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睡眠時間”出爐
“最佳睡眠時間”出爐
關于最佳入睡時間和起床時間的研究發現,晚上10:00~10:59是入睡的最佳時間點,而入睡時間在午夜或更晚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最高。因此,建議成年人每天晚上10點至11點之間入睡,保持7至8小時的睡眠,早上6點至7點之間起床。
睡眠時間最佳時間幾小時?
睡多久才合適?什么時候睡最好?
這個問題此前被搜狐董事局主席張朝陽的“四小時睡眠法”引爆網絡,最近又被網友吵到上熱搜。這次,網友們是翻出了科學指南——2021年一項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志》網絡期刊上的研究。該探究揭示了日本、中國、新加坡和韓國成年人睡眠時間與總體死亡率之間的關系,持續的睡眠不足和持續的睡眠過多都會導致死亡率升高,最終結論是——7小時才是“最佳睡眠時間”。
這個研究表明,睡眠時間與全因死亡率之間整體呈現“J 型關聯”——7小時的睡眠時間是與全因、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原因死亡相關的最低點。也就是說,每天睡7個小時是最健康的。
讓人想不到的是,不僅僅是我們平時以為的“少睡不健康”,研究認為,“多睡也危險”
睡眠時間短早醒是什么原因?
睡眠時間短早醒的原因可能與睡眠習慣、環境因素、情緒因素及身體狀態有關。 睡眠時間短早醒的原因:
1.睡眠習慣:
晚上睡覺太晚,12點以后睡覺容易造成睡眠障礙,需要調整睡眠時間短和早醒,以改善睡眠周期。
2. 環境因素:
睡眠環境太吵、太干太濕、溫度太高或太低都會造成睡眠時間短早醒。睡前喝咖啡、濃茶、酒精等會影響睡眠。睡前看刺激的電影或運動,會使神經處于過度活躍的狀態,也會影響睡眠。
3. 情緒因素:
長期精神壓力過大,會導致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影響睡眠質量導致早醒。
4.身體狀態:
身體各器官系統的不適癥狀,如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等,都會引起睡眠時間短、早醒。
睡眠時間和年齡對照表
臨床上不同年齡人適宜的睡眠時間不同,一般可根據幾個主要的年齡段,如嬰兒期、學生期、成年人,來確定適宜的睡眠時間,日常應注意合理安排作息。
1、嬰兒期:一般足月新生兒除了進食、排泄的時候會短暫清醒外,其余時間大多都在睡覺,所以平均每天睡18個小時,屬于正常的生理需要。而6個月大的嬰兒,平均每天的睡眠時間為14-15個小時,并且白天睡眠時間會逐漸減少,夜間睡眠逐漸增多;
2、學生期:其中2-6歲的兒童,每天睡眠時間需要12個小時左右,睡眠模式也逐漸接近成年人。隨著年齡增長,小學生時期平均每天需要睡10個小時左右,而中學生時期平均每天睡9個小時;
3、成年人:成年人一般每天需要睡7-8個小時,其中老年人的代謝比較緩慢,睡眠時間會有所縮短,平均在5-7個小時,并且夜間睡眠減少,也屬于正常情況。
不同年齡階段的人,要根據自身的睡眠特點,合理制定作息時間。睡眠可以使身體得到有效放松,并且會讓身體進行自我修復,所以保證充足睡眠,是保證身體健康最科學的方法之一。
睡眠時間對應的臟器排毒時間
人睡覺時各個器官的排毒時間如下:
1.肝臟休息時間:23:00~1:00肝臟開始排毒,此時應進入睡眠。
2.膽排毒的時間:1:00~3:00此時亦應該繼續熟睡,以便有利于肝膽的排毒。
3.脊椎造血時段3:00~4:00,必須要熟睡,千萬不要熬夜啊!
4.肺部排毒時間3:00~5:00,平時咳嗽的人此時會加重咳嗽,但是,與卻不應該立即服用止咳藥,以免抑制肺部肺積物的迅速排出。
5.大腸排毒時間5:00~7:00,此時就是你上廁所的最佳時機,宿便將帶出體內的毒素。
6.小腸開始大量吸收營養素7:00~9:00,此時應該吃早餐,否則一天都會營養匱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