本查對,確保不丟分。但不能完全依賴書本,動不動就查書,這樣容易浪費有限的時間。對主觀性試題,如有相近的題目,主要參考備考資料的解題思路,必要時可以直接將備考資料中的部分答案進行移植。
初中政治學習方法
學好政治基礎知識
中考思想品德反對死記硬背,強化考查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應用能力,降低了識記的題量和分值,但不是不要求識記,更不是削弱對基礎理論知識的考查。其實,能力的考查中蘊涵著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更何況,在目前的政治試題中,75%以上的測試點仍是直接考查學生對所學基礎知識的識記、理解和運用。
學會做政治題
開放性試題的答案的根在教材中,只是需要考生按命題要求對教材知識進行重新組織罷了。基礎知識是能力的前提和基礎,能力是基礎知識的提高和升華,離開基礎知識談能力,便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記好政治筆記
常言道,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不動筆墨不讀書。學習中對比較抽象的問題,如觀點、概念及概念間的關系等,理解起來往往有一定的難度。
相對而言,每個人的思維在廣度或深度上都存在不足,在對某個問題的理解上都可能不夠全面。因此,要求學生在聽老師進行全面講解時要記自己還沒認識到的方面。特別是要記下如何審題、如何分析、如何同教材知識聯系等方法與技巧。
做好政治課后小結
考試過后進行學會小結,有助于學生今后學習成績的提高。每次卷子發下來,就要弄清每個類型考題得失的分數。如選擇題得失分數,辯析題得失分數,分析說明題得失分數等。并重點弄清失分的原因:是知識和能力方面,如對基本概念和基本觀點的理解、記憶是否正確,解題的思路和方法是否得當,還存在哪些不理解的問題等。
要關注時事政治
中考試題大都以重大時政和社會熱點及最新材料為背景,從不同角度緊密聯系國際、國內社會生活中的重大現實問題提出問題,目的在于考查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復習時,我們要積極關注國家建設、科技、社會發展中與初中學生實際生活貼近、與考點內容相關的社會熱點問題。
中考政治復習沖刺要點
1.復習要點
1.基礎知識要理解
政治是一門一定要在選擇題部分保證全對的科目,因為政治選擇題一般比較簡單,基本理解知識就可以了。
2.搭建知識框架
在基礎知識上形成知識網絡,在考試時遇到相關題目,都能調出知識網絡,看是否與材料有聯系,留下有聯系的即可。這樣可以限度降低丟點的可能。
當然,除此之外一些適當的總結也是必要的。
3.借助老師形成答題思路
除了知識記背,政治非常強調答疑。
老師們的答題技巧、解題思路都是很豐富的,在平時的講解試卷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老師的思路,以及總結一些答題技巧。這些在考試中,對我們是會有很大幫助。
2.選擇題策略
選擇題要取得高分,要做到兩點:知識積累+解題技巧。
要掌握解題技巧,首先要清晰基本的出題類型,這樣有助于我們在復習的時候會養成對知識點進行出題預測的意識,并且有利于我們對知識點的關鍵點的掌握。
然后,針對不一樣的題型,我們就要掌握對應的解題思路。
中考政治選擇題的出題基本類型基本為以下8種:
1、概念類選擇題
主要考查對概念的準確理解和把握。
技巧:命題者常在語言的表達上做文章,所以解題的關鍵在于分析比較選項,找出命題中的“陷阱”。正確選項多是立足于對概念內在本質的把握。
例如: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機關是:()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B.人民代表大會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D.國務院
答案為:A
2、選擇題
在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其他選項雖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夠全面或不合題意而不能成為選項。
技巧:先根據題干要求確定好題目的邏輯推理關系,然后運用優選法,逐個比較、分析備選項,找出答案。謹防以偏概全,或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3、組合式選擇題
此類題目是將同類項按一定關系進行組合,通常在題干中列出三組或三組以上的歷史知識,并冠以數字序號,然后分解組成備選項。也可以構成否定形式,可據題意從選項中選出符合題干要求的應該否定的一個組合選項。
技巧:用選基法,首先選定一個絕對正確或絕對錯誤的答案為基點,然后順藤摸瓜,最后正確作答。
4、比較選擇題
題干把具有可比性的事件或現象列出,在備選項中列出一個或幾個相同或不同的,請你選出符合或不符合題意的。
技巧:把握題意,認清選項中的細微差別。
例如(多項選擇):伴隨著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發展,政治文明建設也在不斷推進。以下能體現政治文明的發展的是:()
①、廣大人民積極參與民主選舉和民主監督
②、參與國家和社會管理的渠道不斷擴展
③、不斷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④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C
5、逆向選擇題
此類選擇題通常要求選出與材料不符的選項。其特點是題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無”“沒有”“不正確’等詞語。
技巧:要特別注意逆向思維。
6、因果類選擇題
原因大致可分為根本原因和具體原因:根本原因是指導致事件發生的必然因素,是相對穩定的。具體原因是指影響事件發生的偶然因素,是多變的。
技巧:仔細審題干,弄清是由原因選結果還是由結果選原因;弄懂選項表示的真實意思。
7、程度型選擇題
題干中,多有“主要”、“重大”、“重要”、“最主要”“最重大”“最重要”等表示程度的副詞和形容詞。
技巧:解題時應先根據題干要求,確定好題目的邏輯思維關系,運用優選法,逐個比較、分析備選項,找出答案。解答此類題目應注意避免以偏概全,或者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8、材料型選擇題
材料選擇題是近年來試題能力考查較為全面而靈活的一種選擇題。
技巧:獨立思考,處理材料,準確理解,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