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師陳寅恪閱讀答案
《國學大師陳寅恪》閱讀材料
1938年日本史學權威白鳥庫吉研究中亞史遇到疑難問題,向德、奧知名學者求助,未能解決,柏林大學乃推薦陳寅恪。他向陳寅恪請教后,才得到滿意解答。蘇聯考古學家發掘一突厥文碑石,無人能辨識,請教陳寅恪,終于得到準確破譯。
日本人占領香港后,持日金四十萬元委任他辦東方文學院,他堅決拒絕。1942年春,有人奉日方之命,專程請他到已被日軍侵占的上海授課。他又一次拒命,隨即出走香港。
1942年,在民族危亡的關頭,某些御用文人竟發起向蔣介石獻九鼎的無聊活動,勸他參加,他作《癸未春日感賦》“九鼎銘辭爭頌德,百年粗糲總傷貧”,以示諷刺。這一時期,在繁忙的教學中,他仍致力于學術研究,先后出版了《隋唐制度淵源論稿》、《唐代政治史論稿》兩部著作,對隋唐史提出了許多新的見解,為后人研究隋唐史開辟了新的途徑。
解放后,他受到黨和政府的器重和無微不至的關懷。1962年,胡喬木造訪看望,關心他的文集出版。他說:“蓋棺有期,出版無日。”胡喬木笑答:“出版有期,蓋棺尚早。”
十年動亂期間,陳寅恪遭到殘酷折磨。1969年10月7日在廣州含恨離開人世。巨星隕落,陳寅恪的才學及品格永為世人贊嘆和景仰。
經過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蔣天樞的整理、校勘,二百萬字的《陳寅恪文集》于1979年編纂出版。
《國學大師陳寅恪》閱讀題目
小題1:下列對文章的理解,無誤的一項是(3分)( )
A.陳寅恪的學問超過了吳宓和梁啟超,是當時全中國最博學之人,因此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一成立就聘請年僅36歲的他為研究院的導師。
B.陳寅恪幫助日本史學權威解決遇到的難題,后又幫助蘇聯考古學家準確破譯突厥文字,他當時在國際學術界的地位和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C.抗戰時期,對現實的失望導致陳寅恪由教學轉向學術研究,埋頭著述,先后出版了《隋唐制度淵源論稿》、《唐代政治史論稿》兩部著作。
D.由于中央領導人胡喬木的關心和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蔣天樞的努力,二百萬字的《陳寅恪文集》已于1979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小題2:陳寅恪在治史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請作簡要概括。(6分)
答:
小題3:陳寅恪為世人贊嘆和景仰的人品有哪些?(6分)
答:
《國學大師陳寅恪》閱讀答案
小題1:B
小題2:①厚實的國學功底為治史打下了基礎;②通曉多種文字,為他廣泛搜羅史料提供了方便;③運用中西結合的考證比較方法,求得歷史真相。(每點2分,表述不準確酌情扣分)
小題3:①待人謙和真誠;②有崇高的民族氣節;③不阿附權貴,不隨波逐流,有獨立的人。
(每點2分,表述不準確酌情扣分)
看了“國學大師陳寅恪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