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級歷史暑假作業及參考答案
暑假是一個學期中學習最輕松但絕不能放松的時間,暑假作業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陣地,以下是學習啦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一年級歷史暑假作業及參考答案,答案僅供參考,大家記得作業要獨立完成獨立思考哦
一、選擇題(本大題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的要求。審核:王斌)
1.西周時期實行宗法制度到春秋時期逐漸松馳,由此產生的主要政治影響是
A.世卿世祿的特權自行消亡 B.土地國有制度逐漸被廢止
C.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削弱 D.貴族階層逐漸轉化為庶民
2.《史記·楚世家》記載:“(春秋時期楚莊王)八年,伐陸軍戎(在洛陽西南),遂至洛,觀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孫滿勞楚王。楚王問鼎大小輕重。”這則材料突出反映了當時
A.王權衰落,王命不行 B.尊王攘夷,天子獨尊
C.周室衰微,大國爭霸 D.列國內亂,諸侯兼并
3.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說:“在中國長達數千年的歷史上,有過三次大革命,它們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結構/第一次發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發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革命”是指
A.中央集權制度建立 B.世襲制度確立
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D.世卿世祿制度確立
4.(2010年高考福建文綜14題)《朱子語類》云:“唐事,每事先經由中書省,中書省做定將上,得旨,再下中書,中書以付門下。若有未當,則門下繳駁,??若可行,門下又下尚書省,尚書但主書撰奉行而已。”對此理解有誤的是:
A.體現三省分權制 B.完善中央監察機制
C.減少行政決策失誤 D.分散相權加強皇權
5.史載:“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內閣而于軍機處。”這一變化
A.提高了清朝行政效率 B.消除了皇權相權矛盾
C.擴大了清朝統治基礎 D.增加了政務處理環節
6.某電視專題片中出現了三組鏡頭,分別反映了不同朝代為解決洪水災害,中央政府的運作情況: ①蜀郡洪水為患,丞相與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給皇帝裁決 ②渝州發生洪災,中書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門下省審核后,再交尚書省,尚書省交工部、戶部辦理 ③徐州府爆發洪災,閣臣據皇帝旨意寫成詔書,直送工部、戶部執行賑災。據所學知識判斷,上述歷史場景最早出現的朝代分別是
A. 秦、唐、元 B. 秦、唐、明 C. 秦、元、清 D. 漢、宋、明
7.南京靜海寺安置著一尊高1.842米的警世鐘,鐘身鑄“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該鐘提醒的不能忘記的“前事”是指
A.《南說條約》簽訂 B.太平天國變亂
C.日軍制造南京大屠殺 D.國民政府垮臺
8.某檄文寫道:“痛哉!吾臺民,從此不得為大清國之民也!吾大清國皇帝何嘗棄吾臺民 1
哉!有賊臣焉,大學士李鴻章也,??又將關系七省門戶之臺灣,??全輸之倭奴。”該檄文與下列哪次列強發動的侵華戰爭的結局有關?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9.(2010年高考湖南文綜35題)中日雙方對1894年7月25日發生的豐島海戰記述各異。中方《濟遠航海日志》記載:“7點45分,倭三艦同放真彈子,轟擊我船,我船即刻還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戰史》稱:“7點52分,彼我相距約3000米之距離。濟遠首先向我發炮,旗艦吉野立即迎戰,以左舷炮向濟遠轟擊。”這說明
A.研究者的立場會影響其對歷史的解釋 B.歷史真相因年代久遠而變得模糊不清
C.通過文獻記錄最終能夠還原歷史真相 D.原始記錄比研究文獻更接近歷史真相
10.(2010年高考山東文綜11題)圖5為一位同
學的課堂筆記,記錄了對某一歷史事件的不同評
價,據此,推斷他學習的內容是
A.太平天國運動
B.義和團運動
C.辛亥革命
D.北伐戰爭
11.右圖是一幅西洋漫畫,描述了列強任意宰割
中國領土的現象。中國最終并沒有被列強 “吃”掉的根本原因是
A.中國人民的頑強反抗
B.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矛盾
C.清王朝的奮抗爭
D.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興起
12.1913年,某身著日式服裝的革命黨人途遇一老農,老農詢問其國籍,某稱“予中華民國人也”。老農“忽做驚狀,似絕不解中華民國為何物者”,當被告知亦為中華民國人時,老農茫然惶然,連聲說:“我非革命黨,我非中華民國人。”這表明
A.國內民眾的反日情緒強烈 B.革命黨人處于不合法狀態
C.辛亥革命對農村影響有限 D.農民階級不支持辛亥革命
13.(2010年高考北京文綜)“上海的炮聲應該該是一個信號,這一次全國的人民真的團結成一個整體了……我們為著爭我們民族的生存雖至粉身碎骨,我們也不會滅亡,因為我們還活在我們民族的生命里。”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時而作的《一點感想》。讓作者有感而發的背景是
A.抵抗八國聯軍侵略 B.辛亥革命推翻朝廷
C.北伐軍隊進入上海 D.抵抗日本全面侵華
14.(2010年高考湖南文綜)在遭到中國軍隊打擊之后,侵華日軍某部在一份報告中稱:“其上級干部多為經驗豐富干練之士,其統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對分散于廣闊地區之多數小部隊巧妙的指揮運動,必須矚目。”上述評論所指的戰役應是
A.太原會戰 B.平型關戰役 C.百團大戰 D.武漢戰役
15.59年前,中國革命和中華民族迎來了一個關鍵的歷史時刻。下列詩、詞中與這一歷史[來源:Z&xx&k.Com]
2
時刻相關的是
A.鐵流兩萬五千里,各路勁旅大會師 B.黃洋界上炮聲隆,人杰地靈唱大風
C.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D.誰人不知張少帥,千古功臣一代驕
16.毛澤東說:“蔣介石兩個拳頭(指陜北和山東)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來了。所以,我們的戰略就是要把這兩個拳頭緊緊拖住,對準他的胸膛插一刀。”這里“插上一刀”的軍事行動指的是
A.粉碎重點進攻 B.挺進大別山 C.發動三大戰役 D.橫渡長江,解放南京
17.(2010年高考上海單科)毛澤東思想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是在
A.中共七大 B.遵義會議 C.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D.中共十二大
18.(2010年高考江蘇單科)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為30人。對上述內容理解正確的是
A.該屆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
B.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制
C.從此確立了“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
D.標志著新中國根本政治制度的確立
19.2008年3月5日,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同志誕辰110周年。建國以后,恩來曾長期擔任外交部長的職務,在國際社會中有“紅色外交家”的美譽。下列周恩來參加的外交活動,按時間排列正確的是
①參加日內瓦會議 ②會見美國總統尼克松③會晤日本首相田中角榮④出席萬隆會議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20.1970年,美國總統尼克松對其助手基辛格說:“我想請你的助理人員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對我們在聯合國接納中國問題采取什么方針提出建議??我認為,我們沒有足夠的票數去阻擋。接納的時間比我們預料的要來得快。”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社會主義陣營支持新中國 B.西歐國家日益走向聯合
C.美國喪失了世界霸權地位 D.第三世界國家蓬勃興起
[來源:學_科_網]
高二歷史暑期作業(一)
班級 姓名 學號 成績
一、選擇題(60分)
3
二、非選擇題(第21題14分,第22題14分,第23題11分,第24題10分,第25題11分,共計60分)
21、(14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自殷以前,天子、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諸侯之于天子,猶后世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踐奄,滅國數十,而新建之國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魯、衛、晉、齊四國,又以王室至親為東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復諸侯之長而為諸侯之君;??蓋天子、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統之規模,實與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王國維《殷周制度論》,《觀堂集林》卷十二 材料二 秦初并天下??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音鎮)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始皇下其議于群臣,群臣皆以為便。廷尉李斯議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后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足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置諸侯不便。”始皇日:“天下共苦戰斗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廷尉議是。”
——《史記·秦始皇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