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分組學習,互幫互助有利于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2.增強課堂情趣,讓課堂更生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首先,增加課堂情趣。老師要了解本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和生理特點。在小學初期,學生喜歡角色扮演的游戲,而且學生注意力時間只有10到15分鐘,是很短暫的。我們可以在學生集中注意力的那短暫時間內講解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其他時間的都是為了鞏固主要內容而進行的小練習。比如,上《中華字經》課,單純識字是很無聊的,不如就裝扮成古代人的樣子一起開學習吧!再來看看我們的英語課,每個單元有一個小故事,為什么不嘗試讓學生一起吧小故事演繹出來呢?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老師還可以清晰地看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大部分學生積極,小部分學生消極,這應該是正常現象。那種認為所有學生都應積極的看法,我想就好象是要所有人都一個模樣,要所有人都熱愛勞動的想法一樣,讓人好笑!不是這樣嗎?當然,學校就是要讓那些努力的有收獲,徘徊的有目標;積極進取的有成果,消極混世的勇敢弄潮。如何解釋部分學生學習中的消極狀態,如何克服這種消極情緒,這是教師工作中需要研究解決的不可避免的課題之一。
在日常工作中,教師習慣于提取那部分在學習中有消極思想的學生的問題,加以放大研究,而忽視了那些積極向上的學生的優點。我想教師們更應該研究所謂“好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動力源泉,或許能找到解決所謂“差生”問題的良藥。
學生學習積極性從何而來呢?愛因斯坦在《論教育》一文中說:“在學校里和在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的動機是工作中的樂趣,是工作獲得結果的樂趣,以及對這個結果的社會價值的識。”如此說,“樂趣”和“認識”應是“好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來源。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的愉悅的快感,在獲得學習成果后的興奮和滿足,以及班級、學校、家庭和社會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肯定與贊賞都將是學生學習動機產成的重要因素。這一切的前提條件我想應該是學生的基本素質,心理、智力等基本的素質條件。沒有一定的智力水平,很難對較抽象的問題有認識,也不能生成在理解基礎之上的對工作過程的體驗;沒有好的心理素質,也很難保證智力水平的發揮得以正常進行。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呢?根據以上分析,大概應該在下述幾方面加以努力,或許能有所突破。我們先引用溫寒江教授在《現代教學論引論》中所概括的教師們常用的方法,以期能促成我們深入的思考。這些方法是:第一,利用直觀教學、形象化教學,發揮形象思維的藝術感染作用,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探索事物的求知欲和濃厚的學習興趣。第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第三,在運用知識和聯系實際中,促進學習興趣。第四,通過課外活動和課外閱讀,激發學生求知欲和學習興趣。第五,創造一個生機勃勃的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激勵學生不斷追求新知。以上這些方法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希望學生在教師的主導下能夠產生對學習的興趣,并且主動的去追求、去探索未知的知識領域。這些都是非常好的方法,概括的也算全面。但在實際教學中,這些方法只在提高“好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上有些作用,而那些“差生”,甚至包括“好學生”,一般的思維模式卻都是“考什么學什么”,決不多費事!難道不是這樣嗎?我們有的老師在沒有考試這個指揮棒指揮下,不也弄不清素質教育的具體干法嗎?所以我想說,學生有了學習興趣確實能夠產生良好的學習動機,但大部分學生不是靠可憐的興趣在讀書的,否則學生們應該說高考前的學習是花前月下的美差,而不是寒窗苦讀。他們實際在靠對升學意義的認識而發奮圖強,忘我奮斗!對考試意義的認識程度往往決定他們的動力強度。要想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首先就要明確學習的目的與意義。在充分認識的基礎上,才能產生自覺的學習動機和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充沛動力。每一個“好學生”都能講出完整的一套有關學習意義的理論,這就是明證。
提高學習興趣的諸多措施是幫助教師減輕已明確學習目的與意義的學生學習中的“痛苦”的手段之一。痛苦的學習不如愉快的學習,這是人知常情。精神愉悅有利于學生喚起潛能,拓展思路,積極探索,學而有成。正如溫教授所說的那樣,“明確的學習目的、高昂的學習情緒、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學習愿望,是最主要的內部動力。”
學生應該具有對學習本身意義的認識,它是最持久的學習動力源。當然,對低齡的學生來說,達到一定的認識水準有些困難,但所有的使令其就范的措施都是幫助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對學習意義的認識的手段。最初可能是誘導,告訴他們那可以帶來快樂;之后就是教導,告訴他們那可以幫助成才;最后他們將在他們自身的動力作用下自覺的學習。在認識的基礎上產生興趣,在興趣的驅使下努力進取,積極探索。
教師的工作是偉大的,也是非常辛苦的。在工作中需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去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如果學生看不到學習成果的社會價值,我想老師的所有工作都是徒勞;老師們也將喪失積極工作的動力。難道不是這樣嗎?教師與學生是整個教育系統中的兩個基本原素,它們與教材一起構成系統,又受制于這個系統。所以我想,能否在更高的層次教育這個系統很好的融入社會這個大系統中去,教師才有可能在小系統中充分調動學生那一方面的積極性。
看了如何提高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看:
1.如何提高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方法
4.如何提高學習積極性
5.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