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科狀元談學習方法
學習 是一個“博觀約取,厚積薄發”的過程。今天學習啦小編就與大家分享:高考文科狀元談學習方法,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高考文科狀元談學習方法一
吉林省今年的理科狀元劉夢非說:“其實,成功的學習經驗只能借鑒,并不能完全復制,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自己的方法,堅持才是最重要的。”
刷題與總結不是一朝一夕
“對我來說,刷題(重新看題)是最好的方法,我很注重總結,也很喜歡整理筆記。”劉夢非說。
理科生劉夢非高中3年刷了不少物理和數學題。她說很難計算到底刷了多少,但是每天在刷題之后,劉夢非都會對錯題和大題進行整理總結。
數學大題是她的最愛,每次刷題后她把留下的錯題和問題都抄在本子上,然后用彩筆把問題勾畫出來,在旁邊批注答案和公式,定期復習。這個習慣持續了3年,高中畢業時,她整理的筆記有厚厚一摞。
除了刷數學題,她對語文的復習也沒落下。復習文言文時,她對著譯文,查看古漢語詞典,除了掌握教學提綱內的詞語外,她還會把不會和不懂的詞都記下。在閱讀題上,分類總結人物、特征和思想感情。“每一張卷子上的類型題,我認為需要掌握的,就把題抄一遍,再把答案抄一遍,按答題要素分解抄,慢慢積累就熟能生巧了。”
堅持刷題和總結的狀元不止劉夢非,黑龍江省今年的文科狀元井源也是一名“刷題狂魔”。
井源學習的“獨門秘籍”很簡單,在她成為狀元之后,反復跟很多人提起過,就是“做專題,總結歸納”七字。
作為一名文科狀元,井源在高三一年的時間里,擁有六本文綜卷和兩本數學卷,每本都有20多張卷子的刷題戰績。她在卷子上找到自己比較薄弱的題目,按題目分類進行練習,這樣的習慣,從初二至今,井源已經堅持了5年。
她的數學成績也一直十分優秀,高考時獲得了147分的優異成績,這都得益于井源在做題上的持之以恒。“考試前,我把近5年的高考題做了一遍,總結命題人的思路,讓學習效果事半功倍。”井源說,“考前的連續復習很重要,考前30天的前10天你做了很多題,但如果后20天不做題了,那么就找不到應試的感覺和狀態,不利于考場發揮。”
從小目標到大進步
從年級200多名,到年級前10名。因為參加國家化學競賽而耽擱了學習成績的內蒙古自治區今年的理科狀元閆凱旋,就是在“從小目標到大進步”的計劃中,實現了自己的清華夢想。
一進入高三,閆凱旋正為國家級化學競賽的“攻堅期”作準備時,身邊同學也開始了最為重要、也最具基礎性的第一輪復習。由于兩邊時間沖突,閆凱旋只得放棄了學校的復習,參加清華大學舉辦的化學營、南開大學舉辦的華北地區化學競賽培訓班。閆凱旋說:“當時是已經完全把高考復習放在了一邊,全身心地投入到化學競賽中。”
果不其然,閆凱旋在回到學校的第一場月考中就遭遇了重大失利,成績從穩定在前20名一下子滑到年級200多名,這也是他高中考過最差的成績。
“不讓自己受負面情緒的影響,制訂計劃盡快趕上學校復習的進度。”隨后,他在第一輪復習還剩余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給每一天、每一個周末都制訂了詳細的任務安排。
為了趕上復習進度,閆凱旋舍棄了一些簡單部分的復習,把重點放在自己不懂的地方,不斷練習。到今年1月學校第一輪復習結束的時候,閆凱旋已經趕上了老師的復習進度。
閆凱旋的高三備考,有一樣制勝法寶——小本。小本記憶是他從化學競賽時就延續下來的習慣,他在上面記滿語文成語、英語單詞、數學公式和理綜二級結論。在上學和放學的路上,在課間別人打鬧時,甚至在做操的間隙,他都隨時用小本記憶考試內容。
嚴格執行計劃,踏踏實實地做好每天的復習,閆凱旋終于趕在一輪復習結束之前考進了年級前10。
堅持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各省高考狀元都有自己的特點,也總有一些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貴州省今年的文科裸分狀元何千雨就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睡美人”,出了名的愛睡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或太過于集中,都會讓這位成績優異的女孩莫名其妙地睡著。為了防止她睡覺,班主任把她的座位挪到了講臺上,和老師同一水平線上的位置,何千雨笑稱:“一睡覺,全班同學都在下面看著我。”
剛剛升入高三時,因為白天愛睡覺的毛病,她總是在老師上課的時候睡著,曾經還因為懷疑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別的同學都不一樣,陷入過高考復習階段的“灰色地帶”,成績從年級前幾名滑到了幾十名,并且幾度掙扎,都沒有效果。
“我也試圖像很多人那樣每天堅持看書到兩點,第二天五六點就起床,但是不適合我。”因為班主任的督促,她上課睡覺的情況變少了。她會在晚自習或者休息時間,把落下的功課全部補起來。
河北省衡水中學一位老師從事教育工作20年,見過很多狀元,每個人的學習方法和性格都不一樣,但是這些同學身上都有一個共性,就是堅持。這位老師總結,優秀的同學能夠考出優異的成績就在于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情況,制訂詳細的學習計劃,并且能夠按計劃執行,實現自己的承諾,最終一定有所收獲。
高考文科狀元談學習方法二
張宇,2000年天津市高考文科第一名,總分652分(原始分)。畢業于天津市南開中學,現為北京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生。:
“只剩下最后不到1個月時間,學習狀況基本已定型。良好的心態就成為同檔次考生間比拼的法寶。”張宇總結了一套心理備戰經驗。
他概括說,6月~7月的心理準備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一要充分估計自己在考試過程中可能遭遇的困難,準備好有效的應對措施。張宇解釋道,考場變幻莫測難以預料,像天氣偏熱、監考老師面容嚴厲、遇到從未見過的試題等等,都有可能影響到考生的心情和狀態。在這1個月中,應該把能夠想見的“萬一”都預設出來,然后有意將自己置于此種情境之下,并設法謀求多種穩妥的解決方式。
二要放下一切思想包袱,切忌迷信、盲從。在這段最緊張最易心煩的日子里,考生應更注重考試過程,想想如何發揮最佳水平,而“不要總去惦記考試結果,不要荒唐地臆造出失敗的假象”。某一次考試或自我評估成績不理想之后,考生千萬不可認為“是高考成績的預兆”,自此失去信心和拼搏的勇氣。
三要學會主動適度地進行“自我心理暗示”,即自我認同和自我鼓勵。張宇介紹說,當時他就不時地告訴自己“實力很強”。“他人的贊揚或許還帶有些許奉承和虛假的意味,而潛意識的自我激勵肯定會事半功倍。”
張宇告訴筆者,剛進校時,北大曾請一位心理專家對各地高考“狀元”做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這些人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心理狀態略勝一籌。所以,他希望考生家長不要從語言和行動上“逼”孩子,不要有意無意地拿孩子同他人比較,而是應該主動幫助孩子緩解壓力,營造輕松的氛圍,并科學合理地搭配膳食。
談到最后一階段的復習,張宇提出了4點建議:一是6月中旬之后不必再做歷史試題,不必再進行籠統的記憶,只需每天像翻看故事書似地閱讀就行;二是不必再練習數學難題,只需適當地做一些普通試題,同時勤看勤練“錯題檔案”;三是不必一一過濾語文和英語的瑣碎知識點,只需看看作文范文,梳理宏觀上的結構層次;四是多閱讀時事類新聞,把握社會動態、熱點,強化運用理論知識解釋時政的能力。“文科考試強調平時積累,考生應保證勻速前進的趨勢,切忌突擊猛攻”。
他還認為,從高考前的兩天起就可以停止復習,并建議考生觀看部分娛樂節目以使心情放松。在考場上,要做到“穩定壓倒一切”,考生不必強求超水平發揮,只需達到一貫的水準即可。另外,一定要保證容易、中等難度類試題的100%正確率,對于難度較大的試題不要死鉆牛角尖,“在關鍵時刻要懂得取舍”。
最后,張宇告訴所有考生,定要“保證每天至少20分鐘的體育鍛煉時間”,避免過度操心和疲勞。
高考文科狀元談學習方法三
王聰:2004年畢業于四川成都石室中學高考總分:602分數學(文科)單科成績:149分
錄取院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王聰:我在數學上面確實下的功夫很多。我不喜歡看課外的書,卻喜歡看教材,把教材吃得很透,但我會用自己的思維去分析問題、總結方法。我想有以下幾點可供大家借鑒——
一、學習數學千萬不要害怕。很多人因為數學不好,起先失掉興趣,然后失掉信心,最后便討厭數學了,結果導致數學更差了。其實這些環節是相關的,只要改好了一個方面,其他方面也就跟著好起來。當然,學數學需要一定的天分,這是肯定的,但在高考中數學得個110分左右可以說與天分無關,只需努力,各位同學只要端正心態去努力,一定會有好結果的。
二、要有一定量的習題訓練,不然很難對數字敏感。數學與其他科目不一樣。如果平時沒怎么動手練習,即使明白思路也不一定能正確計算,所以需要做一定量的題來提高做題的熟練度、速度和正確率。另外,做一定量的題,會使你更熟悉考點,明白出題者想考你什么,便于你更快地解題。比如說問tan的對稱中心,我的第一反應是出題者會考/2的倍數的點,因為那些點是對稱中心,但無意義,易被忽略。我就會提高對那些點的注意。再比如說,你每種題型只做過一次,那么每道題你都會花很多時間且不一定做得對。但假如每種題型你做了3~5道,那么再遇到這類題時,你就會知道方向,該采用哪種方法。
三、學到每章的時候,一定要做相應章節的典型習題。因為那樣一是易考,二是能讓你熟悉本章考點及“陷阱”,比如集合這章,如果考大題,我的第一反應就是要考空集的這種特殊情況,我就會特別小心它。
四、學會整理易錯的題。我這段話的對象不包括數學天才。我們不是天才,不可能對做錯的題過目不忘,不再犯錯。因而,你需要一個筆記本將做錯的題定期整理,定期復習,特別是高三的學生,總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學了又忘,反反復復犯錯。所以,一本錯題筆記是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