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句子成分
句子成分構成句子的詞或短語間有一定的語法關系,根據不同的語法分為主語、謂語、賓語、 定語、狀語、補語等成分。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語文句子成分,希望大家喜歡!
初中語文句子成分:
一、詞類
漢語的詞可以分為12類。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數詞、量詞和代詞是實詞,介詞、連詞、助詞、擬聲詞和嘆詞是虛詞。
副詞:副詞總是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面做狀語,如 :很、頗、極、十分、就、都、馬上、立刻、曾經、重新、不斷等。副詞通常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面。只有"很""極"可以用在動詞、形容詞后面做補語,如"高興得很、喜歡極了"。
介詞:介詞總是同其他的詞組合在一起,構成介詞短語,做定語、狀語和補語。如:從、向、為、往、于、比、被、在、對、以、通過、隨著、作為。
連詞:連詞可以連接詞、短語、句子乃至段落。如:和、及、或者、或、又、既。關聯詞語可以看成是連詞,如"因為……所以、不但……而且、"。
助詞:附加在詞、短語、句子上起輔助作用的詞。助詞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結構助詞,它們是"的、地、得、所、似的";一類是動態助詞,它們是"著、了、過";一類是語氣助詞,如"啊、嗎、呢、吧、吶、呀、了、么、哇"。
嘆詞:表示感嘆、呼喚、應答的詞叫做嘆詞。如:喂、喲、嗨、哼、哦、哎呀。嘆詞總是獨立成句。
擬聲詞:這是模擬聲音的詞。如:汪汪、轟隆、咯咯、沙沙沙、呼啦啦。
二、短語:是由詞和詞按一定的方式組合而成的。它主要有五種類型:
并列短語: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名詞、動詞或形容詞組合而成,詞與詞之間是并列關系,中間常用頓號或“和、及、又、與、并”等連詞。
名詞+名詞,如:文化教育 今天或明天 良師益友
動詞+動詞,如:調查研究 愿意并實行 團結互助 團結和諧
形容詞+形容詞,如:光輝燦爛 莊嚴肅穆 萬紫千紅 風和日麗
代詞+代詞,如:我和他 這樣那樣
并列短語一般前后可以互換位置,如:工廠、農村,我、你、他等。但有些并列短語是不能前后顛倒位置的,因為它有一定次序。如:春、夏、秋、冬(時間順序),省、市、縣(大小順序),老、中、青(年齡順序),繼承和發展 接近文學和愛好文學(邏輯順序)。
偏正短語:由名詞、動詞或形容詞與它們前面起修飾作用的詞組合而成,即前面是修飾語,后面是中心語。
中心語是名詞時,修飾限制成分是定語,用( )表示,常常用“的”字連接。
形容詞+名詞,如:美麗的花朵 偉大的人民 浩瀚的大海
數量詞+名詞,如:一杯水 一位顧客 三斤水果
名詞+名詞,如:學校的圖書館 祖國大地 煙臺的蘋果
代詞+名詞,如:大家的心情 我的老師 自己的心情
中心語是動詞或形容詞時,修飾語是狀語,用〔 〕表示,常常有“地”字。
形容詞+動詞,如:慢慢地走 激動地演講 迅速地回答
副詞+動詞,如:完全相信 十分思念 突然發現
副詞+形容詞,如:非常美麗 更加堅決 相當迅速
主謂短語:由被陳述與陳述的兩部分組合而成。被陳述的部分是主語,可以回答謂語“誰”、“什么”,一般由名詞、名詞性短語、代詞等充當;陳述的部分是謂語,可以回答主語“怎么樣”,一般由動詞、形容詞、動詞性短語、形容詞性短語充當。
名詞+動詞,如:會議結束 蝴蝶飛舞 菊花開放
代詞+動詞,如:自己說話 誰同意 我們回去
名詞+形容詞,如:花朵鮮艷 斗志昂揚 陽光燦爛
代詞+形容詞,如:你真美麗 這里清靜 大家激動
另外,還有特殊主謂短語,即名詞做謂語。
如:今天星期三 明天國慶節 他中等身材 你是中學生
動賓短語:由動詞與后面受動詞支配的成分組合而成。短語的前一個成分由動詞充當,起支配作用;后一個成分受動詞支配,表示動作行為所涉及到的人或事物,是賓語,常用名詞、代詞等充當。
動詞+名詞,如:敬畏生命 熱愛工作 上中學
動詞+代詞,如:丟掉它們 關愛自己 想念大家
后補短語(動補短語):
由動詞或形容詞和對動詞或形容詞起補充說明的詞組合而成。“動詞或形容詞”在前,“補語”在后,回答“怎么樣”。兩者之間常用“得”連接。
動詞+補語 ,如:寫得好 坐在石頭上 休息一會兒
形容詞+補語,如:美麗極了 密得不透氣 開心得一蹦三尺高
短語結構類型練習
1.指出下列短語的結構類型
風俗習慣( ) 變化規律( ) 歷史悠久( )
交頭接耳( ) 思維敏捷( ) 廢寢忘食( )
全神貫注( ) 襟懷坦白( ) 揮手之間( )
競選州長( ) 銷售計劃( ) 色彩繽紛( )
風和日麗( ) 激動不已( ) 禁止吸煙( )
巍峨挺立( ) 不斷發生( ) 氣氛熱烈( )
經濟發展( ) 歷史悠久( ) 描寫景物( )
發展經濟( ) 悠久歷史( ) 景物描寫( )
表達見解( ) 我的弟弟( ) 我國文學( )
表達的見解( ) 我和弟弟( ) 我國的文學( )
三、句子成分劃分
完整的句子結構是: (定)主//[狀]謂<補>+(定)賓
例如:(我們)學生||[一定][要]學<好>(專業)課程
定語用在主語或賓語前面,是修飾限制主語或賓語的中心語的(即偏正短語)
補語用在謂語的后面,是補充說明謂語中心語的。(動補短語)
句子成分
1、主語
主語是謂語陳述的對象,指明說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例如:
(1)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是億萬人民群眾的切身事業。
2、謂語
謂語是陳述主語的,說明主語的,說明主語“是什么”或怎么樣“。例如:
(1)滿天烏云頓時消散了。
(2)小王今年十六歲。
(3)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3、賓語
賓語在動語后面,表示動作、行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誰”或“什么”一類問題。例如:
(1)馬克思認為知識是進行斗爭和為無產階級解放事業服務的手段。
4、定語
定語是名詞前面的連帶成分,用來修飾名詞表示人或事物性質、狀態、數量、所屬等。
(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壟壟(全黃)的珍珠。
(2)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
5、狀語
狀語是動語或形容詞前面的連帶成分,用來修飾、限制動詞或形容詞,表示動作的狀態、方式、時間、處所或程度等。例如:
(1)他[已經]走了。 (2)咱們[北京]見。
(3)歌聲[把王老師]帶入深沉的回憶。
(4)科學[終于以偉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戰勝了神權。
副詞、形容詞經常作狀語,表時間、處所的名詞經常作狀語,一般名詞不作狀語。動詞中除助動詞外,一般動詞很少作狀語,介詞短語常作狀語。一般狀語緊連在中心高速的前邊,但表時間、處所、目的的名詞或介詞短語作狀語時,可以放在主語的前邊,如,[在杭州]我們游覽了西湖勝景。
6.補語
補語是動詞或形容詞后面的連帶成分,一般用來補充說明動作、行為的情況、結果、程度、趨向、時間、處所、數量、性狀等。例如:
(1)廣大人民干得〈熱火朝天〉。
(2)他寫的字比原來不是好〈一點〉,而是好得〈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顏色是那么濃,濃得〈好像要流下來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