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議論文閱讀試題答案
中考議論文閱讀試題及答案
閱讀下面議論文,完成22-26題。(12分)
百無一用非書生
①常有人言:“百無一用是書生。”其實大謬!
②君不見:藺相如,書生也,完璧歸趙,義折廉頗,譜就千古佳話;西漢張子房,書生也,“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成大漢三百年錦繡江山;蜀漢諸葛亮,書生也,懷五湖四海之志,六出祁山,七擒孟獲,功成八陣圖;北宋范仲淹,書生也,西陲守土,保疆衛國,令強寇喪膽;康有為、梁啟超,書生也,奮發意氣,公車上書,勵志圖存,戊戌變法。雖只百日,卻給暮氣沉沉的晚清帶來了一線生機。
③“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毛澤東,一個“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讀書人,以主宰國家命運的雄心壯志,以“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雄才偉略,以“烏蒙磅礴走泥丸”的豪邁激情,讓中國大地換了人間。
④意氣書生,不為帝王唱頌歌,只為蒼生伸正義,社會在他們的呼喊聲中變革,歷史在他們的手里改寫,世界在他們的智慧推動中前進;書生鐵肩擔道義,妙手著華章,吟風弄月、舞文弄墨,本是看家本領;楚辭漢賦、唐詩宋詞,更顯超邁才情。悠悠華夏五千載,光輝燦爛的文明正是他們智慧的結晶。由此可見,百無一用非書生!
⑤知識時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書生的作用更是巨大!
⑥國家的競爭中,科技和知識的載體——書生們,理所當然地成為綜合國力比拼中的決定因素!科教興國,各行各業的書生們已成為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億萬書生正以一身所學,建設錦繡家邦,復興偉大中華。
⑦百無一用的書生,指的是那些只知道“尋章摘句”的書呆子。真正的書生絕非“紙上之閱歷多,世事之閱歷少;筆墨之精神多,經濟之精神少”的書呆子。而是以天下為己任,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真俊杰!
③百無一用非書生,天生書生必有用!
(選自《格言·2013增刊》作者:孫亮 略有改動)
22.閱讀文章①一④段,簡要分析作者是如何提出自己觀點的?(3分)
23.文章第⑤段在結構和內容上都起到哪些作用?(3分)
24.請為第⑥段劃線句補寫一個具體的事實論據。(2分)
25.你怎樣理解第⑦段中“尋章摘句”一詞?(2分)
26.真正“有用”的書生具有怎樣的精神?(請用原文回答2分)
【答案】
22.首先指出“百無一用是書生”觀點的錯誤;接著舉例對錯誤觀點進行批駁;最后論證書生對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并順理推出自己的觀點:百無一用非書生。
23.在結構上,起過渡作用。(1分)把上文論述書生在歷史上的作用,引到論述書生在現今的作用上。(1分)在內容上,把論證引向深入,強調書生在知識時代的作用更加巨大。
24.略。(論據舉外國科學家的,扣1分)
25. “尋章摘句”原指讀書只會摘記一些詞句,不做深入研究。(1分)這里是批評那些只知道死扣書本,脫離社會實踐,無法為社會作出貢獻的人。
26.以天下為己任,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23.【2013年·重慶市
【試題】(二)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8一22題。(19分)
你永遠擁有兩個世界
游宇明
①任何一個人都擁有兩個世界,一個是手中的世界,一個是心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你已經掌握的世界,比如你現在從事的職業、你目前所處的地位、你當下的親人朋友……心中的世界是你未曾掌握卻時刻夢想獲得的世界,比如你希望從事的事業、你渴望獲取的財富、你渴盼爭得的榮譽、你企望得到的人際關系……這兩個世界構成了一個人的現在和未來,容納了你所有的心血和汗水。
②人無疑應該善待手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存在,它可以讓你呼吸、給你溫情。但人永遠不能放棄心中的世界。人有一點與動物不同,那就是,若是為夢想活著的。沒有夢想,人就沒有朝氣,就不會想方設法開發生命的種種潛能,就可能終生碌碌無為。心中的世界就像一座我們從來沒有走近去的山,里面藏滿了無數價值連城的珍寶;就像一條我們從來不曾趟過的河,里面充滿著迷人的波濤。手中的世界只是我們走向心中的世界的一個基地,卻不是我們停步的理由。
③我們想走向心中的世界,需要帶幾個伴侶上路。
④第一個伴侶是自信。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能夠創造某個輝煌、抵達某種高度的心理素質。人先要相信自己,才能超越自己。一個過于自卑的人很難實現生命的輝煌。
⑤世界總是多角度的,生活中有陽光、云霞,也會有風雨、泥濘。抵達過心中的世界的人,在只有手中的世界的時候,無不遭逢過靠山山崩、靠水水流的日子。魯迅先生一生的創作成就夠高了吧,可他在民國教育部做公務員時,曾因支持學生運動,被教育總長章士釗開除過;寫《哈利·波特》的喬安妮·凱瑟琳·羅琳現在夠出名了吧,但她曾經離婚之后又碰上失業,最窮窘的時候連一日三餐都成問題。這兩個人后來之所以能夠走向美麗的心中的世界,是因為他們得到了忍耐力這個好伴侶。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與一般人的區別在于:面對失敗,一般人會想,我這人太笨,注定干不成這個事,干脆算了吧;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則認為,我這么聰明,眼前這點困難算什么,換個方向再試幾次,我就不信突破不了。結果,他們真的取得了成功。
⑥我們還應該極力地培育自己的才華。人固然要有夢想,然而,如果你缺少抵達夢想的起碼的才華,夢想再多也是廢紙。
⑦自信、忍耐力與才華的關系,好比一條河的奔流,自信、忍耐力提供的是河床,才華是實現河流流動的勢能——沒有河床,河流自然流得不那么痛快;沒有勢能,河流根本就流不起來。
⑧沒有一個人不想踏平手中的世界的圍欄,擁抱花紅柳綠的心中的世界,但生活無時不在告訴我們:心中的世界不是高蹈于云端的極樂福地,它其實是一個人在手中的世界里不斷出發、抵達的結果。
(選自《新時文·觸摸思想的力量》)
18.本文鮮明地提出了“人永遠擁有兩個世界”這一觀點,作者認為應該怎樣對待這兩個世界?(4分)
19.在作者看來,要想走向心中的世界,必須具備哪幾個條件?(3分)
20.聯系上下文,說說文中加點詞的含義。(4分)
(1)在只有手中的世界的時候,無不遭逢過靠山山崩、靠水水流的日子。
(2)沒有一個人不想踏平手中的世界的圍欄,擁抱花紅柳綠的心中的世界。
21.結合上下文,談談你對第⑧段劃線句的理解。(4分)
心中的世界不是高蹈于云端的極樂福地,它其實是一個人在手中的世界里不斷出發、抵達的結果。
22.下列兩句名言,哪個更適合作為第④段的道理論據?為什么?(4分)
(1)深窺自己的心,而后發覺一切的奇跡在你自己。——培根
(2)人多不足以依賴,要生存只有靠自己。——拿破侖
【答案】
18.人應該善待手中的世界(2分)更不能放棄心中的世界(2分)。
19.自信;忍耐力;才華
20.(1)指人生中會經歷到的挫折、坎坷、磨難。
(2)走向心中世界的障礙、束縛、羈絆。
21.心中的世界絕不是虛幻飄渺的,而是建立在現實基礎上(2分)并不斷追求才能實現的目標(2分)。
22.第(1)句更適合作為道理論據(2分)。因為培根的話強調的是自信的重要性,更能證明第④段的觀點(2分)。