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是學術的左膀右臂閱讀答案
《寂寞是學術的左膀右臂》閱讀材料
(2010年2月5日《科學時報》,有刪改)
《寂寞是學術的左膀右臂》閱讀題目
小題1:下列關于“寂寞”的敘述,與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項是(3分)
A.“寂寞”一詞本身并沒有任何貶義的味道,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總愛給它賦予消極、無聊、孤獨的色彩,使它中性中偏帶灰色。
B.寂寞的學者并不孤獨,因為他們的內心是充裕的,心靈是敞亮的。在與同行的交流中,他們有著活躍的思維和廣闊的心胸。
C.在學術道德和修養中,如果缺少了寂寞,人們就多了浮躁和功利;而多了寂寞,人們就有了淡定和從容,學術也有了本真的內涵。
D.在學術的詞匯里,因為寂寞能“使人聯想到創造及內在的堅強和力量等,而具有較多的積極色彩”,所以許多先哲給予它高度的評價和關注。
小題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的一項是(3分)
A.正因為懂得寂寞的四個意義,古代文人騷客多以山為伴,以樹為友,別號中也標示著寂寞的意境,如朱淑真、陶淵明等人的別號。
B.大帥讓人畏懼,大師卻令人尊重。究其原因是大師能低調地用“帽子”將自己的光芒遮蓋起來,從而變得有內涵多了。
C.當今的一些大學,為世俗社會所包圍和侵蝕,功利當道,物欲橫流,向世俗諂媚。這種現象有制度的原因,也有學者自身的原因。
D.寂寞的學者果敢地與名利決裂,敢于求真,耐守寂寞,潛心治學,勇于創新。明顯區別于那些沽名釣譽、欺世盜名的學術詐騙者。
小題3:下列對原文中作者觀點的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作者舉柏拉圖、蒙田的例子,是要說明在學術發展史上,許多先哲對寂寞給予了高度評價和關注,并親身實踐著寂寞。
B.做學術是一項艱苦的工作,做學術的人要守得寂寞。否則,就很容易被浮躁和功利迷了心竅,使學術失去它的本真內涵。
C.寂寞是抵制學術不端的防火墻,它能有效地抵制各種功利化的學術行為,讓大學的象牙塔精神經得住嚴重的考驗。
D.寂寞可以使人無欲無求,舍棄外物的羈絆和牽掛,讓精神和心靈變得寬廣、自主和強健。因此,寂寞的人可以主宰精神自由。
《寂寞是學術的左膀右臂》閱讀答案
小題1:D
小題2:A
小題3:C
看了“寂寞是學術的左膀右臂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