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與學術閱讀答案
《德性與學術》閱讀材料
“學術”這一概念中就包含著“學”與“術”。“術”者知識、技能也,謂之小學問;“學”者,大理、大道、大本也,能發現、創造大理、大道、大本者,謂之大智慧、大思想、大學問。
大德性是一種大境界,大學問也是一種大境界。在小德性、小學問中二者可能不協調,甚至是相悖的,但在大德性、大學問這種大境界中,二者卻必然是和諧的、一致的。德性制約著學問,沒有大德性難于作出大學問;學問也升華著德性,沒有大學問也難于達到大德性。要想作出大學問,必須立大德性。站在泰山之巔可以“一覽眾山小”;有大德性,大境界,才能有大胸懷,才能有無私的大愛,才能納百川而匯大海,才能聚群峰而成高山;才能如張載所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才能如司馬遷所說“究無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才能獨創出新思想、新體系、新學問、新智慧,才能成為大師,走向新的人文之巔。
(選自2009年11月20日《光明日報》,有刪節)
《德性與學術》閱讀題目
小題1:下列各項中,對德性與學術的理解,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項是( )
A.德性與學術的關系,是一個只在中國存在的普遍性的問題。
B.德性與學術,一個作用的是人的內心,一個作用的是外界的事物,所以二者顯然是不同的,因此并不見得非得把它們聯系起來。
C.司馬光曾對人的德與才進行過精辟的論述,但我們并不應該全盤接受他的看法與意見。
D.德性與學術的境界都有大小之分,在大德性大學問的大境界中,二者必然和藹;而在小德性小學問的小境界中,則恰好相反。
小題2:不能說明“大德性是一種大境界,大學問也是一種大境界”的一項是( )
A.德性往往影響著學問,沒有大德性,很難在學問上有大的成就。
B.大的德性、大的境界會讓做學問的人擁有大的胸懷,更易于有施展才華的機會。
C.大的德性、大的境界更易于讓研究者創出新思想、新體系、新學問、新智慧。
D.由善及真,真善統一;由人道推及天道,天人合一是儒家文化的特色之一。
小題3:根據原文內容,下面分析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德行與學術,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我們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認識到了這一點。
B.德行與學術雖然不一定成正比,但只要我們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就一定能讓有德的人也有才。
C.一個不能對宇宙及人類的大思想大智慧有所了解的人,是無法在學術方面取得成就的。
D.作者認為,司馬遷說出“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時,他已達到了人文之巔。
《德性與學術》閱讀答案
小題1:C
小題1:D
小題1:A
看了“德性與學術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