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焦慮彌漫當前社會閱讀練習及答案
《文化焦慮彌漫當前社會》閱讀材料
④當今的中華民族文化,應該是整合了56個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的一個整體,當代中華文化應該有一個廣采博納的大氣魄,我國各民族應該相互借鑒,互補共生。而如果僅僅聚焦在一些漢學典籍和孔孟之學上,將它視為中華文化的全部,漠視其他民族的文化和漢族民間文化,那只會陷于抱殘守缺的民粹主義和狹隘的文化保守主義的誤區,不可能建構起中國56個民族都認同的文化意識和中華民族的文化凝聚力,不可能形成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文化格局和氣度。
⑤任何一個民族和國家,應該有一種寬廣的視野和博大的胸懷,應該有世界眼光、全球眼光,謙虛好學。當年魯迅、胡適這一代中國精英大力引進西方文化的德先生(民主)和賽先生(科學)等,催生了中國的新文化運動,全面改革了中國的教育內容和體制機制,裨益了當今無數的中國人,培養了很多能與世界對話和競技的現代中國知識精英。如今,我們在為國憂心、為族憂患的文化焦慮中,不能把眼光僅僅盯在自己已有的文化傳統上,老想著要不分良莠地一股腦繼承過去的文化傳統。
⑥任何一種文化,只有如活水長流,才會有生命力。文化焦慮促使我們憂患和反思,但我們的這種焦慮,應促使我們有準確理性的文化自覺,催生不失根本又匯聚百川、廣采博納的當代中華民族文化。 (選自《人民論壇》,有刪改)
《文化焦慮彌漫當前社會》閱讀題題目
1、當下傳統文化的復興和教育存在誤區,下列不屬于 誤區的一項是(3分)( )
A.把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等同于儒家古典文化。
B.把國學教育等同于儒家古代典籍的教育。
C.把歷史文化遺產等同于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D.把國學等同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全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3分) ( )
A.外來文化的不斷涌入,使中國城鄉的很多歷史文化遺產以及大量的人文景觀不斷 消失。
B.當下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和教育是在文化焦慮和文化憂患的大背景下進 行的。
C.魯迅、胡適等催生了中國的新文化運動,他們是有著寬廣視野和博大胸懷的中國 精英。
D.任何一種文化,如果只是一味地自戀,抱殘守缺,不會廣采博納,那就無法得以 發展。
3.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3分) ( )
A.外來文化的涌入是文化焦慮產生的原因之一,且這種文化焦慮彌漫在當 代中國社會,表明中外文化之間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沖突。
B.諸多專家學者對待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態度是保護、傳承,缺少學習、創新,這 說明他們的文化焦慮和文化憂患有局限性。
C.從新文化運動的成果和影響來看,當代具有文化焦慮感的專家學者們應該學 習魯迅、胡適等一批新文化運動先驅的眼光和意識。
D.中華民族文化是整合了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整體,因此專家學者應致力于 儒家文化及其他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和教育。
《文化焦慮彌漫當前社會》閱讀題答案
1、C(無中生有)
2、A(不斷消失的原因是舊城改造和農村模仿城市的時尚建設)
3、D(致力于儒家文化錯,儒家文化是漢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根據作者觀點,漢族的民間文化也不應漠視。)
看了“文化焦慮彌漫當前社會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