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蘇軾閱讀答案
《江湖蘇軾》閱讀材料
在宋朝的文人中,只有他永遠屬于江湖,一如他文中的鶴,瀟灑地展展翅,從宮廷里飛出,飛望“西山之闕”,與白云相逐,與江湖為伴,率性而行,自由自在,永遠活在青山綠水之間,活在詩詞歌賦之中,活在民間傳說里,千余年了,苦則苦矣,卻風(fēng)流,瀟灑。
他少年得志,名士風(fēng)流,很有一些同年和詩酒唱和的朋友,再加上他的名頭,只要他愿意,只要他稍作暗示,就會重新回到那個金碧輝煌的地方,避免漂泊之苦。可他不,他愛看云起云涌,愛看滄海落日,愛風(fēng)餐露宿。至于那個汴梁,讓給那些爭名奪利客,讓他們?nèi)幒昧恕6瑢儆诮?/p>
其實,應(yīng)該說,是江湖屬于他。他可能不知道,歷史早已安排好了蘇州、杭州、赤壁,在等著他,等著他的到來,大筆一揮,江海生色。
于是,他聳聳肩,抖落了身上所有的光環(huán),包括身份、地位和自己的翰林錦袍,一身輕松,走向江湖。從此,朝廷上少了一個歌功頌德的詞臣,歷史上多了一個空前絕后的文學(xué)大師。
他是一位文人,他更是一位智者,一位哲人,他把自己淡定之后的心情告訴我們,同時,也點化著我們。
面對世俗的成功失敗,他竹杖芒鞋,輕輕一笑,道“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
面對瘴癘之地,他吟詩道“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讓我們在艱難的環(huán)境中想起這話,總會粲然一笑,煩惱頓失。
親人相別,骨肉分離,是人生最悲戚的事,江淹說:“黯然消魂者,唯別而已矣。”但在那個遙遠的夜里,最重感情的詩人卻說出了那句極具哲理的話,“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是啊,既然這是常識,我們就應(yīng)該看開些,互相保重才是啊。
至于功名,詩人看得更淡,“是身如虛空,誰受毀與譽”,面對榮辱名利的蘇東坡,此時一如一輪皓月,冰清玉潔,通體透明:瀟灑如春風(fēng)花雨,青天白云;自然如雪映梅花,水流石上。
這就是蘇東坡,中國人的蘇東坡。
《江湖蘇軾》閱讀題目
【小題1】結(jié)合蘇軾的思想情懷來看,你認為“人”應(yīng)該怎樣生活,怎樣才能稱為“人”?
【小題2】(8分)(1)怎樣理解文中“江湖”一詞的含義?(2分)
(2)作者說“他屬于江湖”,又說“江湖屬于他”。對此,你如何理解?(6分
【小題3】文中說“這個人,就是蘇軾,中國的文人蘇軾。”“這就是蘇東坡,中國人的蘇東坡。”結(jié)合文意,“文人蘇軾”和“中國人的蘇東坡”各強調(diào)什么?(6分)
【小題4】將“庶幾乎西河、南陽之壽”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江湖蘇軾》閱讀答案
【小題1】(4分) 面對艱難的環(huán)境,面對榮辱名利,面對悲歡離合,面對成功和失敗能
夠保持一份淡定與灑脫。
【小題1】(1)(2分): 與宮廷、官場、名利場相對而言,指自然和世俗世界。
(2)(6分)
他屬于江湖: 蘇軾不屑爭名奪利;運離官場,身處“江湖”之中,他才能盡現(xiàn)自由、率性的氣質(zhì),才能保持灑脫、淡薄的情懷。
江湖屬于他: 蘇軾的詩詞歌賦,使自然景觀、歷史名勝增輝生色,具有一種獨特的文人氣息。從這個角度說“江湖屬于他”。
【小題1】文人蘇軾: 贊揚了蘇軾所具有的文人氣質(zhì)、智慧和情懷 。
中國人的蘇東坡: 強調(diào)蘇軾的淡然與灑脫的情懷對后世中國人的影響。
【小題1】可能達到像西河、南陽之地人那樣高壽。(“庶幾”或許、可能、差不多。“西河”,典出《禮記.檀弓》,曾子謂子夏:“吾與汝事夫子于誅泗之間,退而老于西河之上。”)
“南陽”, 典出《抱樸子》:“南陽縣山中有甘谷,谷中皆菊花,花墜水中,居人飲之多壽,有及一百四五十歲者。”蘇軾《后杞菊賦》:“吾方枸杞為糧,以菊為糗,春食苗……”)
看了“江湖蘇軾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