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行測復習方法歸納
剛進入公考圈我就聽過一句話叫“常識就是嘗試”,的確,常識真的太逆天了,人窮盡一生可能也沒辦法知道辣么多東西,很多小伙伴們在做卷時會直接把常識pass掉,因為真的是做了就影響心情,但是常識的點都比較小,其實用幾秒鐘可能就能掌握一個知識點,萬一考試的時候考到呢?萬一呢萬一呢!在每次做完卷子以后,不要只記得對答案(這句話我應該會重復炒雞多次),常識題的四個選項可能就能涉及到四個知識點,弄清每一個選項的錯誤點你就知道了八十個知識點啊!這套卷做的太值了有木有!
小齊建議,重點記憶正確的知識點,不要對錯誤的說法產生過多印象,so,常識題直接不做,看解析!
例:關于生活常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吃松花蛋時佐以食醋,是為了減少松花蛋的澀味
B.電燈泡中加入少量紅磷,是為了防止燈絲氧化
C.純堿使饅頭稀松多孔,是因為化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
D.千滾水不宜飲用,是因為其中的細菌含量會大大增加(錯誤,千滾水在反復煮沸的過程中,滋生出亞硝酸鹽、重金屬等有害物質,長期飲用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
國考行測復習方法歸納【篇2】
資料分析:每天半小時,四篇資料,基本方法聽課或者看書,剩下的就是多訓練,堅持到考試,你資料90%+的正確率完全沒問題。
邏輯判斷:聽聽課,形式推理基本就是理論公式,你記住就會,記不住就不會,活學活用就快,不懂變通就慢,所以平時要做到靈活運用,多思考每個點可以怎么考,多思考各個題型應該怎么解決,不要一味做題。
圖形推理:各種常考的考點,都記住啦。你會不會基本上不取決于你聰不聰明,多數取決你見沒見過。所以見的全面是重點,做題只是輔助,只是讓你見到更多的題,對考點更熟悉、更敏感。《圖形推理精選100題》里面的規律好好看看,記住啦。(需要的私聊我微信z8376,獲取《 圖形推理精選100題 》)
定義判斷:只要記住找對應點,與題干對應的可能對,矛盾的一定錯。做100-150題足夠你定義達到90%的正確率。
類比推理:記住常考的考法,其他的絕大多數結合日常常識,常識還可以的一般80%沒問題,能不能全對就看你常識的造詣啦。
言語理解與表達:關鍵在于理解,很多同學做題根本不去理解,就靠感覺,你這樣練到死也很難說啦。不管是邏輯填空還是片段閱讀,你都要理解。否則你的正確率無法保證。基本功:詞匯積累(重點關注詞義、感情色彩、常用搭配、側重點);常用技巧(行文脈絡法、關鍵詞法、關鍵句法等)。其他的刷刷題做到孰能生巧吧。
常識判斷:考的都是基礎的知識,一般大家都能對10個左右,不要放棄,日常積累下法律、歷史、地理方面的常識,這幾個是考試的重點。
數學運算:只能說量很大,把握好基礎就可以啦,但是你基礎題型都不把握,就很難拿高分啦。
國考行測復習方法歸納【篇3】
無論是漸入佳境的“菜鳥”,抑或是爐火純青的“高手”,考生都要保持自信、謹慎的心境和堅持、鉆研的態度。既要有樂觀輕松的狀態,又要抓緊復習備考。正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行測備考,打好基礎少不了。
1、做真題明辨方向。沖刺階段,不能盲目一頭扎進題海。筆者建議考生,可以通過在標準考試用時(注意填答題卡時間),完成一套國考行測真題并計算各個模塊的準確率。一方面可以通過模考來親身體驗行測考試的時間要求和考試節奏,迅速進入備考狀態,另一方面也可以發現自身的短板,讓之后的行測備考更有針對性更有效率。
2、用閑時記憶知識。國考備考并不意味著考生必須埋首案前,兩耳不聞窗外事。利用閑暇時間進行小知識的積累記憶更能提高行測備考效率。一本常識知識點總結或是語言文字知識點匯編就能幫助考生充分利用零碎時間。吃早餐時可以翻開語言文字知識點匯編,掌握三到五組近義詞;備考休息間隙,可以翻開常識知識點總結,邊聽歌邊記住數個小常識。筆者并未利用完整時間復習常識和語言文字,絕大多數知識的積累都在零碎時間中完成。考生不妨高效利用閑暇時間,積少成多,提高備考效率。
3、常訓練積累經驗。古人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再多的方法技巧終究只是紙上談兵,著手做題訓練才是邁向成功的關鍵所在。行測需要大量練習來提高做題的速度和準確性。需提醒考生的是,常訓練、多訓練并不等同于題海戰術。考生要多做題、做好題,更要常反思總結。考生可以通過反復做歷年國考真題和各省省考真題來琢磨行測的常考點和難度分配,從而明確復習的重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