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怎么學才能提高成績
高考物理主要考察基礎知識,例如高一物理中速度的概念要有一個清楚的區分,再有規律中V=S/T,與v=V0+Vt/2兩者的區別,前面是定義式后者是特殊情況勻變速時才能應用。所以高三零基礎物理學習首要就是掌握基礎。
二、獨立做題
要獨立的,保質保量地做一些題,題量適當即可,高三學生要抓住典型題體會做題方法,一開始可能會慢一些,可能會走好多彎路,但這些都是正常現象,隨著這種解題過程的熟悉,思路會更明確。
三、物理過程
要對物理過程一清二楚,物理過程弄不清會給解題留下隱患,推薦的一種方法是做草圖,不論題目難易要都作出草圖,有了草圖對運動狀態等分析更明了。
物理是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是通過實驗,分析、綜合、歸納得出物理概念、規律;同時又培養高三學生科學探究的物理零基礎的方法,尊重事實、勇于質疑的科學精神。
四、數學應用
高中物理計算依靠數學,所以對高三物理學習來說數學太重要了,沒有數學工具物理寸步難行。例如:力的合成分解中就應用了三角函數的數學知識。
綜合上述方法,對物理有了興趣,學習起來就不那么困難,高三了,物理零基礎就應高抓基礎。
高考物理答題注意事項
1、簡潔文字說明與方程式相結合
2、盡量用常規方法,使用通用符號
3、分步列式,不要用綜合或連等式
4、對復雜的數值計算題,最后結果要先解出符號表達,再代入數值進行計算。還要提醒考生的是,由于網上閱卷需要進行掃描,要求考生字跡大小適中清晰。合理安排好答題的版面,不要因超出方框而不能得分。切記:所有物理量要用題目中給的。沒有的要設出,并詳細說明。
切記:物理要寫原始公式,而不是導出公式;既然是計算題就不要期待一步成功。分布寫,慢慢寫,別著急帶數據;要建立模型,高中物理計算無非就是:運動學、牛頓定律、能量守恒、機械能守恒、動能定理、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的運動、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而已;將幾個過程拆分。
高考物理學復習方法
1:以教材為本,全面復習基礎知識
要求全面閱讀教材,樹立“教材是的復習資料”的觀點,對高中物理所涉及的每個知識點進行重新梳理,對教材中的概念、定理、定律逐字逐句進行理解。有意識的挖掘教材中有價值的習題、閱讀材料、思考與討論、做一做等,要掃清知識死角,把書本念厚。
打好基礎不是死記硬背概念和公式,而是要在透徹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清楚高中物理力、熱、電、光、原五大部分所涉及到的力、運動、能量的相關問題是在不同知識背景下的同一個內容,是一個整體。
2:夯實基礎,落實雙基,掌握科學的解題思路
第一輪復習中在知識內容的講解上求全和實,在練習題上重基礎知識和基本解題方法的訓練。
在求解物理問題時,培養具備良好的思維習慣。如正確選擇研究對象及受力分析,在對狀態、過程分析時畫出狀態過程的示意圖,將抽象的文字條件形象化、具體化。為了盡可能少出錯誤,解題時可以遵循這樣的思路:畫草圖-想情景——選對象——建模型——分析狀態和過程——找規律——列方程——檢查結果。
3:培養良好的審題習慣
審題是解題的關鍵一步,提高解答物理問題的能力應把重點放在培養良好的審題習慣上。要分析并提煉出題目所給的物理過程、物理情景、物理模型,再去找相應的物理規律、物理定理、定律解題。
提高審題能力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對關鍵詞句的理解;
對隱含條件的挖掘;
對干擾因素的排除。
理清和形成知識結構
高考物理基礎知識點
認識形變
1.物體形狀回體積發生變化簡稱形變。
2.分類:按形式分:壓縮形變、拉伸形變、彎曲形變、扭曲形變。
按效果分:彈性形變、塑性形變
3.彈力有無的判斷:
1)定義法(產生條件)
2)搬移法:假設其中某一個彈力不存在,然后分析其狀態是否有變化。
3)假設法:假設其中某一個彈力存在,然后分析其狀態是否有變化。
彈性與彈性限度
1.物體具有恢復原狀的性質稱為彈性。
2.撤去外力后,物體能完全恢復原狀的形變,稱為彈性形變。
3.如果外力過大,撤去外力后,物體的形狀不能完全恢復,這種現象為超過了物體的彈性限度,發生了塑性形變。
探究彈力
1.產生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會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稱為彈力。
2.彈力方向垂直于兩物體的接觸面,與引起形變的外力方向相反,與恢復方向相同。
繩子彈力沿繩的收縮方向;鉸鏈彈力沿桿方向;硬桿彈力可不沿桿方向。
彈力的作用線總是通過兩物體的接觸點并沿其接觸點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3.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彈力F的大小與彈簧的伸長或縮短量x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F=kx
高考物理知識點復習
一、碰撞的定義
相對運動的物體相遇,在極短的時間內,通過相互作用,運動狀態發生顯著變化的過程叫做碰撞。
二、碰撞的特點
作用時間極短,相互作用的內力極大,有些碰撞盡管外力之和不為零,但一般外力(如重力、摩擦力等)相對內力(如沖力、碰撞力等)而言,可以忽略,故系統動量還是近似守恒。在劇烈碰撞有三個忽略不計,在解題中應用較多。
1.碰撞過程中受到一些微小的外力的沖量不計。
2.碰撞過程中,物體發生速度突然變化所需時間極短,這個極短時間對物體運動的全過程可忽略不計。
3.碰撞過程中,物體發生速度突變時,物體必有一小段位移,這個位移相對于物體運動全過程的位移可忽略不計。
三、碰撞的分類
1.彈性碰撞(或稱完全彈性碰撞)
如果在彈性力的作用下,只產生機械能的轉移,系統內無機械能的損失,稱為彈性碰撞(或稱完全彈性碰撞)。
此類碰撞過程中,系統動量和機械能同時守恒。
2.非彈性碰撞
如果是非彈性力作用,使部分機械能轉化為物體的內能,機械能有了損失,稱為非彈性碰撞。
此類碰撞過程中,系統動量守恒,機械能有損失,即機械能不守恒。
3.完全非彈性碰撞
如果相互作用力是完全非彈性力,則機械能向內能轉化量,即機械能的損失,稱為完全非彈性碰撞。碰撞物體粘合在一起,具有同一速度。
此類碰撞過程中,系統動量守恒,機械能不守恒,且機械能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