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的本質教學設計 意識的本質說課稿
《意識的本質》教學設計
1、重點:意識的本質
2、難點: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整個世界包括三部分,自然界是物質的,人類社會是物質的,人的意識是社會的產物,是由物質決定的,所以世界是物質的世界。為什么人的意識是由物質決定的呢?這節課學習這個問題。
這節課我們學習意識的本質,主要有三句話:
(一)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從起源來看)
(二)意識是人腦的機能 (從生理基礎看)
(三)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 (從內容來看)
(一)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展示:預習填空:
從意識的起源看,意識是 長期發展的產物;人類意識產生的物質基礎:一切物質都具有的 ,意識產生的前提:生物的 。
人的意識是從 發展而來的,但純粹的 并不會自發地形成意識。意識一開始就是 的產物, 的產物。意識不僅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更重要的還是 的產物。
學生:第一段填空。
老師:一切物質都具有反應特性,比如敲黑板,黑板響,刮風了樹葉嘩嘩響。這是意識產生的物質基礎。
展示:圖片,物質的反應特性,巖石風化、水滴石穿。
老師:一切生物都具有刺激感應性,高等動物還有感覺和心理。
展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應性,向日葵向太陽生長,針刺蚯蚓。
展示:高等動物的感覺和心理,狗的條件反射。
老師:低等生物的刺激感應性、高等動物的感覺和心理,是人的意識產生的前提。人的意識的演化過程是怎樣的呢?
展示:表格:人類和人的意識的演化。略。
老師:人是物質世界長期進化的結果。地球上一開始沒有生物,只有無機物,后來由無機物演變出低等生物,由低等生物進化出植物和動物,最后出現了高等動物,人就是由高等動物慢慢演變成的。相應地,人的意識也是由 — — —演變過來的。
學生:第二段填空。
老師:為什么說意識是勞動的產物?
展示:圖片,意識一開始是勞動的產物,勞動使人直立行走、思考問題、產生語言。
老師:人直立行走、思考問題、產生語言,促進了意識的產生。所以,意識是勞動的產物,是社會的產物。
小結:意識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意識是社會發展的產物,所以,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二)意識是人腦的機能
過渡:思考:純粹的動物心理不能自發地產生意識。為什么只有人腦才能產生意識,而動物腦則不能?人腦是怎樣產生意識的?
展示:預習填空2:
從意識的生理基礎看, 是高度發達的物質系統,是意識活動的物質器官。意識是 的機能。
意識活動是通過人腦對外界刺激的一系列 而實現的。反射分為 和 。
條件反射有兩種:由具體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反射,叫 系統;由 刺激而引起的反射,叫第二信號系統,第二信號系統是人所 的。
意識就是在 基礎上產生的反映。
學生:填第一段。
老師:為什么說意識是人腦的機能呢?
展示:表格,人腦與動物腦的比較。
展示:圖片,人腦的功能。
學生:填二、三段。
老師:關于第一和第二信號系統,我舉兩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望梅止渴,看到梅子就流口水,屬于哪個信號系統?
學生:第一信號系統。
老師:談梅止渴。我告訴大家,我昨天買了一斤草莓,非常新鮮,又酸又甜,太好吃了。有的同學就可能流口水了。這就叫第二信號系統。意識就是在 第一和第二信號系統的基礎上產生的反映。
(三)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
過渡:大家思考一個問題,人腦是意識的物質器官。但是,有了人腦,就一定有意識嗎?
展示:狼孩的故事。
1919年,一個印度人在狼窩內救出了兩個小女孩。小的約2歲,大的約8歲。小的不久就死去了,大的卻活下來,人們給她取名卡瑪拉。卡瑪拉剛被救出來時,生活習性和狼一樣,用四肢爬行,吃扔在地上的肉;害怕光亮、水、火;不穿衣,給她衣服就把衣服撕破;不會說話,不會思維;白天睡覺,夜間活動,深夜時經常發出狼一樣的嚎叫。
問題:狼孩是不是人?有沒有人的意識?
學生:沒有意識。
老師:要想產生意識,除了是人腦,還需要什么條件?
預習填空3:
從意識的內容看,意識的形成,不僅離不開人腦,還必須有被反映的 。如果說人腦是生成意識的廠房和機器,那么意識的反映對象 就是生成意識的原材料。
不管正確的意識還是錯誤的意識,都是人腦對 的反映。
意識的內容是 的、形式是 的,所以意識是客觀存在的 。
學生:填一二段。
老師:客觀存在就是客觀存在的一切事物。課本上有個比喻,把人腦比喻成生成意識的廠房和機器,那么生成意識還需要原材料,這個原材料就是客觀存在。
展示:也就是說,客觀存在通過實踐,進入人腦,人腦才能產生意識。
展示:圖片。畫畫。
老師:比如,畫家畫畫,是自然界的景物在人腦中的反映。自然景物進入人腦形成意識,然后才能形成自己的作品。畫家畫畫的內容,來源于客觀存在。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
老師:有的畫家所畫的東西,是現實生活中沒有的,比如說畫神、畫鬼,他們是怎么畫出來的呢?
展示:圖片。描神畫鬼,鬼神觀念的形成。魯迅的話。
展示:圖片,觀音菩薩的外貌酷似漢族女子,上帝的外貌象西方人,可見,人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去創造神的。
老師:錯誤的意識是不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
學生:是。
展示:正確的思想意識是人們對客觀事物本來面目的如實反映,錯誤的思想意識是人們對客觀事物本來面目的歪曲、虛幻反映。
結論:無論是正確的意識還是錯誤的意識,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
老師:解釋第三段。
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形式是主觀的,所以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
小結:意識的本質
1、從起源看,它是 發展的產物;
2、從生理基礎看,它是 的機能;
3、從內容看,它是客觀存在的 。
老師:一開始我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么說物質決定意識?
學生:從意識的起源看……;從意識的生理基礎看……;從意識的內容看……。因此,物質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識而存在的,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物質決定意識。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這節課采用填空的形式,不是用歸納邏輯,而是先呈現知識,后分析知識,學生容易理解,效果非常好。
《意識的本質》說課稿
首先、教材分析,即本課的教學地位和作用 《意識的本質》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思想政治》必修第4冊,第4冊《生活與哲學》第2單元第5課的第1框的內容。
通過上一課的學習,學生們已經明白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以及物質運動的規律性,在此基礎上,本框開始學習哲學的另一個重要哲學概念“意識”。本框教材共設計了三目:即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意識是人腦的機能及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學好本課將有助于學生逐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意識觀,并對下一框意識的作用打下扎實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每個說1~2個)
按照新課標教學目標,結合著高二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明白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它是客觀存在在人腦的反映。
2、能力目標:通過對意識起源和本質原理的學習,使學生逐步確立辯證唯物主義的意識觀,具有正確認識意識現象、分辨物質和意識的界限、把握二者之間辯證關系的能力。
3、情感與價值觀的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牢固樹立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的思想觀點,堅定辯證唯物主義的信仰。
三、說教學的重、難點(各說2~3個)
本著高二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難點在于為什么說意識的本質: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本知識點的理解對于學生來講需要很強的抽象思維能力,同時也是本門課程的一個基礎知識點,正確認識意識的本質對于以后學習也有很重要的作用。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節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四、 說教法和學法
我們知道,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創新教育的精神和我們政治學科的特點,我確定本節課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指導思,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熱情參與,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我在采用講授法的基礎上準備配合運用情景設置,提問,集體討論,活動探究等教學方法,并結合運用我本人所擅長的多媒體道具,根據所創設的情境,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挖掘他們的知識潛能。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創造學生自主參與,合作交流的機會,真正實現學生從“學會”向“會學”轉變,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分析歸納、自主探究、總結反思等。這些方法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盡可能讓學生多動腦、多觀察、多思考、多交流、多分析 讓學生在自己的思維的活躍中領會本節課的重點難點 最后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五、說教學過程(重點說)
1、 課題引入: 我設計以提問哲學到底是什么?的問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我設計典型事例,通過學生討論,教師總結的形式,并得出其實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2、 講授新課:(35分鐘)通過教材第一目的講解,讓學生明白,生活和學習中有許多蘊涵哲學道理的故事,表明哲學并不神秘總結并過渡:生活也離不開哲學,哲學可以是我正確看待自然、人生、和社會的發展,從而指導人們正確的認識和改造世界。整個過程將伴隨著多媒體影像資料和生生對話討論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3、課堂反饋,知識遷移。
最后對本科課進行小結,鞏固重點難點,將本課的哲學知識遷移到與生活相關的例子,實現對知識的升華以及學生的再次創新;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重點和難點,為下一框學習做好準備。
4、板書設計 我采用直觀板書的方法,對本課的知識網絡在多媒體上進行展示。盡可能的簡潔,清晰。使學生對知識框架一目了然,幫助學生構建本課的知識結構。
5、布置作業 我會留適當的自測題及教學案例讓同學們做課后練習和思考,檢驗學生對本課重點的掌握以及對難點的理解。并及時反饋。對學生在理解中仍有困難的知識點,我會在以后的教學中予以疏導。
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一些粗淺的認識和構想,因為我本人到現在仍沒有更多的教學經驗,設計上仍有很多不足之處,我會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看了“意識的本質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