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伊人网站-亚洲伊人精品-亚洲伊人电影-亚洲一在线-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久久国产一区

高分網 > 高考 > 高考輔導 >

高三年級歷史知識點復習

時間: 小龍 高考輔導

高三年級歷史知識點復習(精選篇1)

一、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1.積極影響

(1)有利于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和鞏固,有利于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的完整。

(2)在統一的社會環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

2.消極影響

(1)經濟上,束縛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特別是阻礙了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2)政治上,專制統治的空前強化進一步剝奪了人民的政治權利和言論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動受到壓制和打擊。

(3)思想文化上,專制統治使知識分子脫離實際,阻礙了科技的發展和文化的進步。

二、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

1.源遠流長。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從未中斷,因此源流分明,沿革清晰。

2.以君權為中心,權力高度集中。在人神關系上,鼓吹君權神授,君權至上,以神權服務于君權。在君臣關系上,宣揚君令臣從,下級依附上級,全國依附君主。在權力配置原則上,君主一人全面壟斷全國的一切大權,國家所有政治制度的設置,無一不是為了確保這種權力的集中,確保君主意旨的暢通無阻。

3.人治高于法治。人治的實質是權治、官治,是_統治。

4.完備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中國古代政治機構的設置是相當完備的,從君主到臣僚,從中央到地方,上下相依,交叉相連,統治網絡嚴密周全。

5.宗法關系的殘余嚴重影響到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設,父權觀念滲入到國家政治制度中。

6.在漫長的政治制度發展過程中,儒家經典是君主專制制度的理論基礎,是歷代各項制度與政策的依據。

高三年級歷史知識點復習(精選篇2)

一、中國傳統文化演變

1.春秋戰國時期:封建制度逐步確立,社會處于大變革時期,思想活躍,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由此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繁榮。

2.秦漢:秦漢時期,國家統一,生產發展,各民族間政治經濟聯系加強。西漢儒學獨尊,文化由此得到迅速的發展,文學藝術大放異彩。

3.隋唐:盛唐時期政治統一、經濟繁榮、民族融合,文學藝術全面輝煌,同時社會步入正軌,法度規范成為普遍的社會需要。中唐以后,安史之亂、藩鎮割據、政治黑暗,出現了大量表達人民痛苦、揭露統治階級罪惡的作品。

4.宋代:一方面封建經濟進一步發展,隨著商業和城市的繁榮,市民階層擴大,韻律極嚴的詩歌已不能充分表達人們更加豐富的思想感情;風俗畫成為當時畫壇的亮點。另一方面,宋代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銳,一些作家轉向于采用詞這種更能抒發感情的文學形式,來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愛國主義精神。這樣,宋詞便得到了快速發展。

5.元代:城市經濟繁榮和市民階層的擴大,知識分子處于社會底層。知識分子們的愁苦、反抗、逃避現實,通過元雜劇與元散曲(合稱為元曲)來表達。

6.明清:封建制度漸趨衰落,君主專制達到頂峰,商品經濟繁榮,資本主義萌芽產生,文化專制、八股取士,從而出現了揭露封建制度腐朽黑暗的小說和藝術作品。

二、全面認識儒家思想

1.對待儒家思想的正確態度:在中國,曾對儒家思想采取過過激的否定態度。如新文化運動中的“_孔家店”,“文化_”中的“批林批孔”運動,都對儒家思想的繼承和發揚產生了消極影響。對待儒家思想,應該采取的正確態度是:既要吸取其精華,又要剔除其糟粕,批判地否定其中的消極因素。

2.儒家思想的現實意義

(1)儒家強調“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學思結合”的教育思想,對我國當代教育事業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有積極作用。

(2)儒家提倡“孝”“仁義”“誠信”等道德倫理觀,有助于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3)儒家強調“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加強道德修養,有助于約束和規范以市場經濟為主體的交易活動和行為,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正常、有序地進行。

(4)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維護了社會穩定,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5)儒家思想主張的“大一統”思想有利于鞏固中華民族的統一,在今天仍具有現實意義。

3.儒家思想的消極影響

(1)作為維護封建專制的正統思想,其自身的消極作用也是很明顯的。首先它是封建文化的主體,它所倡導的“三綱五常”的道德戒律,束縛了人們的意志和人格,導致保守、封閉的民族性格,不利于民主和科學精神的形成。

(2)它所宣揚的封建禮教和束縛婦女的戒律,其負面作用是明顯的。

(3)它所宣揚的等級制度、愚忠、愚孝等觀念更應拋棄。

高三年級歷史知識點復習(精選篇3)

一、對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遭遇的兩次嚴重挫折的認識。

1.兩次挫折

(1)1927年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國民_失敗。

(2)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

2.挫折原因

(1)國民_失敗的原因:客觀原因是帝國主義與封建勢力的聯合力量超過了革命的力量,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主觀原因是由于中國共產黨處于幼年時期,缺乏理論修養和實踐經驗,以陳獨秀為代表的黨中央犯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

3.挽救措施

(1)_失敗后,中共中央召開的“八七會議”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最后走出一條正確的工農武裝割據之路。

(2)長征途中,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會議,從軍事上、組織上糾正“左”傾錯誤,使革命形勢轉危為安。

4.深刻教訓和啟示:中國革命的勝利,必須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那種脫離實際,照抄照搬外國經驗的教條主義,或者只憑主觀熱情而急于求成的做法都是錯誤的,既要反“左”,也要反“右”。

二、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比較。

1.相同點

(1)革命性質:都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2)革命任務:都是反帝反封建。

2.不同點

(1)領導階級:舊民主主義革命是資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

(2)革命目標: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目標是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發展資本主義;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目標是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

(3)革命前途: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前途是資本主義;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前途是社會主義。

(4)指導思想: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三民主義;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

(5)革命結果:舊民主主義革命任務沒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革命沒有成功;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社會主義革命作了必要的準備。

(6)革命范疇:舊民主主義革命是世界資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義革命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

12467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杳蕉狼人欧美全部| 张晋个人资料和简历| 什么水果是热性的| 来自地狱| 《平凡之路》电影| 康巴卫视直播| 幸福年简谱| 黄视频免费在线看| 补充电解质喝什么饮料| 杨门女将演员表| 北京卫视手机直播| av888av| 打男孩光屁股| 恶行之外电影完整在线观看| 向东海| 爱来的刚好演员表| 系统解剖学题库及答案| 即便如此我依然爱着我的老婆| 王雪华| 笑口常开图片| 潘霜霜惊艳写真照| 鬼谷子电视剧| 以下关于宏病毒说法正确的是| 749局什么时候上映| 人民的利益电视剧在线观看| 西班牙超级杯在哪看| 立定心志歌词歌谱| 李修蒙出生年月| 洞房电影| 柏欣彤12点以后跳的广场舞| 《宝莲灯》| 尹雪喜演的全部电影| 偏偏喜欢你演员表| 巴厘岛旅游攻略| 铠甲勇士第六部| 《桂花雨》课后题答案| 杨超越穿游泳服装| 陈昭昭| 藏文作文| 2024微信头像| 周末父母42集剧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