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三伏天祛濕排寒最佳時間
2023三伏天祛濕排寒最佳時間
2023年三伏天從2023年7月11日開始。三伏天是中國夏季最熱的時期,通常從夏至開始,持續約20天,直到立秋結束。三伏天的名稱源于中國的歷法,是根據夏至日的位置確定的。夏至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也是夏季最熱的時候,這個時候陽光最為猛烈,地表溫度可達到40 ℃以上。因此,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也是人們最需要注意身體健康的時期。
2023年三伏天的起止時間
2023年三伏天開始時間:7月11日,星期二;
2023年三伏天結束時間:8月19日,星期六。
2023年三伏天長達40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全國開啟“蒸煮”模式。
三伏天排寒排濕好處
中醫講究天人相應,三伏天的時候氣候炎熱,大自然的陽氣處于一年中最旺盛的時刻,身體的毛孔處于開放的狀態。此時應用溫陽祛濕的藥物治療寒濕疾病。
一方面藥物可以借助外界旺盛的陽氣,同時開放的毛孔也有助于寒濕邪氣的排出。三伏天排寒濕的方法比較多,如溫水泡腳、改善不良生活習慣、食用姜、穴位貼敷、艾灸等。
1、溫水泡腳:在入睡之前使用40℃左右的溫水進行泡腳,具有較好的排寒濕效果,而且還能提高睡眠質量。泡腳的時間不宜過長,一次通常在15分鐘左右,可以泡至身體微微出汗。
2、改善不良生活習慣:需要注意對脾胃的保養,對于平時有不良生活習慣者需要及時改善,同時不可以熬夜,心理壓力不要過大,還要注意飲食方面的`問題,盡量避免吃冷食和喝冷飲等。
3、食用姜:姜具有較好的溫中效果,在三伏天時適當吃姜,可起到溫補陽氣,促進體內寒濕之邪排出的效果。
4、穴位貼敷:醫生指導下使用溫陽祛濕的藥物進行貼敷,對于體內寒濕病邪的排出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5、艾灸:艾灸具有溫陽散寒、活血通絡的效果,三伏天應用艾灸可以很好的達到祛除體內寒濕之邪的效果。
對于寒濕癥狀比較重者,也可在醫生指導下給予藥物治療,如附子理中丸、金匱腎氣丸等。
三伏天如何祛濕排寒
1、三伏貼
三伏貼的主要成分是中草藥材,還全是性熱原材料,有舒經經絡的功效,三伏天的情況下貼一個三伏貼能夠協助人體存款氣血,防止冬季嚴寒的情況下人體陽氣虛而被涼氣所傷,還能推動人體體內濕氣的排出來。
2、蒸桑拿
人吃五谷雜糧,人體里邊在所難免沉定一些內毒素,時間長了非常容易造成人體病癥,三伏天的情況下人體皮膚毛孔是開啟的,這個時候去蒸桑拿能夠加快人體的新陳代謝速率,針對人體體內濕氣的排出來也很有益處。
3、熱水泡腳
長期性日常生活在氣侯濕冷的地區,人體里邊非常容易存款體內濕氣,時間長了,部分會出現酸疼、發脹的狀況,足部坐落于人體的末端,血液商品流通到足部是較為遲緩的,因此,足部體內濕氣經常較為重,三伏天的情況下人體基礎代謝較快,常常熱水泡腳能夠協助人體排出來體內濕氣。
4、洗澡
洗澡的情況下,人體皮膚毛孔處在伸開情況,有益于消除人體里邊的寒濕之氣,濕氣太重的人何不常常泡個澡、去祛濕,還能身體排毒、推動人體基礎代謝,針對女性朋友而言也有瘦身減肥、養顏美容的功效。
5、艾草葉
是中藥材中的溫性原材料,三伏天的情況下氣侯酷熱,人體皮膚毛孔全是伸開的,做艾炙能夠將人體中的寒濕之氣給排出來身體之外,針對濕氣太重的人而言,夏季做艾炙是最好不過的去濕氣方式。
三伏天養生小知識
“入伏”后空氣濕度增大,再加上持續高溫,極易發生“中暑”現象。中醫認為“夏季暑濕,適宜清補”。夏天酷熱高溫,人們喜冷飲,喝水多,導致濕氣侵入人體,而外濕入內,使水濕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產生障礙,出現積水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暑濕對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瀉燥的功能,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
在烹調方面,涼拌、清炒是夏季最佳吃法,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蔬菜的營養;再輔以適量的醋、醬、蔥、姜、蒜和芥末,可促進食欲和消化外,還抑菌、降脂、調血壓。西瓜、苦瓜、冬瓜、黃瓜、絲瓜、番茄等瓜茄類果蔬有利尿補水的作用,是首選祛暑食物。此外,入伏飲食還要注意增加營養,食物以易消化為宜,少吃油膩和辛辣的食物,少飲酒、少抽煙。
此外,夏天大量流汗會引起鹽分大量流失,使血液中形成胃酸所必需的氯離子儲備量減少,從而影響胃液中鹽酸的生成,不利于鐵和鈣的吸收,所以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鹽。補水湯茶飲料是個不錯選擇。湯類含有大量的水分和鈉、鉀、鎂等有機鹽,而茶水可生津提神,減輕疲勞。不過,這些湯茶熱著喝才最能起到解暑的功效,因為溫熱的茶飲能通過舒張汗腺將體表溫度降低1~2℃,消暑效果遠優于冷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