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考試卷試題
八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考試卷試題
1.加點字注音都正確的一項是( )
A 老嫗( ) 鏤空( ) 干涸( ) 煙波浩渺( )
B 深黯( ) 游弋( ) 新穎( ) 惟妙惟肖( )
C 倔強( ) 徜徉( ) 魁梧( ) 并行不悖( )
D 裨益( ) 湛藍( ) 愜意( ) 坦蕩如砥( )
2.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 面面俱到 流連忘返 坦蕩如砥 妄自菲薄
B 名副其實 縱橫絕蕩 真知灼見 實事求是
C 旁逸斜出 重巒疊嶂 傲然聳立 美妙絕綸
D 忍俊不禁 改斜歸正 游刃有余 觸類旁通
3.對加點字的解釋都正確的一項是( )
A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同“又”) 左手倚一衡木(平衡)
B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精巧) 詘右臂支船 (同“屈”)
C 其印為予群從所得 (為了) 恃才放曠 (依仗)
D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緩緩地) 安然無恙 (病)
4.下面橫線處依次應填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1)抱著火,烤了一陣,他___得像風雨中的樹葉。
(2)(海)咆哮著,___地沖向岸邊襲擊過來。
(3)這些顏色與草木的綠色配合,引起人們安靜___的感覺。
(4)誰如果要___我國的園林,蘇州園林就不該錯過。
A 顫抖 猛烈 閑適 鑒賞
B 哆嗦 強烈 舒適 欣賞
C 哆嗦 猛烈 閑適 鑒賞
D 顫抖 強烈 舒適 欣賞
(二)填 空(5分,每小題1分)
5.其兩膝相比者,______________。
6.蔞蒿滿地蘆芽短,_____________。
7.夜闌臥聽風吹雨,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客舍青青柳色新。
9._____________,唯見長江天際流。
(三)簡答(5分)
10. 下面語段選自青年作家彭見明的《難忘的“課堂”》一文,作者在書中滿懷深情地回顧了自己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相信你一定也有過相似的經歷。請你從作者所列的書目中選擇一部你熟悉的長篇小說,然后按表格中的要求答題。
十幾歲的我,白天幫父親干農活,晚上和陰雨天,便躲在老祖父的房間里,點燃一盞如豆的燈,如醉如癡地一字不漏地閱讀這些書。那時讀過的一些主要書目,至今記憶猶新。《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駱駝祥子》《林海雪源》《紅巖》《十萬個為什么》《復活》《靜靜的頓河》《戰爭與和平》《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童年》《格列佛游記》《獵人筆記》等等。這些書無論是過去還是今天,都是極有價值的好書。有書為伴,我不再為失去坐在教室里念書的快樂而苦惱了。好書填補了心靈的空虛。
小說名 作者名
你最喜歡這部小說中的哪個人物?請用最簡潔的詞句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點。(不超過10字)
簡略概括這部小說的主要內容或中心意思。(不超過30字)
第二部分 閱讀(42分)
(一)(11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11.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 )
雖人有百手 ( )
兩股戰戰 ( ) 俄而百千人大呼 ( )
12. 與“不能名其一處也”的“名”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 不名一文
B 馳名中外
C 莫名其妙
D 名牌襯衫
13. 對文中畫線的句子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 客人們全都嚇得變了臉色,離開座位,揮著衣袖,伸出手臂,兩腿發抖,幾乎打算提前走掉。
B 客人們沒有一個不改變臉色,離開座位,張開衣袖,露出手臂,兩條腿哆嗦的樣子,幾乎想要爭先恐后地跑走。
C 客人們全都嚇得變了臉色,離開座位,揚起衣袖,露出手臂,兩腿發抖,幾乎要搶先逃跑。
D 客人們沒有一個不臉色煞白,離開座位,舉起衣袖,露出手臂,兩條大腿抖得戰不穩,好幾次準備提前退場。
14. 文中運用_____的修辭手法,傳神地表現了火勢的____和情勢的____,突出了救火場面的緊張和忙亂。(3分)
(二)(13分)
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因為依據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不足取的。有幾個園里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畫。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使游覽者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歡悅,可是沒法說出來。
15. 找出這段文字的中心句。(2分)
16. 這段文字運用的表達方式有說明、______和議論,采用的說明方法有打比方、摹狀貌、______、______。(3分)
17. 文中畫線的句子,從修辭手法看,是______和對比,從說明方法看,是打比方和______(2分)
18. 與“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相照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 “俯仰生姿”精煉而形象地寫出了俯下的高樹枝與仰起的低樹枝,交相輝映的情景,富有動態,給人以層次感。請從文中再找出兩個這樣富有畫意的四字短語。(2分)
(1) __________,(2)___________
20. “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使游覽者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歡悅”一句的主語是( )(2分)
A 開花的時候
B 珠光寶氣
C 滿眼的珠光寶氣
D 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
(三)(9分)
【甲】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乙】唐詩絕句,今本多誤字,試舉一二。如杜枚之《江南春》云“十里鶯啼綠映紅”,今本誤作“千里”。若依俗本,千里鶯啼,誰人聽得?千里綠映紅,誰人得見?若作十里,則鶯啼綠紅之景,村郭、樓臺、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摘自楊慎《升庵詩話》)
21. 《江南春》開頭兩句共寫了七種事物;這七種事物中,從聽覺上感受的有_____, 從視覺上感受的有綠、紅、村、郭、______,從觸覺上感受的有______。(3分)
22. 《江南春》雖是問句,但意在感嘆不在回答,詩人借對南朝統治者的嘲諷來警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達了詩人的_________之情。(2分)
23. 楊慎認為,“千里”應是“十里”之誤,其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須用自己的語言回答)(2分)
24. 針對楊慎的上述觀點,清人何文煥反駁道:“既作十里,亦未必聽得著看得見。……此 詩之意,意既廣不得專指一處,故總而命曰《江南春》。”——兩說之中,你同意誰的看法呢?并簡述理由。(2分)
(四)(9分)
新版初中《語文教學大綱》“教學內容和要求”第十二條明確指出:作文必須做道“不寫錯別字,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格式正確,書寫規范、端正、整潔。”這里所談的其實就是我們平常提到的“文面”。近年來,各地中考越來越重視作文卷面,文面在分值中一般占4—7分。這就要求同學們在寫作中除了注重作文的內容、語言、結構外,還必須注重“文面美”,讓文面“亮”起來。
一、格式正確。任何一篇完整的文章,都有一個題目,題目書寫的位置是格式的首要問題,它的位置應居第一排的中間,切不可加書名號。每個自然段的開頭應空兩格,轉行后頂格寫。一篇文章不可以通篇只有一個自然段,至少要有開頭、主體、結尾三個部分。開頭和結尾文字不可太多,過于臃腫、累贅,會給人以結構不夠嚴謹、層次不夠清晰的感覺。在應用文體的寫作中,更要嚴格的按不同文體采用不同的格式。
二、書寫規范、端正、整潔,不寫錯別字。一篇字跡潦草,亂涂亂改,滿篇錯別字的作文是不能讓閱卷老師賞心悅目的。因此,在寫作過程中,必須字體工整、美觀,盡量做到橫豎要直、撇捺圓滑,切忌太亂太草,字體或大或小,更不要寫出了格。不要寫繁體字、不規范的簡化字,不亂用修改符號,不亂添字加句。應始終用同一色筆跡,不可一會兒用鋼筆,一會兒用圓珠筆,最忌用鉛筆寫作文。字體美觀,書寫正確,卷面整潔,就能給閱卷老師一個良好的印象。
三、標點正確。標點符號是書面語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用來表明語氣停頓以及詞語的性質和作用。正確使用標點,是寫作的重要一環。我們在作文時,切不可不使用標點符號或一“逗”到底。在書寫標點符號時,逗號、句號、問號、冒號、頓號、分號、感嘆號應單獨占一格,且應標在左下角大約占格子的四分之一部位,都不能轉行寫在頂格。引號、括號、書名號、破折號、省略號共占二格,但不能前一半出現在一行末尾,后一半出現在另一行之首。不可重復使用多種標點符號,如“……!?。”一起用。
如果在平時的寫作訓練中,我們養成了書寫工整、卷面整潔、注意行款格式的習慣,那么你的作文文面就會逐漸“亮”起來。
25. 給上文選擇一個恰當的標題( )(2分)
A 語文教學大綱
B 正確使用標點
C 要注意書寫規范
D 讓文面“亮”起來
26. 這篇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2分)
27. “文面”指的就是__________,“亮”在文中的含義是_________。(2分)
28. 我們在寫作中怎樣做到“文面美”?(3分)
第三部分 寫作(40分)
29. 應用文改錯(5分)
下面是逸夫中學初二(2)班陳軍同學要求參加學校美術興趣小組的申請書。請指出其中的五處錯誤。
申請書
美術對于我很感興趣,而且也有一定的會畫基現礎。現申請加入學校美術興趣小組,請批準。
此致
敬禮
2000年9月8日
30. 以《怎樣辦墻報》為題,寫一篇說明文。不少于500字。(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