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睡眠時間出爐
2023年“最佳睡眠時間”出爐!
睡眠是我們身體的一種修復過程,可以恢復精神和解除疲勞。人的一生中,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睡眠對我們的健康至關重要,但究竟什么才是“最佳的睡眠時間”?
其實無外乎主要是 2 個問題:一是睡多久?二是什么時候睡?
睡多睡少都折壽
2021 年一項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志》網絡期刊上研究揭示了日本、中國、新加坡和韓國成年人睡眠時間與總體死亡率之間的關系,持續的睡眠不足和持續的睡眠過多都會導致死亡率升高,7 小時才是“最佳睡眠時間”。
正確睡眠的方法
倫敦大學科學家針對“中年后睡眠紊亂對日后認知功能影響”問題,對5431名參試者展開了為期5年的研究。每晚睡眠7小時者在各項認知測試中成績都最好,其次是每晚睡眠6小時的參試者。在男性參試者中,每晚睡眠6小時、7小時和8小時對認知能力的影響基本相同,但是,如果每晚睡眠少于6小時或超過8小時,那么就會對認知能力產生負面影響。
7個小時左右的睡眠對人體功能及健康極其重要。睡眠不足會影響工作和生活表現,反應遲緩,容易出錯等。
嬰兒睡眠的特點和表現
新生兒期,是指從小兒剛出生到生后28天這段時間。新生兒的大腦皮層興奮性低,外界來的刺激對新生兒來說都是過強的,因此持續和重復的刺激使之非常易于疲勞,致使皮層興奮性更加低下而進入睡眠狀態。所以在新生兒期,除餓了要吃奶才醒來,哭鬧一會兒外,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在睡眠。以后隨著大腦皮層的發育,小兒睡眠時間逐漸縮短。睡眠可以使大腦皮層得到休息而恢復其功能,對孩子健康是十分必要的。一般新生兒一晝夜的睡眠時間為18~20個小時。
美國和荷蘭各有一位心理學家,仔細觀察、研究了新生嬰兒的行為表現,按照新生嬰兒覺醒和睡眠的不同程度分為6種意識狀態:兩種睡眠狀態——安靜睡眠(深睡)和活動睡眠(淺睡);三種覺醒狀態——安靜覺醒、活動覺醒和哭;另一種是介于睡眠和醒之間的過渡形式,即瞌睡狀態。
睡眠時間的注意事項
睡眠的正確時間大家一定要了解清楚,平時8個小時睡眠時間只是平均睡眠時間,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用這種睡眠方式,如果一味的要遵循8個小時的睡眠,就會讓壓力變得過大,反而會對睡眠質量造成影響,而且剛好睡8個小時是不切實際的,臨時有事加班或者聚會,對睡眠都是會有一定影響的,所以每天的睡眠時間是平均8個小時,而不是每天一定要是8個小時。
預防子宮癌必須保證充足睡眠
一個人如果三天三夜不睡眠,就會產生幻覺,思考判斷力、記憶力都會明顯減退,甚至出現心悸、血壓增高等反應。因此,科學地安排睡眠十分重要。
經專家研究發現,睡眠可表現為慢波時相和快波時相。慢波時相時,腦垂體增加分泌生長素,促進身體生長和代謝,使體力得到恢復,故稱之為“身體的睡眠”。成年人的睡眠,首先進入慢波睡眠,80至120分鐘后轉入快波睡眠,經過20~30分鐘后又轉回慢波睡眠狀態。如果睡眠一夜周期正好反復4次,人就感到神清氣爽,精力充沛,疲勞全消。所以,一般認為成年人8小時睡眠是較合理的,也有利于預防癌癥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