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期末考題(2)
高二語文期末考題答案
1、C(A、沾—沾;B、dīng—dǐng;D、湍—遄)
2、D(A項、“不謀而合”的意思是:事前沒有商量而意見、行動一致。用在句中正確。B項、“短小精悍”有兩個義項:①形容人身體短小而精明強干;②形容文章、戲劇等篇幅不長而有力。第一個義項完全適合該句的語境,用在句中正確。C項、“差強人意”原指還算能振奮人心,后多指尚能使人滿意。用在句中與句意吻合。D項、“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意思是:外表精美而里面卻一團糟,比喻人和事物外表好,本質壞,表里不一。不能用這個詞語來形容文字(文章)。
3、A(A句中的冒號表示提示下文,引號表示突出強調,分號表示兩個并列分句間的停頓,故A項正確。B句中的引文,語義完整,獨立成句,句子末尾的句號應放在引號里面。C句中的引文不是作為獨立句子使用的,它與“這句話”一起作為“真正含義”的定語,故引文末尾的句號應刪去。D句中第一個標點應用冒號提示下文,且兩個分號應用逗號表示停頓,因為頓號與分號差兩個層級。)
4、C、惠特曼,美國詩人。
5、B(A項,只說出了表面現象;C項,“藻類生物繁殖”還只是“赤潮”形成的過程;D項,空泛,沒抓住“赤潮的根本原因。)
6、D(人類對環境的破壞是根本原因。)
7、D(A項,程度并非最重;B項,只是一種危害,也只是“有些赤潮生物能釋放毒素”;C項,也并不是最嚴重的危害。
8、C(推斷犯了絕對化的錯誤。)
9、B(適,到……去。)
10、C(A項,前一句中的“之”為代詞,后“之”為動詞,到。B項,前“以”為介詞,把。后“以”為連詞,表目的來。C項,“前后”而均為連詞,表修飾。D項,前“于”為介詞,在,后“于”介詞,比。)
11、A(③句寫的李超試技時的情形,④句交待的是尼僧對待比武的態度,⑤句寫兩人比武的狀況,故含有③④⑤的項不能選。
12、D(“李超敏而好學”,“尼僧爭強好勝”與原文不符。)
文言譯文:二、(20分)
13、(1)我想奉命迅速前往就職,但祖母劉氏的病一天一天沉重;想暫時遷就自己的私情,卻申訴不被允許。(“奔馳”1分,“日篤”1分,“告訴”1分)
(2)我一下子飛起,碰到榆樹、檀樹之類就停下來,有時飛不上去就掉在地上罷了,哪里用得著飛上九萬里的高空再向南飛呢?
(“奚以……為”:表示反問,哪里用得著……呢。2分。“之”、“適”二詞用法1分。)
(3)境遇艱難時更當堅定意志,不放棄遠大崇高的志向。(“窮”1分,“青云”1分)。
14、(1)景象:描繪了爛漫的大好春光。(1分)
藝術特點:襯托。以杏花的盛開襯托出春意之濃。(1分)
(2)詩人惜春、戀春、留春,情真意切,想像新奇。表現了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這兩句詩還有珍惜時光,珍惜生命的哲理意味。(2分)
(3)不能調換(1分)。因為“鬧”,乃安靜、寂寞的反義詞,即熱烈之意。這句詩寫紅杏怒放,如火如荼(1分)。它不說春意“濃”、“盛”等,而說“春意鬧”,精妙之處在于借助感覺的溝通、轉移,將無生命的杏花化為有生命、有感情的事物(1分)。寫出了紅杏竟相盛開,爭妍斗艷的景象與情趣,寫盡了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機。王國維評價為“著~‘鬧’字而境界全出”,此說極為精當。(1分)
15、(任做兩題,每空1分)
(1) 既窈窕以尋壑,泉涓涓而始流(2) 煢煢孑立 形影相吊(3) 朽木不可雕也 糞土之墻不可朽也三、(18分)
16、“文眼”是:人“應該想到的是要珍惜自然給予自己的生,同時也要珍重他人的生。生命終結之時,回歸大地,這就是幸福的”。(2分)
揭示出一個規律:萬物生生不息,自然交替輪回。
17、第一幅是寫意的初芽圖;(1分)
第二幅是鮮亮的吐葉圖;(1分)
第三幅是夏日的明亮剔透的綠葉特寫圖;(1分)
第四幅是衰葉寫真圖。(1分)
18、作者由一片葉子的凋零想到整顆樹的生命,想到自然萬物,想到地球上一切有生命的東西的命運;同時也想到人,想到人的生、老、死,想到人的生死與整個人類的生的關系……(寫出4種即可得4分)
認識價值:本文的認識價值在于由一片葉子而引申出來的對人生、人類社會及其兩者之間的關系體認,由這種關系體認而生發出來的對于人生的更深層體認。(2分)
19、一片葉子的枯榮輪回,自然萬物興衰流轉,是客觀的存在,是人所共睹,人所共知的自然現象。東山魁夷的貢獻在于把這人所共知的生命現象感性地描畫出來,把春夏秋冬那漫長的時序更換濃縮在幾分鐘的閱讀感受之中,把不易察覺的一片葉子由榮而枯的生命歷程集中在一個短暫的時空中顯現,讓讀者產生一種清晰而又深刻的體驗。(4分)
四、(16分)
20、分析:此句主謂賓齊全,側重于描寫。我們可以從“什么樣琴聲”或“琴聲怎么樣”(2分),以及“如何吸引”、“怎么樣駐足傾聽”(2分)等方面打開思路。
試答:優美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輕輕地飄出小樓的窗口,穿過細雨,灑落在林間的小路上,吸引許多行人停下腳步駐足傾聽。(4分)
21、②、④、⑦(②不必解釋;④是③的翻版,不必出現;⑦與前面的“反復讀”同義,應刪掉。)(3分)
22、音樂使聽眾中那些敢于懺悔自己一生過錯、敢于承認自己心底欲望的人的各種非理性欲望得到凈化。(3分)
23、①像一片綠色的海洋(2分)
②像海洋中的一艘帆船(2分)
③像魚兒飛躍其中(2分)
要求喻體之間有關聯性。
五、(60分)
按高考作文評分標準給分。
以上是由小編分享的高二語文期末考題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看過“高二語文期末考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