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西來說的終結閱讀答案
《中國文化西來說的終結》閱讀材料
然而,由中國彩陶來源引起的中國文化西來說時隱時現,其影響一直未銷聲匿跡,并為一些別有用心的學者所利用。時至最近,國外個別學者依然堅持認為,中國彩陶是西來的,以彩陶為代表的中國遠古文化根植于西方。給這個問題真正畫上圓滿句號的是彩陶之路的發現。
彩陶之路的發現得益于新中國成立以后對新疆彩陶的不斷發現與研究。上世紀80年代后,學者們開始對新疆出土彩陶的墓葬或遺址進行具體分析,認為它們大多屬于青銅時代,晚者甚至到了鐵器時代,這使新疆彩陶研究跨出了關鍵一步。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到新世紀開始的幾年內,新疆發掘出史前墓葬四五千座,出土大量彩陶,逐步搞清了新疆彩陶興衰的基本線索。新疆彩陶并非是由西而來,而是東方黃河流域彩陶西進的結果,從而提出了彩陶之路的嶄新理念。
至少在距今8000年前,黃河流域彩陶文化逐漸開始向四周擴張,距今7000牟以降,進入到六盤山東西兩側;距今5500~5000年,擴展到青海東部;距今5000年以降,西進至酒泉境內的祁連山北麓;距今4000年前后,現身于新疆哈密地區。不過,這支東來的彩陶文化并沒有在哈密綠洲駐足,至少在距今3000年以前,向西進入了吐魯番盆地,同時沿天山間的山谷和山間通道,進入烏魯木齊周圍,再向西沿著天山北坡的綠色通道,進入伊犁河谷;約在距今2500年前,這支文化繼續向西挺進巴爾喀什湖以東,成為這里所謂塞克·烏孫文化的主要構成因素之一,但傳播至此,彩陶文化已是強弩之末。公元前后的漢代,這支源于東方的古老彩陶文化終于被其他文化所取代。
中國彩陶文化在西進過程中,沿途不斷與其他文化交流、融合,逐漸形成新的地方性的考古文化。由黃河上游起點,通過河西走廊,在新疆地區沿著天山山脈這座溝通東西文化的大陸橋西進,終點到達巴爾喀什湖東岸一線,前后歷時5000多年,沿途不同的考古文化是黃河文明一波又一波向外不斷擴張的歷史縮影。至此,地處東西方之間具有關鍵性地位的新疆彩陶面貌逐漸明朗。中國古代文化西來說也終成歷史。(選自2008年10月20日《光明日報》,有刪改)
《中國文化西來說的終結》閱讀題目
1.以下對“彩陶之路”發現之前“中國文化西來說”影響難以消除的原因,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中國文化西來說在西方學術界由來已久。
B.安特生從考古的角度進一步完善了中國文化西來說的體系。
C.在中國文化起源的大問題上,中國學者沒有足夠的材料推翻安特生的觀點。
D.國外個別學者至今仍然堅持中國文化西來說。
2.下列有關“彩陶之路”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彩陶之路”是由中國學者經對新疆彩陶的深入研究,弄清了其興衰的基本線索而提出的理念。
B.“彩陶之路”發端于仰韶文化,從至少距今8000年前向西延伸,歷經許多地區,最后止于巴爾喀什湖以東一帶。
C.“彩陶之路”的發現從彩陶文化變遷的時間、地域兩方面證明了彩陶西進的線索,從根本上推翻了中國文化西來說。
D.“彩陶之路”的形成過程也是中國彩陶文化與其他文化交流、融合,逐漸形成新的地方性考古文化的過程。
3.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后崗三疊層”的仰韶文化層、龍山文化層、商文化層,自下而上三層堆積,是按由早到晚的時間順序排列的。
B.“仰韶彩陶”所處的時代是新石器時代,它屬于黃河流域彩陶文化。
C.約在距今2500年前的巴爾喀什湖以東,黃河流域彩陶文化衍變成為塞克·烏孫文化。
D.新疆彩陶大多屬于青銅時代,時間上要比“仰韶文化”晚,可證明彩陶文化的西進。
《中國文化西來說的終結》閱讀答案
1.D
2.B
3.C
看了“中國文化西來說的終結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