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與學術閱讀答案
《媒體與學術》閱讀材料
自上個世紀90年代起,報紙副刊紛紛萎縮,文化版轉型為娛樂。這讓傳統媒體的學術見識大為減弱,也令學術與社會漸離漸遠。直到近些年,電視等媒體相繼開設大講堂,將學者引入新型傳播方式,化學術敘述為大眾話題,重新構筑學術與媒體的橋梁。不過,這與傳統媒體和學術的結合,不是一回事。
從前的學者多是通才,學術是他們的根基,報刊是他們的心聲,社會是他們啟蒙的對象。可以說,主動發言是他們的特征。今天,學者被媒體看好的前提是專業,講什么以觀眾的市場需求為前提,帶有很大的被動性。文筆是過去學者介入媒體的基礎,在學術底氣的映照下,優美曉暢的文字帶給讀者思想和情趣。現在的學者進入電視和廣播,需要的是講解故事的能力、編排故事的技巧,“三分鐘一個亮點,五分鐘一個高潮”。閱讀、思索是今天的弱項,盯住屏幕接受才是主流,而屏幕最容易傳播的是現成的結論、引人入勝的情節、拍案驚奇的形象、且聽下回分解的期待。
時代不同,媒體人、學者、受眾不同,媒體與學術互相滲透的結果自然也不相同。最大的不同就是思想換作故事,啟蒙改為娛樂。現在人們需要的是消遣,所以,學術必須具備大眾文化市場需求的基本要素才可以進入媒體。喪失學術獨立,這就是準入證。而許多媒體用“眼球效應”替代社會效應,學術價值從屬于新聞價值,這是通行證。
今天,在電視里講故事不能不說一口流暢的普通話。但我也奇怪,過去的學問大家,大多地方口音濃重,卻四處設帳授徒,桃李滿天下。是不是那時的人們更尊崇思想與文化,而現在一切都系于表演,別的只是一種裝飾?
《媒體與學術》閱讀題目
1、媒體與學術的關系經歷了怎樣的發展過程?請概括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年,媒體與學術相互交融,體現出哪些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傳統媒體與學術結合,可能具備哪些積極意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媒體與學術》閱讀答案
1、(1)我國自有報刊始,學者與媒體就互相交融。
(2)上個世紀90年代起,學術與社會漸離漸遠。
(3)近些年,媒體與學術出現了互相滲透的情形。(意對即可)
2、媒體根據大眾文化市場需求選擇學者;學者要善講故事,講什么缺少主動性(或:學術失去了表達內容和表達方式的獨立性);滲透的結果是用故事實現娛樂。(意對即可)
3、(1)對媒體而言:有利于媒體提高文化品位,加大對學術界的監督力度;
(2)對學術而言:有利于學術轉化為社會生活的思想資源;
(3)對社會而言:有利于提升讀者思想和情趣,推進社會啟蒙,促進崇尚思想與文化的社會風氣的形成。(意對即可)
看了“媒體與學術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