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伊人网站-亚洲伊人精品-亚洲伊人电影-亚洲一在线-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久久国产一区

高分網(wǎng) > 高中學(xué)習(xí)方法 > 高二學(xué)習(xí)方法 > 高二語文 >

高二語文古文復(fù)習(xí)

時間: 如英2 高二語文
  高二語文古文復(fù)習(xí):

  【陳情表】(李密)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yǎng)。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無叔伯,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yīng)門五尺之童,煢煢孑立,形影相吊。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yǎng)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dāng)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zé)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于星火。臣欲奉詔奔馳,則以劉病日篤,欲茍順?biāo)角椋瑒t告訴不許。臣之進(jìn)退,實為狼狽。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dá),不矜名節(jié)。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yuǎn)。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報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愿乞終養(yǎng)。

  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愿陛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臣生當(dāng)隕首,死當(dāng)結(jié)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jǐn)拜表以聞。

  翻譯

  臣李密陳言:我因命運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剛出生六個月,我父親就去世了。年齡到了四歲,舅父強迫母親改變了守節(jié)的志向。我的祖母劉氏,憐憫我孤獨困苦,便親自撫養(yǎng)。臣小的時候經(jīng)常生病,九歲時還不會行走。孤獨無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沒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門庭衰微而福分淺薄,很晚才有兒子。在外面沒有比較親近的親戚,在家里又沒有照應(yīng)門戶的童仆,生活孤單沒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體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又早被疾病纏繞,常年臥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飯喝藥,從來就沒有停止侍奉而離開她。

  到了晉朝建立,我蒙受著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任太守逵,察舉臣下為孝廉,后任刺史榮又推舉臣下為優(yōu)秀人才。臣下因為供奉贍養(yǎng)祖母的事無人承擔(dān),辭謝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詔書,任命我為郎中,不久又蒙受國家恩命,任命我為太子的侍從。我憑借卑微低賤的身份,擔(dān)當(dāng)侍奉太子的職務(wù),這實在不是我殺身所能報答朝廷的。我將以上苦衷上表報告,加以推辭不去就職。但是詔書急切嚴(yán)峻,責(zé)備我怠慢不敬。郡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門督促,比流星墜落還要急迫。我很想奉旨為皇上奔走效勞,但祖母劉氏的病卻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順從自己的私情,但報告申訴不被允許。我是進(jìn)退兩難,十分狼狽。

  我伏地思量晉朝是用孝道來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舊臣,尚且還受到憐憫?zhàn)B育,何況我的孤苦程度更為嚴(yán)重呢。況且我年輕的時候曾經(jīng)做過蜀漢的官,擔(dān)任過郎官職務(wù),本來就希望做官顯達(dá),并不顧惜名聲節(jié)操。現(xiàn)在我是一個低賤的亡國俘虜,十分卑微淺陋,受到過分提拔,恩寵優(yōu)厚,怎敢猶豫不決而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為祖母劉氏壽命即將終了,氣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樣。我如果沒有祖母,就沒有今天的樣子;祖母如果沒有我的照料,也無法度過她的余生。祖孫二人,互相依靠而維持生命,因此我不愿停止侍養(yǎng)祖母而遠(yuǎn)離。

  我現(xiàn)在的年齡四十四歲了,祖母現(xiàn)在的年齡九十六歲了,這樣看來我在陛下面前盡忠盡節(jié)的日子還很長,而在祖母劉氏面前盡孝盡心的日子很短。我懷著烏鴉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夠準(zhǔn)許我完成對祖母養(yǎng)老送終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僅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長官所能明白知曉的,天地神明,實在也都能明察。希望陛下能憐憫我愚昧誠心,滿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使祖母劉氏能夠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著應(yīng)當(dāng)殺身報效朝廷,死了也要結(jié)草銜環(huán)來報答陛下的恩情。我懷著像犬馬一樣不勝恐懼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來使陛下知道這件事。

  《項脊軒志》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塵泥滲(shèn)漉(lù),雨澤下注;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余稍為修葺(qì),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墻__,以當(dāng)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舊時欄楯(shǔn),亦遂增勝。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fēng)移影動,珊珊可愛。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dài)諸父異爨(cuàn),內(nèi)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逾庖(páo)而宴,雞棲于廳。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家有老嫗(yù), 嘗居于此。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bǐ)撫之甚厚。室西連于中閨,先妣嘗一至。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嫗又曰:“汝姊(zǐ)在吾懷,呱呱(gū)而泣;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yīng)答。”語未畢, 余泣,嫗亦泣。余自束發(fā)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余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hù)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zhí)此以朝,他日汝當(dāng)用之!”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

  軒東故嘗為廚,人往,從軒前過。余扃(jiōng)牖(yǒu)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

  余既為此志,后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xué)書。 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其后二年,余久臥病無聊,乃使人復(fù)葺南閣子,其制稍異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項脊軒,是過去的南閣樓。屋里僅僅一丈見方,只可容納一個人居住。這是已有上百年的老屋子,(屋頂墻上的)泥土從上邊漏下來,雨水也往下流;我常常移動書桌時,環(huán)顧四周沒有可以安放的地方。又朝北,不能照到陽光,天一過中午就已經(jīng)昏暗。我稍稍修理了一下,使它不從上面漏土漏雨。在前面開了四扇窗子,院子四周砌上圍墻,用來擋住南面射來的日光,日光反照,室內(nèi)才明亮起來。又在庭院里錯雜地種上蘭花、桂樹、竹子等,往日的欄桿,也就增加了新的光彩。書架擺滿了書籍,我安居室內(nèi),吟誦詩文,有時又靜靜地獨自端坐,聽到自然界各種各樣的聲音;庭院、階前卻靜悄悄的,小鳥不時飛下來啄食,人到它面前也不離開。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懸,照亮半截墻壁,桂樹的影子交雜錯落,微風(fēng)吹來,花影搖動,很是可愛。

  然而我住在這里,有許多值得高興的事,也有許多值得悲傷的事。 在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為一體。等到伯父叔父們分了家,在室內(nèi)外設(shè)置了許多小門,墻壁到處都是。東家的狗對著西家叫,客人得越過廚房去吃飯,雞在廳堂里棲息。庭院中開始是籬笆隔開,然后又砌成了墻,一共變了兩次。家中有個老婆婆,曾經(jīng)在這里居住過。這個老婆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婢女,給兩代人喂過奶,先母 對她很好。房子的西邊和內(nèi)室相連,先母曾經(jīng)常常來。老婆婆常常對我說:“這個地方,你母親曾經(jīng)站在這兒。”老婆婆又說:“你姐姐在我懷中,呱呱地哭泣; 你母親用手指敲著房門說:‘孩子是冷呢?還是想吃東西呢?’我隔著門一一回答。”話還沒有說完,我就哭起來,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淚。我從十五歲起就在軒內(nèi)讀書,有一天,祖母來看我,說:“我的孩子,好久沒有見到你的身影了,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這里,真像個女孩子呀?”等到離開時,用手關(guān)上門,自言自語地說:“我們家讀書人很久沒有得到功名了,這孩子長大,就可以有指望了呀!”不一會,拿著一個象笏過來,說:“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間拿著去朝見皇帝用的,以后你會用到它!”回憶起舊日這些事情,就好像發(fā)生在昨天一樣,真讓人忍不住放聲大哭。

  項脊軒的東邊曾經(jīng)是廚房,人們到那里去,必須從軒前經(jīng)過。我關(guān)著窗子住在里面,時間長了,能夠根據(jù)腳步聲辨別是誰。項脊軒一共遭過四次火災(zāi),能夠不被焚毀,大概是有神靈在保護著吧。

  我已經(jīng)作了這篇文章,過了五年后,我的妻子嫁到我家來,她時常來到軒中,向我問一些舊時的事情,有時伏在桌旁學(xué)寫字。我妻子回娘家探親,回來轉(zhuǎn)述她的小妹妹們的話說:“聽說姐姐家有個小閣樓,那么,什么叫小閣樓呢?”這以后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項脊軒破敗沒有整修。又過了兩年,我很長時間生病臥床沒有什么(精神上的)寄托,就派人再次 修繕南閣子,格局跟過去稍有不同。然而此后我多在外邊,不常住在這里。

  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樹,是我妻子去世那年親手種植的,現(xiàn)在已經(jīng)高高挺立,枝葉繁茂像傘一樣了。

  報任安書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jìn)士為務(wù),意氣勤勤懇懇,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請略陳固陋。闕然久不報,幸勿為過。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書之功,文史星歷,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yōu)畜之,流俗之所輕也。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而世又不與能死節(jié)者比,特以為智窮罪極,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樹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辭令,其次詘體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關(guān)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發(fā)、嬰金鐵受辱,其次毀肌膚、斷肢體受辱,最下腐刑極矣!傳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節(jié)不可不勉勵也。猛虎在深山,百獸震恐,及在檻阱之中,搖尾而求食,積威約之漸也。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可入;削木為吏,議不可對,定計于鮮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膚,受榜箠,幽于圜墻之中,當(dāng)此之時,見獄吏則頭槍地,視徒隸則心惕息。何者?積威約之勢也。及已至是,言不辱者,所謂強顏耳,曷足貴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陰,王也,受械于陳;彭越、張敖,南面稱孤,系獄抵罪;絳侯誅諸呂,權(quán)傾五伯,囚于請室;魏其,大將也,衣赭衣,關(guān)三木;季布為朱家鉗奴;灌夫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將相,聲聞鄰國,及罪至罔加,不能引決自裁。在塵埃之中,古今一體,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勢也;強弱,形也。審矣,何足怪乎?且人不能早自裁繩墨之外,已稍陵遲,至于鞭箠之間,乃欲引節(jié),斯不亦遠(yuǎn)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為此也。夫人情莫不貪生惡死,念父母,顧妻子,至激于義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無兄弟之親,獨身孤立,少卿視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節(jié),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仆雖怯懦,欲茍活,亦頗識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縲紲之辱哉!且夫臧獲婢妾,猶能引決,況若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隱忍茍活,幽于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jié),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

  仆竊不遜,近自托于無能之辭,網(wǎng)羅天下放失舊聞,略考其行事,綜其終始,稽其成敗興壞之紀(jì),上計軒轅,下至于茲,為十表,本紀(jì)十二,書八章,世家三十,列傳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草創(chuàng)未就,會遭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仆誠以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償前辱之責(zé),雖萬被戮,豈有悔哉?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

  且負(fù)下未易居,下流多謗議。仆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xiāng)黨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復(fù)上父母之丘墓乎?雖累百世,垢彌甚耳!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fā)背沾衣也!身直為閨閤之臣,寧得自引深藏于巖穴邪!故且從俗浮沉,與時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賢進(jìn)士,無乃與仆私心剌謬乎?今雖欲自雕琢,曼辭以自飾,無益于俗,不信,適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書不能悉意,略陳固陋。謹(jǐn)再拜。

  像牛馬一樣替人奔走的仆役太史公司馬遷再拜。

  少卿足下:從前承蒙您給我寫信,用謹(jǐn)慎地待人接物教導(dǎo)我,以推舉賢能、引薦人才為己任,情意十分懇切誠摯,好像抱怨我沒有遵從您的教誨,而是追隨了世俗之人的意見。我是不敢這樣做的。請讓我向您略約陳述淺陋的意見。隔了很長的日子沒有復(fù)信給您,希望您不要責(zé)怪。

  我的祖先沒有剖符丹書的功勞,職掌文史星歷,地位接近于卜官和巫祝一類,本是皇上所戲弄并當(dāng)作倡優(yōu)來畜養(yǎng)的人,是世俗所輕視的。假如我伏法被殺,那好像是九牛的身上失掉一根毛,同螻蟻又有什么區(qū)別?世人又不會拿我之死與能殉節(jié)的人相比,只會認(rèn)為我是智盡無能、罪大惡極,不能免于死刑,而終于走向死路的啊!為什么會這樣呢?這是我向來所從事的職業(yè)以及地位,使人們會這樣地認(rèn)為。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還重,有的人卻比鴻毛還輕,這是因為他們生存所追求的東西不同啊!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不污辱祖先,其次是自身不受侮辱,再次是不因別人的臉色而受辱,再次是不因別人的言語而受辱,再次是被捆綁在地而受辱,再次是穿上囚服受辱,再次是戴上腳鐐手銬、被杖擊鞭笞而受辱,再次是被剃光頭發(fā)、頸戴枷鎖而受辱,再次是毀壞肌膚、斷肢截體而受辱,最下等的是腐刑,侮辱到了極點。古書說"刑不上大夫",這是說士人講節(jié)操而不能不加以自勉。猛虎生活在深山之中,百獸就都震恐,等到它落入陷穽和柵欄之中時,就只得搖著尾巴乞求食物,這是人不斷地使用威力和約束而逐漸使它馴服的。所以,士子看見畫地為牢而決不進(jìn)入,面對削木而成的假獄吏也決不同他對答,這是由于早有主意,事先就態(tài)度鮮明。現(xiàn)在我的手腳交叉,被木枷鎖住、繩索捆綁,皮肉暴露在外,受著棍打和鞭笞,關(guān)在牢獄之中。在這種時候,看見獄吏就叩頭觸地,看見牢卒就恐懼喘息。這是為什么呢?是獄吏的威風(fēng)和禁約所造成的。事情已經(jīng)到了這種地步,再談什么不受污辱,那就是人們常說的厚臉皮了,有什么值得尊貴的呢?況且,像西伯姬昌,是諸侯的領(lǐng)袖,曾被拘禁在羑里;李斯,是丞相,也受盡了五刑;淮陰侯韓信,被封為王,卻在陳地被戴上刑具;彭越、張敖被誣告有稱帝野心,被捕入獄并定下罪名;絳侯周勃,曾誅殺諸呂,一時間權(quán)力大于春秋五霸,也被囚禁在請罪室中;魏其侯竇嬰,是一員大將,也穿上了紅色的囚衣,手、腳、頸項都套上了刑具;季布以鐵圈束頸賣身紿朱家當(dāng)了奴隸;灌夫被拘于居室而受屈辱。這些人的身分都到了王侯將相的地位,聲名傳揚到鄰國,等到犯了罪而法網(wǎng)加身的時候,不能引決自裁。在社會上,古今都一樣,哪里有不受辱的呢?照這樣說來,勇敢或怯懦,乃是勢位所造成;強或弱,也是形勢所決定。確實是這樣,有什么奇怪的呢?況且人不能早早地自殺以逃脫于法網(wǎng)之外,而到了被摧殘和被杖打受刑的時候,才想到保全節(jié)操,這種愿望和現(xiàn)實不是相距太遠(yuǎn)了嗎?古人之所以慎重地對大夫用刑,就是因為這個緣故。

  人之常情,沒有誰不貪生怕死的,都掛念父母,顧慮妻室兒女。至于那些激憤于正義公理的人當(dāng)然不是這樣,這里有迫不得已的情況。如今我很不幸,早早地失去雙親,又沒有兄弟互相愛護,獨身一人,孤立于世,少卿你看我對妻室兒女又怎樣呢?況且一個勇敢的人不一定要為名節(jié)去死,怯懦的人仰慕大義,又何處不勉勵自己呢?我雖然怯懦軟弱,想茍活在人世,但也頗能區(qū)分棄生就死的界限,哪會自甘沉溺于牢獄生活而忍受屈辱呢?再說奴隸婢妾尚且懂得自殺,何況像我到了這樣不得已的地步!我之所以忍受著屈辱茍且活下來,陷在污濁的監(jiān)獄之中卻不肯死的原因,是遺憾我內(nèi)心的志愿有未達(dá)到的,平平庸庸地死了,文章就不能在后世顯露。

  古時候雖富貴但名字磨滅不傳的人,多得數(shù)不清,只有那些卓異而不平常的人才在世上著稱。(那就是:)西伯姬昌被拘禁而擴寫《周易》;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寫了《離騷》;左丘明失去視力,才有《國語》;孫臏被截去膝蓋骨,《兵法》才撰寫出來;呂不韋被貶謫蜀地,后世才流傳著《呂氏春秋》;韓非被囚禁在秦國,寫出《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都是一些圣賢們抒發(fā)憤懣而寫作的。這些都是人們感情有壓抑郁結(jié)不解的地方,不能實現(xiàn)其理想,所以記述過去的事跡,讓將來的人了解他的志向。就像左丘明沒有了視力,孫臏斷了雙腳,終生不能被人重用,便退隱著書立說來抒發(fā)他們的怨憤,想到活下來從事著作來表現(xiàn)自己的思想。

  我私下里也自不量力,近來用我那不高明的文辭,收集天下散失的歷史傳聞,粗略地考訂其事實,綜述其事實的本末,推究其成敗盛衰的道理,上自黃帝,下至于當(dāng)今,寫成十篇表,十二篇本紀(jì),八篇書,三十篇世家,七十篇列傳,一共一百三十篇,也是想探求天道與人事之間的關(guān)系,貫通古往今來變化的脈絡(luò),成為一家之言。剛開始草創(chuàng)還沒有完畢,恰恰遭遇到這場災(zāi)禍,我痛惜這部書不能完成,因此便接受了最殘酷的刑罰而不敢有怒色。我現(xiàn)在真正的寫完了這部書,打算把它藏進(jìn)名山,傳給可傳的人,再讓它流傳進(jìn)都市之中,那么,我便抵償了以前所受的侮辱,即便是讓我千次萬次地被侮辱,又有什么后悔的呢!但是,這些只能向有見識的人訴說,卻很難向世俗之人講清楚啊!

  再說,戴罪被侮辱的處境是很不容易安生的,地位卑賤的人,往往被人誹謗和議論。我因為多嘴說了幾句話而遭遇這場大禍,又被鄉(xiāng)里之人、朋友羞辱和嘲笑,污辱了祖宗,又有什么面目再到父母的墳?zāi)股先ゼ罀吣?即使是到百代之后,這污垢和恥辱會更加深重啊!因此我舶腹中腸子每日多次回轉(zhuǎn),坐在家中,精神恍恍忽忽,好像丟失了什么;出門則不知道往哪兒走。每當(dāng)想到這件恥辱的事,冷汗沒有不從脊背上冒出來而沾濕衣襟的。我已經(jīng)成了宦官,怎么能夠自己引退,深深地在山林巖穴隱居呢?所以只得隨俗浮沉,跟著形勢上下,以表現(xiàn)我狂放和迷惑不明。如今少卿竟教導(dǎo)我要推賢進(jìn)士,這難道不是與我自己的愿望相違背的嗎?現(xiàn)在我雖然想自我雕飾一番,用美好的言辭來為自己開脫,這也沒有好處,因為世俗之人是不會相信的,只會使我自討侮辱啊。簡單地說,人要到死后的日子,然后是非才能夠論定。書信是不能完全表達(dá)心意的,因而只是略為陳述我愚執(zhí)、淺陋的意見罷了。恭敬的拜了兩拜。

  漁夫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fù)與言。

  翻譯

  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間游蕩。他沿著水邊邊走邊唱,臉色憔悴,形體容貌枯槁。漁父看到屈原便問他說:“您不就是三閭大夫嗎?為什么會落到這種地步?”  屈原說:“世上全都骯臟只有我干凈,個個都醉了唯獨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漁父說:“通達(dá)事理的人對客觀時勢不拘泥執(zhí)著,而能隨著世道變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骯臟齷齪,您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渾濁而推波助瀾?既然個個都沉醉不醒,您為什么不也跟著吃那酒糟喝那酒汁?為什么您偏要憂國憂民行為超出一般與眾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場呢?”

  屈原說:“我聽過這種說法:剛洗頭的人一定要彈去帽子上的塵土,剛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凈衣服上的泥灰。哪里能讓潔白的身體去接觸污濁的外物?我寧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魚鱉的肚子里,哪里能讓玉一般的東西去蒙受世俗塵埃的沾染呢?”

  漁父微微一笑,拍打著船板離屈原而去。口中唱道:“滄浪水清啊,可用來洗我的帽纓;滄浪水濁啊,可用來洗我的雙足。”便離開了,不再和屈原說話。

  蘭亭集序 (晉)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fēng)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dāng)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永和九年,時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們會集在會稽山陰的蘭亭,為了做禊事。眾多賢才都匯聚到這里,年齡大的小的都聚集在這里。蘭亭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樹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羅帶一般)環(huán)繞在亭子的四周,引(溪水)用作流動酒杯的曲折水道,排列坐在曲水旁邊,雖然沒有熱鬧的音樂,喝點酒作點詩,也足夠來暢快敘述幽深內(nèi)藏的感情了。

  這一天,天氣晴朗,空氣清新,和風(fēng)溫暖,仰首觀覽到浩大的宇宙,俯看觀察大地上繁多的萬物,用來舒展眼力,開闊胸懷,足夠來極盡視聽的歡娛,實在很快樂.

  人與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過一生。有的人在室內(nèi)暢談自己的胸懷抱負(fù);有的人就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寄托情懷,放縱無羈地生活。雖然各有各的愛好,安靜與躁動各不相同,但當(dāng)他們對所接觸的事物感到高興時,一時感到自得.感到高興和滿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將要到來。等到對得到或喜愛的東西已經(jīng)厭倦,感情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感慨隨之產(chǎn)生。過去所喜歡的東西,轉(zhuǎn)瞬間,已經(jīng)成為舊跡,尚且不能不因為它引發(fā)心中的感觸,況且壽命長短,聽?wèi){造化,最后歸結(jié)于消滅。古人說:“死生畢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讓人悲痛呢?

  每當(dāng)看到前人所發(fā)感慨的原因,其緣由像一張符契那樣相和,總難免要在讀前人文章時嘆息哀傷,不能明白于心。本來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說法是不真實的,把長壽和短命等同起來的說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個一個記下當(dāng)時與會的人,錄下他們所作的詩篇。縱使時代變了,事情不同了,但觸發(fā)人們情懷的原因,他們的思想情趣是一樣的。后世的讀者,也將對這次集會的詩文有所感慨。

  逍遙游(節(jié)選)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tuán)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5)。天之蒼蒼,其(70)正色邪?其遠(yuǎn)而無所至極邪(16)?其(70)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fù)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17),則芥為之舟(18),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fēng)之積也不厚,則其負(fù)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fēng)斯在下矣(19),而后乃今培風(fēng)(20);背負(fù)青天,而莫之夭閼(è)者(21),而后乃今將圖南。蜩(tiáo)與學(xué)鳩笑之曰(22):“我決(xuè)起而飛(23),搶(qiāng)榆枋(fāng)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25),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26)?”適莽蒼者(27),三餐(71)而反(28),腹猶果然(29);適百里者,宿舂(chōng)糧(30);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31)!

  小知不及大知(32),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jùn)不知晦朔(shuò)(33),蟪蛄不知春秋(34),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35),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36),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37) ,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38),眾人匹之(39),不亦悲乎!湯之問棘也是已(40)。窮發(fā)之北,有冥海者(41),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shù)千里,未有知其修者(42),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太山(43),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44),絕云氣(45),負(fù)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鴳笑之曰(46):“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shù)仞而下(47),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48)。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49)。

  故夫知效一官(50),行比一鄉(xiāng)(51),德合一君,而(néng)征一國者(52),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53)。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54),舉世非之而不加沮(55),定乎內(nèi)外之分(56),辯乎榮辱之境(57),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數(shù)(shuò)數(shù)(shuò)然也(58)。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fēng)而行(59),泠然善也(60),旬有五日而后反(61)。彼于致福者(62),未數(shù)數(shù)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63)。若夫乘天地之正(64),而御六氣之辯(65),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66)!故曰:至人無己(67),神人無功(68),圣人無名(69)。

  譯文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條魚,它的名字叫做鯤。鯤的體積,真不知道大到幾千里;變化成為鳥,它的名字就叫鵬。鵬的脊背,真不知道長到幾千里;當(dāng)它奮起而飛的時候,那展開的雙翅就像天邊的云。這只鵬鳥呀,隨著海上洶涌的波濤遷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個天然的大池。《齊諧》是一部專門記載怪異事情的書,這本書上記載說:“鵬鳥遷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擊水面激起水花,波及千里遠(yuǎn),然后拍擊大翼,憑借旋風(fēng)直上高空。它是乘著六月的大風(fēng)而飛去的。”山野中的霧氣,空氣中的塵埃,都是生物用氣息相吹拂的結(jié)果。天色深青,是它真正的顏色呢?還是它高曠遼遠(yuǎn)而沒有邊際呢?鵬鳥在高空往下看,不過像人抬頭看天空一樣罷了。 再說水匯積不深,它浮載大船就沒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處,那么小小的芥草浮在上面就成為一只小船;而擱置杯子就粘住不動了,因為水太淺而船太大了。風(fēng)聚積的力量不雄厚,它托負(fù)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夠。鵬鳥飛九萬里,其下有巨風(fēng)的承載,然后才乘風(fēng)而飛,背負(fù)青天而沒有什么力量能夠阻遏它了,然后才想準(zhǔn)備飛到南方去。蟬與雀譏笑它說:“我從地面急速起飛,碰到樹枝就停下來,有時飛不到樹上去,就落在地上,為什么要那么費勁地高飛去南海呢?”到近郊野林去,帶上一日之糧就可以往返,肚子還是飽飽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時間搗米準(zhǔn)備干糧;到千里之外去,三個月以前就要準(zhǔn)備糧食。這兩個小東西又知道什么呢?

  小聰明趕不上大智慧,壽命短的比不上壽命長的。怎么知道是這樣的呢?朝菌不知一月的時間變化,蟪蛄不知一年的時間變化,這就是壽命短的。楚國的南邊有叫冥靈的大樹,它把五百年當(dāng)作春,把五百年當(dāng)作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樹,它把八千年當(dāng)作春,把八千年當(dāng)作秋,這就是壽命長的。但是彭祖現(xiàn)在獨以長壽著名,一般人和他相比,豈不可悲可嘆嗎? 商湯詢問名叫棘的大夫就是這樣的。在那草木不生的北方荒原之地,有一個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天池’。那里有一種魚,它的身寬有好幾千里,沒有人能夠知道它有多長,它的名字叫做鯤,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鵬,它的脊背像泰山,展開雙翅就像天邊的云。鵬鳥奮起而飛,翅膀拍擊急速旋轉(zhuǎn)向上的氣流直沖九萬里高空,穿過云氣,背負(fù)青天,這才向南飛去,打算飛到南方的大海。斥鴳譏笑它說:‘它打算飛到哪兒去?我奮力跳起來往上飛,不過幾丈高就落了下來,盤旋于蓬蒿叢中,這也算是飛翔的極限了。而它打算飛到什么地方去呢?’”這就是小與大的區(qū)別了。

  所以,那些才智可以勝任一官之職,行為可以順應(yīng)一鄉(xiāng)群眾,道德合乎一國之君的的要求,才能可以取信一國之人的人,他們自己很得意,其實如同斥鷃一樣(所見甚小)。而宋榮子嗤笑這四種人。而且世人都贊譽他,他卻并不會因此而更加奮勉,世人們都非難他,他也不會因此而更加沮喪。他清楚自身與物的區(qū)別,辨明榮譽與恥辱的界限,至此而止。他在世間,沒有追求什么。即使如此,他還是未能達(dá)到最高的境界。列子能駕風(fēng)行走,那樣子實在輕盈美好,而且十五天后才返回。列子對于尋求幸福,沒有拼命追求。他這樣雖然免于步行,但還是有所依靠。如果能夠順應(yīng)天地萬物之性,而駕馭六氣的變化,遨游于無窮無盡的境域,那又需要憑借什么呢?因此說,道德修養(yǎng)高尚的“至人”能夠達(dá)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脫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沒有功名和事業(yè),思想修養(yǎng)臻于完美的“圣人”從不去追求名譽和地位。

  以上是由小編分享的高二語文古文復(fù)習(xí)全部內(nèi)容,希望對你的學(xué)習(xí)有幫助。

31089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市隶人| 胡渭康| 舞法天女朵法拉第二季免费观看全集| 日韩女同性恋| 《战长沙》电视剧| 朱莉安妮全集高清免费| 杨少华简历个人资料简介| 胡家玮| 盛健| 死亡半径| 小学毕业老师解散班级群寄语| lebron james音标| 可能歌词完整版| 我的一级兄弟| 烽火流金电视剧免费观看完整版| 熊出没之过年大电影| 即日启程演员表| 美丽的坏女人中文字幕| 安多卫视直播在线观看| 雾化吸入ppt课件| 市川实日子| 时来运转电影| 第三套广播体操七彩阳光完整版视频| 爱之梦钢琴谱| 一点歌词完整版| 小偷家族深度解析| 日本大片ppt免费ppt| 汤唯和梁朝伟拍戏原版视频在线观看| 手机图标大全| 迷宫法国电影| 黑木美纱| 西湖地图| cctv五+频道在线直播节目单| 风俗通| dota2反和谐| 都市频道在线直播观看| 西海情歌歌词全文| 肱骨是胎儿的哪个部位| 欲罢不能德国版| 恋爱中的女人 电影| 婴儿几个月添加辅食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