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支付焦慮打了誰的臉閱讀答案
《網絡支付焦慮打了誰的臉》閱讀材料
但這次把板子全打在公眾身上也未免偏頗。用戶的擔憂主要來自于購物清單和好友關系,這兩項數據太容易遭到泄露。事實上,用各種方式竊取用戶隱私數據已成為網絡黑色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拿購物清單來說,不管是電商平臺、快遞公司,還是手機和電腦所遭遇到的釣魚網站和木馬病毒,都有方法拿到這些數據。況且,包括機票改簽、淘寶退貨冒充公檢法等“指名道姓”的社工詐騙頻頻見諸報端,也讓公眾對基于隱私數據的安全服務方式難言信心。由此可見,對用戶隱私數據保護的薄弱正是網絡信息安全必須突破的“瓶頸”。從這一點來看。公眾對互聯網支付的信任感,依賴于整個互聯網安全環境的改善和個人隱私數據保護的進一步加強,而這個問題的解決,依然有賴于監管、產業和專業廠商等幾方面形成合力。
不過,盡管面對這樣的大環境,但在教育用戶之外,互聯網支付平臺仍可有所作為,特別是可以借鑒傳統銀行信用卡的面密支付機制。比如,信用卡如遇盜刷,24小時內可申請追回。互聯網支付平臺能否實現這一功能?互聯網帶來的數據化讓支付平臺相比傳統場景有了更多在技術上提升風控水平的空間,但這些創新與嘗試是否能真正形成一個為用戶所知的,涵蓋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有效服務用戶的安全機制和賠償措施,目前并不明確。
說到底,互聯網的安全與便利是一對矛盾,過于強調安全,將讓產品的實用性難以保障??紤]到多種支付場景的復雜性,在當前的網絡安全形勢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來保護用戶,同時加強用戶教育,將是解決這一矛盾、真正提升用戶安全感的關鍵。
(選自《經濟日報》2017.1.13,有刪改)
《網絡支付焦慮打了誰的臉》閱讀題目
7.下列對公眾產生“網絡支付焦慮”根本原因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網絡支付與公眾生活聯系緊密,己成為公眾處理財產的一個重要渠道。
B.公眾不太了解互聯網平臺的安全創新,對網絡支付安全性缺乏信任感。
C.網絡支付平臺在推出新產品和服務時,對用戶做產品安全性教育不夠。
D.整個互聯網環境存在著信息不安全的問題,對用戶隱私數據保護薄弱。
8.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網絡支付平臺要消除網絡支付的安全問題,需要不斷提高風控系統安全等級。
B.公眾對網絡支付安全性缺乏足夠的信心,原因是網絡支付平臺不夠“靠譜”。
C.互聯網支付平臺可以借鑒傳統銀行信用卡的面密支付機制以提升風控的水平。
D.要公眾提增對網絡支付平臺的信心,就需要創新制度以保護用戶的信息安全。
9.結合本文內容,談談消除“網絡支付焦慮”的主要方法。(4分)
《網絡支付焦慮打了誰的臉》閱讀答案
7.D(3分。ABC三項是公眾產生“網絡支付焦慮”的原因,但并非根本原因,因為“對用戶隱私數據保護的薄弱正是網絡信息安全必須突破的‘瓶頸’”)
8.B(3分。主要是公眾對互聯網平臺的安全創新并不了解)
9.①監管、產業和專業廠商等方面要形成合力,改善整個互聯網安全環境和加強個人隱私數據的保護(打造安全的網絡支付環境);②在當前網絡安全形勢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來保護用戶;③加強對用戶的教育,增強公眾對網絡支付安全性的信心。(4分。每點1分,答對3點給滿分)
看了“網絡支付焦慮打了誰的臉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