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歷史知識點大總結
中考歷史知識點大總結: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危機
一、清朝設置駐藏大臣
北:P1101727年,清朝開始設立駐藏大臣,作為中央政府的代表長駐西藏,同__、班禪共同管理西藏。
二、平定大小和卓叛亂的史實
北:P110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亂,重新統一新疆,促進了維吾爾族同中原地區的交流,對鞏固西北邊疆起到了重大作用。設伊犁,加強中央對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的管轄。
三、清朝加強對邊疆地區管轄和維護祖國統一的主要措施:略。
四、戚繼光抗倭:明朝時戚繼光抗倭。
P104-105(1)明代,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盜,經常騷擾我國沿海地區,沿海居民稱他們為“倭寇”,明朝中期,海防松弛,倭患嚴重,倭寇到到處燒殺搶掠,使百姓的生命財產慘遭損害。明政府派年輕的將領戚繼光,到浙東沿海抗倭。(2)戚繼光訓練的軍隊作戰勇敢、紀律嚴明,多次挫敗倭寇的進攻,聲名大振,號稱“戚家軍”。1561年戚家軍在臺州九戰九捷,迅速蕩平浙江境內的倭寇。后又開赴福建和廣東,東南沿海抗倭寇基本肅清。
五、鄭成功收復臺灣
北:P105—106 明末,荷蘭殖民者侵占了我國臺灣地區,1661年,在東南沿海堅持抗清斗爭的鄭成功率領大軍從金門出發,在當地高山族人民的幫助下,順利地在臺灣登陸并迅速包圍了入侵的荷軍。1662年,荷蘭總督被迫簽字投降,臺灣又回到祖國的懷抱。鄭成功收復臺灣,給荷蘭殖民者以沉重打擊,對亞洲和其他國家也起到保護作用。
六、雅克薩之戰
北:P106—107 沙俄強占雅克薩和尼布楚。康熙帝決定用武力捍衛祖國邊疆,1685年,清軍圍攻盤踞在雅克薩的沙俄軍隊,俄軍戰敗投降。1686年,清朝再次出兵雅克薩,重創俄軍。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過談判解決中俄兩國邊界問題。1689年,中俄兩國在尼布楚進行談判,雙方簽定了第一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
七、鄭和下西洋
北:P127-128明初,社會安定,國力雄厚。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鄭和下西洋。鄭和的船隊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船只和航海技術,船上配備航海圖和羅盤針。船隊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廣大海域之間,到達亞非三十多個國家,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一帶。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壯舉,比歐洲的遠洋航行早半個多世紀。
P128-129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國與亞非各國人民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來往,而且推動華僑移居南洋,促進了南洋地區社會經濟發展。但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宣揚國威和到西洋“取寶”,不計經濟效益;用來輸出的物品也大多由官府督造或低價強征硬派,造成大量手工工匠逃亡。隨著明朝國力衰退,遠洋航海的壯舉也最終被廢止。
八、“閉關鎖國”的主要表現、歷史影響
北:P129閉關鎖國并非完全斷絕對外往來,主要表現在對外貿易進行嚴格的限制上。
北:P130 清朝實行閉關政策有防御西方殖民勢力的一面,但同時給中國社會帶來了嚴重的惡果。它限制了我國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阻礙了中外文化的交流。閉關自守最終不能扭轉中外力量的對比,不能從根本上抵擋殖民勢力的侵略,反而進一步導致閉塞、停滯、倒退,使中國更加遠離世界發展的潮流。
中考歷史知識點大總結:科學技術的成就
1.兩彈一星:
(1)兩彈一星指: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
(2)原子彈爆炸成功: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3)導彈的研制:1964年6月,我國設計的中近程地地導彈在西北地區試驗成功。1966年10月,裝有核彈頭的中近程地地導彈實現核爆炸,我國有了可用于實戰的導彈。
(4)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1970年,我國用長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成為繼蘇、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個能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
(5)神舟系列飛船:1999年,我國成功發射第一艘無人飛船“神舟一號”。2003年成功地發射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2005年,成功地發射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六號”。
2.雜交水稻:
1973年袁隆平首次成功培育被稱為“東方魔稻”的秈型雜交水稻。獲得2001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被國際農學界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3.“863計劃”:1986年3月,四位老科學家提出,鄧小平作重要批示,重點發展生物技術、航天技術、信息技術、激光技術、自動化技術、能源技術和新材料等七個領域,1996年又將海洋高技術列為計劃的第八個領域。
中考歷史知識點大總結: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
1.衣:改革開放后,人們的衣著豐富多彩,服飾成了顯示人們風度、展示個性的方式。
2.食:改革開放以后,人們不但能“吃飽”,而且還要“吃好”,講究營養均衡,粗細搭配。綠色食品等科學衛生概念日益深入人心,野菜、粗糧成了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3.住:人均居住面積擴大了,室內裝修和居住環境也有了明顯的改善。1995年,國家在城鎮啟動了“安居工程”。
4.行:交通條件有了明顯的改善,鐵路、公路和航線的增長都很快。出行乘飛機,私人汽車越來越多。
5.就業:自主擇業、持證上崗、就業培訓、公開招聘。
6.社會保障: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醫療保險制度改革。
7.衣食住行等變化的根本原因是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經濟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