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二胡閱讀答案
《流浪的二胡》閱讀材料
《二泉映月》的音符如泉眼汩汩滔滔,我們知道那流浪著的該是一種無奈;《病中吟》的曲調(diào)如淚水緩緩流出,我們知道那流浪著的分明是一種悲涼;《良宵》的節(jié)拍如思念濃濃籠罩,我們知道那流浪著的更是一種徹骨的滄桑。二湖流浪著一種悲涼和困頓、一種滄桑和無奈。不是二胡的流浪、音樂的流浪,那樣的流浪是一個靈魂的流浪,一方水土的流浪;那樣的流浪是一個時代的流浪、一個民族的流浪。
流浪的二胡總要催生眾多流浪的心靈,催放眾多流浪的花,瞎子阿炳便是一個極致。然而在江南,在青石小弄臺門深,烏瓦粉檐廊棚長遍地市肆的江南,在春草池塘蛙鼓稠,鶯雛聲里碧禾濃處處鄉(xiāng)野的江南,類似因了二胡而流浪的心靈和生命又何止阿炳呢?在我的故鄉(xiāng),四歲失明,自幼父母雙亡的孫文明,十二歲時便從故鄉(xiāng)的曹娥江邊出發(fā)漂泊江南,顛沛流離中,他的二胡響徹了大半個江南。《流波曲》《四方曲》《人靜心安》,使他由一個民間流浪藝人,走上了上海音樂學(xué)院民樂系講授二胡的講臺。而流浪了一輩子的孫文明,最終還是積勞成疾地客死于異鄉(xiāng)上海。從阿炳到孫文明,到江南市肆和鄉(xiāng)野里眾多生生滅滅的流浪的靈魂,都體現(xiàn)了一種忍耐和堅韌、一種奮進和抗?fàn)帯N覀械爻姓J,在江南的絲竹里,二胡也許最具有悲劇性格。
一方水土的精靈,一盈風(fēng)情的血脈,器樂是一個時代一種文化的魂魄。而流浪是生命另一種鮮活的姿態(tài),這種鮮活的姿態(tài)永遠都不能消解。
《流浪的二胡》閱讀題目
1.作者在文章的第(2)自然段把“馬頭琴”“嗩吶”“二胡”放在一起來寫,這是想表明一個什么樣的觀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的第6段說“瞎子阿炳便是一個極致”,這里的“極致”在文中含義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標(biāo)題為“流浪的二胡”,請結(jié)合全文,概括“流浪”的兩層含義。
(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對這篇文章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
A.《流浪的二胡》是詩的散文,是散文詩。語言優(yōu)美形象,句式錯落有致,修辭手法多樣。
B.二胡在江南絲竹中最具有悲劇性格,最能表達墨客騷人、顯貴官宦的不平心聲。
C.“是一個時代的流浪,一個民族的流浪”這句話的意思是,二胡曲所表達的那種無奈、悲涼和滄桑是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寫照。
D.作者提到了故鄉(xiāng)的孫文明,他走上了上海音樂學(xué)院的講臺,而使二胡民間的純粹性得以喪失,這就是他的悲劇性。
E.這篇散文揭示了二胡的地域性、社會性和時代性,記人清晰、敘事精當(dāng)、情節(jié)曲折,低沉、悒郁的感情貫串全文。
《流浪的二胡》閱讀答案
1.答案意思應(yīng)當(dāng)與文章第(7)節(jié)第一句話相關(guān),參考答案:一方水土和風(fēng)情,孕育著一方樂器的生長。或:樂器是時代和地域文化的魂魄。
2.阿炳是眾多因二胡而出名的流浪藝人中最出色的。
3.(1)是一種悲苦和困頓,一種滄桑和無奈(2)是一種忍耐和堅韌,一種奮進和抗?fàn)帯?/p>
4.AC
看了“流浪的二胡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